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其二原文、注释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怨诗·其二原文、注释及赏析
怨诗二首·其二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怨诗二首·其二
唐代:崔国辅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译文: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楼阁前面的`桃李已经稀疏,池塘水上的荷花也渐凋落。
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思绪烦乱而织锦尚未成匹,蟋蟀鸣声却阵阵传入罗幕。
注释: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楼头:一作“楼前”。
芙蓉:荷花的别名。
织锦犹未成,蛩(qióng)声入罗幕。
织锦:即织锦以寄相思之意。
这里用苏蕙织回文璇玑图典故。
蛩声:蟋蟀的鸣声。
赏析:
这首诗通篇是一个女子睹旧物而生哀怨的语气。
由“织锦”这个典故可知,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位思妇,其丈夫或游宦,或征戍,不必坐实。
她感叹青春不再,桃李疏,芙蓉落,已到了人生的秋天。
“楼前桃李疏,池下芙蓉落”。
这是思妇眼中之景,而且景中寓情。
可以想象这位少妇,独坐幽闺,愁眉深锁,凝神呆望着楼外。
流光冉冉,桃李之花已经纷纷落下,花疏叶繁,大好春光即将逝去,这就增添了她许多愁绪。
次句写秋天。
池塘之中,秋风乍起,荷花飘零,黯然凝望,惆怅无限。
舒亶《虞美人》中的“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情景亦相似。
第三句谓织锦以寄相思,然思极恨极,致使思绪繁乱,未能织成。
此中有相思莫寄、四顾茫然之意。
末句以景结
情,用蟋蟀鸣声入于深闺罗帏来渲染秋夜凄凉的气氛。
在古诗词中,蛰声往往同织妇联系在一起,且多写夜间悲愁。
如姜夔《齐天乐·蟋蟀》云:“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陆龟蒙《子夜变歌三首》云:“蟋蟀吟堂前,惆怅侬愁。
”秋凉已届,万户捣衣,又是最为关情之事;岁云将暮,又是一年,不禁令人倍增哀愁。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夫之也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这首诗,除第三句用典为情语之外,共他三句皆为景语。
然而却是情景相生,互藏其宅,交融一体,妙合无垠。
在结构方面,首句写春,次句写秋,两句结合,暗示春秋代序,年华转换,迟暮之感,相思之殷,尽在其中。
末句以景托情,总括全诗,意在言外,余韵悠然。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