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第2单元:生物与环境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第二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提示] (1)“J“型增长曲线其λ值应固定,故图示曲线不可 代表“J”型增长。(2)、(3)在第3年到第9年间,λ<1,说明种群 数量在逐年减少,到第9年数量最少。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1.判断正误: 导学号 11971362 (1)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种群的死亡率间 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 (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3)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外界因素。( ) (4)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 )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A图为__“_J_”_型___曲线 (1)产生原因:__食__物__和__空__间__条__件__充__裕________、气候适宜、 __无__敌__害__等。 (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__以__一__定__的__倍__数__连__续__增__长____。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写出上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①_增___长__型__,②__稳__定__型__,③__衰__退__型__。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2)根据上图分析,将各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的
重捕、计数捕 标获 记数 数NN20 ↓
计算种群密度 (NN1=NN20)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①随机取样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 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
注意 事项
③样方数量不宜 太少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基础回顾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一、种群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适用范围 植物、活__动__范__围__小__的__动__物____ 取样关键 _随__机__取__样_ 常用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_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_活__动__能__力__强___、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计算公式:_N__=__M_×__n__/m__(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 数,重捕个体数量为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8)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K/2值时种群的增长 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
(9)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
(10) 可 用 样 方 法 调 查 玻 璃 容 器 中 酵 母 菌 数 量 的 变 化 。 ()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 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 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 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3.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 处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思考:
(1)图示模型是否可表示种群“J”型增长? (2)图中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是否相同? (3)图中第6年种群数量最少,对吗?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 .5 C.某池塘生活了约 150 种生物 D.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 31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 5% 答案 C 解析 A项说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说的是种群的性 别比例;C项不属于种群的范围;D项说的是种群的迁入率。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考点突破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图解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2)分析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迁入率高时,种群数量增加; 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 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 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解析 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一种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 生物种类将可能有三种变化,即:①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迅速 淘汰;②能适应环境生存,并且环境中没有天敌、生活条件优 越,种群呈“J”型增长;③在新环境中生存下来,但由于空 间、食物、天敌等的限制,种群呈“S”型增长。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2.B图为__“_S_”_型___曲线 (1)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_空__间__、__食__物__、__敌__害___的制约。 (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_环__境__容__纳__量_ (K值)后,将停止增长。 3.决定因素 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__迁__入__率__和__迁__出__率________。 4.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 (2)人为因素:受_人__工__控__制___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 植物__种__群__数__量__不断减少。
4.种群特征
①均匀分布
②种群密度 ③随机分布
④出生率、死亡率 ⑤集群分布
⑥年龄组成
⑦性别比例
将上述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
(1)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_②__④__⑥__⑦___。
(2)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的是:_①__③__⑤___。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高考警示] 种群数量化特殊实例及分析 (1)城市人口的剧增——是由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我国人口的增长——是由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是 仅由出生率高造成的。 (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人口增长率下降。 (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 生率。 (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 低出生率。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或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 目占__该__种__群__个__体__总__数____的比率。 (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_种__群__密__度___的重要因素。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1.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为什 么?
[提示] 不一定,若近期气候恶劣、食物短缺、自然灾害 频发等,种群数量会减少。
2.性别比例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 [提示] 性别比例主要影响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变化趋势用线连起来。
类型 年龄组成类型特点 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A.幼年个体少, 老年个体多
a.增大

B.各年龄个体 比例适中
b.减小

C.幼年个体多, 老年个体少
c.基本不变
(3)性别比例:种群中__雌__雄__个__体___数目的比例。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比较项目
样方法
调查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
对象
动物
调查 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
选取五点取样法 样方等距取样法
↓ 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
(取平均值)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记(数量为 N1) ↓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5.(2016·郑州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导学号 11971366 (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 K 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左右时增长速 率最大 答案 B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2.(必修 3 P63 图 4—3 改编)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 示 a、b、c 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 11971363 ( )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4.要研究一个种群的密度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种群生物的特 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下列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 11971365 ( )
A.调查草地上的瓢虫种群→标志重捕法 B.调查草原中的斑马种群→样方法 C.调查某片森林灰松鼠种群→标志重捕法 D.调查池塘中的鲢鱼种群→样方法 答案 C 解析 植物和活动范围比较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 群密度;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a.年龄组成增 稳 衰长 定 退型 型 型: : :出 出 出生 生 生率 率 率>≈ <死 死死亡 亡亡率 率率→ →→增 减基长 小本不变种密群度 b.相同年龄组成情况下,如假设增长型种群的性别比例 为: ♀ ♀≈ >♂♂→→增增长长快相对稳定 ♀<♂→增长慢
1 考纲要求 2 基础回顾
3 考点突破 4 课时作业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考纲要求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④宜选用双子叶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
植物
正常的生命活动 ④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不易脱落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高考警示] 样方法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1)调查对象要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如一般不选丛 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 叶草本植物。 (2)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宽阔、被 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3)选取样方的个体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 选取的样方要多些。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 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
答案 A 解析 近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但仍大于死亡 率,故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仍是增长型。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3 . (2016·潍 坊 质 检 ) 下 列 不 属 于 对 种 群 特 征 描 述 的 是 导学号 11971364 ( )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5)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 密度。( )
(6)在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 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7)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 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 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