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文化要坚持“五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文化要坚持“五本”
文化是校园的灵魂。

如今,“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改革必然带动的是校园文化的重构。

从生命角度进行校园文化的重建,即关注生命,建设发展为本的观念文化;建设有生命的体系和开放的课堂、课程文化;享受生命,建设和而不同的学习文化。

只有构筑新型的校园文化,才能形成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立于不败之地。

课堂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建要坚持“五本”。

一是要坚持“人本”。

人本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课堂政治的必然要求。

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幸福,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来对待,让教和学都能够尽享课堂上的体面和尊严。

必须时刻警惕人的“被工具化”。

人的“被工具化”的同时,就是人格尊严受侵害的开始。

就学生而言,并不奢望老师一定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只在乎千万不要小瞧他。

二是要坚持“学本”。

“学本”就是以学为本。

实现从“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型,是新课堂主体转型的重要标志。

学生,以“学”为“生”。

“学”是学生的天职,请归还学生的“学习权”。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教师痴心于“教”,却恰恰担心学生的“学”呢?甚至,有一次,一个教师竟然问我:“老师还没教,学生都会了可怎么办?”。

哪有老师担忧学生会的道理?《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我们不妨再续几句:“不让
学,没道理;自主学,成大器”。

还需要说明的是,新课堂的“学”,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对学”和“群学”就是合作学习。

在我看来,整个课堂可分为“四程”:“学”一程,“展”一程,“点”一程,“练”一程。

这就是一再推崇的“学、展、点、练四连环”,而且,还特别提醒教师,在没有“学”没有“展”的情况下,要学会“紧闭尊口不发言”,有了“学”有了“展”,师生一起再“点练”。

三是要坚持“信本”。

“信本”,就是以自信为本,以表达为本。

自信是生命的黄金,表达是自信之母。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学习生活,自信就不可或缺。

在新课堂上“预习”“展学”两个环节,为自信的诞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请屏气凝神地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让我们的学生更自信了?
四是要坚持“乐本”。

“乐本”就是以快乐为本。

课堂上究竟该不该有快乐?答案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此我们不妨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知之者”,灌输可得,此之一也;“好之者”,兴趣可得,此之二也;“乐之者”智慧可得,此之三也。

此三者,你愿意取哪一种呢?新课堂的追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我们不妨对快乐的产生给予如下的逻辑核型:预习诞生自信,自信摧生展学,展学繁衍成功,成功伴随快乐。

这就是我们的“课堂快乐定律”。

五是要坚持“效本”。

“效本”就是“以效为本”。

新课堂从不避讳课堂效率,而且还将课堂效率最大化作为价值追求之一,与传统
课堂效率观不同的是,新课堂追求的效率是“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和谐统一,是相伴“生命狂欢”的“课堂效率”。

新课堂的“课堂效率”,追求水到渠成的自然呈现,而非不择手段甚至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所为。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教育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