高中历史 专题五 “蒸汽”的力量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蒸汽”的力量
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认为:人类应当为蒸汽机驱动交通工具的发明205周年举办庆祝活动。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组员,你认为最合适的地点应当选在()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可能出现的是()
A.展览台上的火车、轮船模型
B.用汽车运输展览品
C.电灯把展览大厅照的灯火通明
D.很多参展的人穿着人工纤维衣服
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卷进“文明”的最主要媒介是()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交通工具
D.资产阶级代议制
4.“欧洲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航海和发现会比战争和重炮给世界带来更具有决定性的变化,延续了千年的中世纪将画上句号。
新的时代……遵照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的‘摩登时代’将来临。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新的时代”特征的是()
A.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大量应用于航海
B.航海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C.发现是指美洲等地区被发现
D.新的思考方式是指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
5.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到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纺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6.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而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
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7.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真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发生在12世纪,当时风磨和水磨在整个欧洲得到了使用。
”他这样认识工业革命是()
A.强调生产过程中动力的转化
B.强调工业革命具有历史渊源
C.否认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主张法国应该结束内乱走向世界
8.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
从1786年阿克莱特纺纱厂的第一个烟囱立起,15年后使用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人,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
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9.英国的煤炭消耗量从1800年的1 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10.18世纪中期,英国的劳动力供应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大优势,这主要是得益于()
A.奴隶贸易的进行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国外移民的到来
D.工业革命的完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英国: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二 1768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机器纺纱
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当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材料四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蚀 (1813)
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洋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来保障的?(8分)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6分)(3)材料三说阿克莱特是经济史上“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你认为与他同时代的人中,谁可与他并列乃至超过他?理由是什么?(8分)
(4)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8分)
(5)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经验是什么?依据上述四则材料,从制度层面加以说明。
(10分)
答案与解析
1.B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开辟了近代交通工具的新纪元。
2.A B、C、D三项中的物品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3.B 工业革命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应是英国等国家价格低廉的商品。
商品价格的低廉,进一步摧毁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使资产阶级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征服世界。
炮舰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的。
4.A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根据题干“……延续了千年的中世纪将画上句号”分析,“新的时代”应指新航路的开辟,轮船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期。
5.C 结合题目材料中的关键句“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分析可知,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原有的手工业生产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必然推动科技革命的到来。
6.D 根据所学,19世纪50至70年代,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工业革命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
据此判断,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7.A 把握时间“12世纪”以及“风磨”“水磨”等动力的变化,可判断选择A项。
8.B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纺纱厂的不断增多、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B项符合题意。
9.A 由“1856年”即可排除B、C、D三项,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改进与使用,使得作为燃料的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所以会出现材料中煤炭消耗量猛增的现象。
10.B 18世纪中期,英国并未完成工业革命。
11.(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
(3)瓦特。
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4)变化:从宣扬和实施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宣扬和实施自由贸易原则(制度)。
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自由”竞争。
(5)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
英国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和自由贸易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解析:本题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