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5%)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1~5题。

(5分,每小题1分)
1.(1分)听录音。

第一届奥运会在()举行。

A.英国B.希腊C.丹麦
2.(1分)听录音。

第一个摘得足球冠军的国家是()
A.英国B.希腊C.丹麦
3.(1分)听录音。

世界杯的前身全称是()
A.世界足球锦标赛
B.国际足联世界杯
C.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
4.(1分)听录音。

第十届世界杯前,对金杯的获得有一个附加规定是()
A.第一支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可永久拥有金杯。

B.谁连续两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此杯。

C.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

5.(1分)听录音。

1974 年第十届世界杯赛,()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

A.意大利B.巴西C.西德队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38%)(一)选择题。

(10分,每小题2分)
6.(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处.境(chǔ)空.虚(kōng)防御.(yù)鸿鹄.之志(hú)
B.消逝.(shì)焚.烧(fēn)绞.刑(jiǎo)万象更.新(gèng)
C.严峻.(jùn)聊.天(liáo)稚.嫩(zhì)重.见天日(chóng)
7.(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蟋蟀徘徊骆驼不可思议
B.证据文献譬静司空见贯
C.沉郁含湖砌底翻箱倒柜
8.(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B.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

C.我们班取得了比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9.(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
B.护士阿姨的脸色更难看了,眉毛顿时拧成了疙瘩,额上沁出了汗珠。

(神态描写)
C.我感觉到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外貌描写)
10.(2分)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填空题。

(28分)
11.(10分)读拼音,写词语。

guāng jǐng cāi xiǎng kòng zhìwǎn huímíng mèi
júshìjìtuōchǒu èmàn cháng xīng wàng
12.(10分)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事非经过不知难。

(2)何当金络脑,。

(3),不知秋思落谁家。

(4)春无踪迹谁知?。

(5)《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

(6)“,无心插柳柳成荫。

”生活常常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7)“良药苦口利于病,。

”对于别人的忠告,我们要认真听取。

(8)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莫把无时当有时。


(9)莫道君行早,。

13.(3分)按要求写句子。

(1)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改为肯定句)
(2)缺乏这些工具。

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这两天我非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不可。

(改为肯定句)
14.(5分)口语交际。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弘扬英雄精神,班主任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假如老师让你上台讲述一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你最想讲的是谁?他/她的哪段经历最让你感动?想一想,写下来。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27%)
15.(12分)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以下小题。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
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
可急红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

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
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啊!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
⑩“……”锅内又叹了声气。

八儿回过头来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⑪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
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⑫“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⑬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写出短文中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3)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②“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情。

③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煳了。

④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4)在八儿的眼中,也许妈妈的爱就是一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妈妈的爱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16.(15分)请认真阅读选文,然后完成以下小题。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
的、火腿的、莲蓉……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

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
母亲做的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
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

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

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

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

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

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

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

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

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无比美味!
⑧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价格也越来越贵,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

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概括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几道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做米饼→捏雏形→→
(2)第③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下列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A.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

B.物质匮乏年代,留下的吃月饼的记忆。

C.那时候月饼的馅料和口味。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4)文章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①③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为什么?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30%)
17.(30分)轻松习作。

《那个星期天》一文中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通过描写“我”一系列的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你的生活经历又带给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呢?请你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并把它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字数450字以上。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5%)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1~5题。

(5分,每小题1分)
1.(1分)听录音。

第一届奥运会在()举行。

A.英国B.希腊C.丹麦
【分析】略
【解答】略
故选:B。

【点评】略
2.(1分)听录音。

第一个摘得足球冠军的国家是()
A.英国B.希腊C.丹麦
【分析】略
【解答】略
故选:C。

【点评】略
3.(1分)听录音。

世界杯的前身全称是()
A.世界足球锦标赛
B.国际足联世界杯
C.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
【分析】略
【解答】略
故选:C。

【点评】略
4.(1分)听录音。

第十届世界杯前,对金杯的获得有一个附加规定是()
A.第一支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可永久拥有金杯。

B.谁连续两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此杯。

C.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

【分析】略
【解答】略
故选:A。

【点评】略
5.(1分)听录音。

1974 年第十届世界杯赛,()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

A.意大利B.巴西C.西德队
【分析】略
【解答】略
故选:C。

【点评】略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38%)(一)选择题。

(10分,每小题2分)
6.(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处.境(chǔ)空.虚(kōng)防御.(yù)鸿鹄.之志(hú)
B.消逝.(shì)焚.烧(fēn)绞.刑(jiǎo)万象更.新(gèng)
C.严峻.(jùn)聊.天(liáo)稚.嫩(zhì)重.见天日(chóng)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日常用语中易读错的字读音的辨析能力,完成时要注意拼读,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

【解答】A、C正确。

B.有误,“焚烧”中“焚”的正确读音为“fén”。

故选:B。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7.(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蟋蟀徘徊骆驼不可思议
B.证据文献譬静司空见贯
C.沉郁含湖砌底翻箱倒柜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正确。

B.有误,僻静:人迹罕至;安静。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故“譬静、司空见贯”
错误。

C.有误,含糊:言语不清楚。

彻底:通透到底。

故“含湖、砌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
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
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8.(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B.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

C.我们班取得了比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

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应改为: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

B.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大家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故选:B。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9.(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
B.护士阿姨的脸色更难看了,眉毛顿时拧成了疙瘩,额上沁出了汗珠。

(神态描写)
C.我感觉到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外貌描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常见的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解答】A、B正确。

C.有误,从“我感觉”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

故选:C。

【点评】人物的描写方法的考查是常见题型,要结合内容理解,多做练习。

10.(2分)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谚语、俗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意思:只有亲自下到河里才知道河水的深浅,只有亲口去品尝梨才知道它酸还是甜。

含义: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事情都要亲身经历才能真正去了解,而不能想当然!实践出真知,只有尝试,实际去做一做,而不是只想不做。

自己亲自去做了,才知道事情真实的情况。

和题干蕴含道理类似的是A。

故选:A。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题目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填空题。

(28分)
11.(10分)读拼音,写词语。

guāng jǐng光

cāi xiǎng猜想kòng zhì控制wǎn huí挽回míng mèi明媚
júshì局势jìtuō寄托chǒu è丑恶màn cháng漫
长xīng wàng兴旺
【分析】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解答】故答案为:
光景猜想控制挽回明媚
局势寄托丑恶漫长兴旺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12.(10分)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5)《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生活常常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对于别人的忠告,我们要认真听取。

(8)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9)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和诗歌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古训传为陆游所作的劝勉联。

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我们要时刻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这样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2)出自唐朝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3)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出自黄庭坚的《清平乐》。

(5)《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古训《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8)“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出自古训《增广贤文》,意思是不是那么富有就不要学别人一样奢侈;遭受灾难的时候不要去寻求亲友的帮助。

(9)“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古训《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故答案为:
(1)书到用时方恨少;
(2)快走踏清秋;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除非问取黄鹂;
(5)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6)有心栽花花不开;
(7)忠言逆耳利于行;
(8)常将有日思无日;
(9)更有早行人。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3.(3分)按要求写句子。

(1)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改为肯定句)
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2)缺乏这些工具。

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因为缺乏这些工具,所以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3)这两天我非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不可。

(改为肯定句)
这两天我一定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和关联词,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改肯句,去掉“不得不”,添加“只得”。

(2)“缺乏这些工具”表示原因,“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表示结果,可以用“因为……
所以……”相连。

(3)改肯句,去掉“非,不可”,添加“一定”。

故答案为:
(1)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2)因为缺乏这些工具,所以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3)这两天我一定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补充句子,较多时注意分句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句子的整体,前后句要通顺,意思连贯。

14.(5分)口语交际。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弘扬英雄精神,班主任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假如老师让你上台讲述一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你最想讲的是谁?他/她的哪段经历最让你感动?想一想,写下来。

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

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她用心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工作。

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

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解答】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

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她用心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工作。

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

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27%)
15.(12分)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以下小题。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

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啊!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
⑩“……”锅内又叹了声气。

八儿回过头来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⑪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⑫“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⑬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2)写出短文中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3)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②“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情。


③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煳了。

×
④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4)在八儿的眼中,也许妈妈的爱就是一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妈妈的爱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于我来说,妈妈的爱是雨中倾斜的雨伞。

【分析】语段选自《腊八粥》。

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可知,这句话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相照应。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阅读句子“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可知,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故表述正确。

②阅读句子“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可知,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情。

故表述正确。

③阅读文章可知,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熟了。

故表述错误。

④阅读文章可知,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故表述正确。

(4)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

即:对于我来说,妈妈的爱是雨中倾斜的雨伞。

故答案为:
(1)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3)①√②√③×④√;
(4)对于我来说,妈妈的爱是雨中倾斜的雨伞。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16.(15分)请认真阅读选文,然后完成以下小题。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
的、火腿的、莲蓉……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