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合集下载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及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及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及设计程序一、红外发射原理红外发射器是利用电子技术发射红外光信号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作用,使红外发射二极管中的半导体材料产生拉格朗日反射(Lumogen) 效应而发射出红外光。

红外发射器主要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控制器组成。

控制器通过控制发射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即调节发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控制红外发射的功率和波长。

二、红外发射器的设计1.红外发射二极管选型选择适合的红外发射二极管至关重要。

常见的红外发射二极管有850nm和940nm两种波长,前者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后者适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场景。

2.红外发射驱动电路设计红外发射二极管一般工作在连续电流模式下,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红外发射的功率。

可以采用可调电流源或者恒流源来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

可调电流源的原理是通过使用可调电阻和反馈电路,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恒流源的原理是通过使用运算放大器和负反馈电路,使输出电流保持不变。

3.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通过单片机来控制红外发射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红外发射程序设计示例:#include <reg52.h>sbit IR_LED = P1^0; // 红外发射器连接的IO口void delay_us(unsigned int n) // 微秒级延时函数unsigned char i;while (n--)for(i=0;i<10;i++);}void send_IR_data(unsigned char data) // 发送红外数据unsigned char i;for(i=0;i<8;i++)if(data & 0x01)IR_LED=1;//发射高电平表示逻辑1delay_us(560);IR_LED=0;delay_us(560);}elseIR_LED=1;//发射高电平表示逻辑0delay_us(560);IR_LED=0;delay_us(1700);}data >>= 1;}void mainsend_IR_data(0xAA); // 发送数据0xAAwhile(1);这个程序通过控制红外发射器连接的IO口的输出电平和延时函数,模拟了红外码的发送过程。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红外遥控器作为一种常见的遥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安防、玩具等多个领域。

然而,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往往需要通过解码器才能被设备正确识别和执行,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可靠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信号特点,然后详细阐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和在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接着,将详细介绍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红外接收头的选择、电路设计和PCB制作等。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编程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处理,以及如何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给主控制器。

本文还将对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信号接收距离、解码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旨在为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红外遥控器基础知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设备,它利用红外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这种遥控方式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需视线连接等优点,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和光电器件的检测。

遥控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管,当按下按键时,发射管会发射出特定频率和编码的红外光信号。

接收端则配备有红外接收头,该接收头内部有一个光敏元件(如硅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用于检测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为了区分不同的按键操作,红外遥控器通常采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对按键信号进行编码。

单片机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演示ppt

单片机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演示ppt

系统调试
任务:利用红外接收头设计并 实现遥控功能。
功能:按红外遥控器的1—4 键 ,在12864液晶显示器上分别显 示4位不同学生的“姓名、学号、 班级、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红 外 线 遥 控 器 设 计
内容摘要
XL2000 液晶显示屏部份挂接12864 中文汉字屏, 同时实验仪配有一个标准的32位HT6221编码红外 遥控器,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 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在液晶显示屏上 显示的内容也不同。
系统设计
设计思路
红外遥控 控制模块
单片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体思路框图
液晶显示 模块
红外遥控128*64 LCD液晶显示系统组成框图如图所示。根据设计 要求和设计思路,确定整个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单片机、液 晶显示模块,32位HT6221编码红外遥控器
引导码(4.5ms),用户码(2次),数据码(2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引言:红外遥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的遥控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一、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红外发射模块:负责发射红外信号,通过红外LED进行。

(2)红外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外界发射的红外信号,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控制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的工作。

(4)按键开关:用于控制红外发射模块,当按键按下时,红外发射模块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

2.软件设计(1)初始化: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单片机引脚的输入输出方向、设置红外接收模块相关参数等。

(2)红外码解码: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功能实现: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码,判断所对应的功能,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制作过程1.硬件制作(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并连接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到单片机上。

(2)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注意焊接时的接线是否正确。

(3)搭建电路测试台,连接电源和调试设备,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2.软件开发(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开发工具,如Keil C51等,进行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

(2)编写初始化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单片机上。

(3)编写红外码解码函数和功能实现函数,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码进行判断,执行相应的功能。

三、测试与调试1.进行硬件的测试和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并观察红外接收模块是否能正确接收到红外信号。

2.进行软件的测试和调试,观察是否能正常解码和执行功能。

四、应用与展望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制作过程以及测试与调试。

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你家里是否有一个电视机遥控器或者空调机遥控器呢?你是否也想让它遥控其他的电器甚至让它遥控您的电脑呢?那好,跟我一起做这个“红外遥控解码器”。

该小制作所需要的元件很少:单片机TA89C2051一只,RS232接口电平与TTL电平转换心片MAX232CPE 一只,红外接收管一只,晶振11.0592MHz,电解电容10uF4只,10uF 一只,电阻1K1个,300欧姆左右1个,瓷片电容30P2个。

发光二极管8个。

价钱不足20元。

电路图及原理:主控制单元是单片机AT89C2051,中断口INT0跟红外接受管U1相连,接收红外信号的脉冲,8个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解码输出(也可以用来扩展接其他控制电路),U3是跟电脑串行口RS232相连时的电平转换心片,9、10脚分别与单片机的1、2脚相连,(1脚为串行接收,2脚为串行发送),MAX232CPE的7、8脚分别接电脑串行口的2(接收)脚、3(发送脚)。

晶振采用11.0592MHz,这样才能使得通讯的波特率达到9600b/s,电脑一般默认值是9600b/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电路就这么简单了,现在分析具体的编程过程吧。

如图所示,panasonic遥控器的波形是这样的(经过反复测试的结果)。

开始位是以3.6ms低电平然后是3.6ms高电平,然后数据表示形式是0.9ms低电平0.9ms 高电平周期为1.8ms表示“0”,0.9ms低电平2.4ms高电平周期为3.3ms表示“1”,编写程序时,以大于3.4ms小于3.8ms高电平为起始位,以大于2.2ms小于2.7ms高电平表示“1”,大于0.84ms小于1.11ms高电平表示“0”。

因此,我们主要用单片机测量高电平的长短来确定是“1”还是“0”即可。

定时器0的工作方式设置为方式1:mov tmod,#09h,这样设置定时器0即是把GATE置1,16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2的16次方个机器周期,此方式由外中断INT0控制,即INT0为高时才允许计数器计数。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与实现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与实现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与实现红外遥控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关、音量调节等操作。

而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红外遥控器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和实现过程。

一、红外编码原理红外遥控器通过发送红外信号来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关。

而红外编码原理是指在红外遥控器中,将按键的信息编码成红外信号发送出去。

在遥控器中,每个按键对应一个特定的红外编码。

当按下某个按键时,遥控器会将该按键的特定编码发送出去。

接收器设备会解码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并根据解码结果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红外编码实现步骤1. 硬件准备实现红外遥控器编码,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硬件设备:- 单片机模块- 红外发射模块- 按键模块- 电源供应模块2.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按键模块和电源供应模块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正确并固定好各个模块。

3. 软件编程使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红外遥控器的功能。

具体的编程步骤如下:- 初始化相关的引脚和中断,包括红外发射引脚和按键引脚。

- 设置红外编码的格式和协议,如NEC编码、SONY编码等。

- 通过按键模块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如果按键被按下,则执行相应的红外编码发送操作。

- 根据按键的不同,发送不同的红外编码信号。

4. 红外编码发送编写代码实现红外编码信号的发送。

根据选择的编码协议和格式,在编程中设置相应的红外编码参数,并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将编码信号发送出去。

5. 测试和调试完成编程后,进行测试和调试。

将红外编码器面对接收器设备,按下遥控器的按键,观察接收器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实现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功能。

三、红外编码的应用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控制场景,例如家电控制、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自动化等。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不同按键对应不同设备的控制,提高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物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智能小车作为一种智能化的产品,能够实现远程遥控、自动避障等功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就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红外遥控,实现对智能小车的远程控制,小车能够根据收到的指令进行行驶、避障等操作。

二、设计原理1.主控芯片:本设计使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常用的单片机有51系列、AVR系列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型号。

2.红外遥控模块:红外遥控模块是实现红外通信的设备,可以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解码成数据,实现遥控操作。

3.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可将单片机的PWM信号转化为电机的动力驱动信号,控制小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

4.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感知到小车前方的障碍物距离,根据测得的距离,进行相应的避障操作。

5.电源模块:小车需要使用适当的电源,通常是锂电池或者直流电源供应。

三、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1)搭建小车底盘:根据所选择的底盘,搭建小车结构,并安装好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等硬件设备。

(2)连接电路:将红外遥控模块、超声波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与主控芯片进行连接,确保每个模块正常工作。

2.软件设计:(1)红外遥控程序设计:通过红外遥控模块接收红外信号,并解码成相应的指令。

根据指令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小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控制。

(2)超声波避障程序设计: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得的距离,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有障碍物就停止或者转向。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验证,本设计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能够准确接收红外信号,并根据指令控制小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

同时,超声波传感器能够及时感知到前方的障碍物,并进行相应的避障操作。

然而,该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范围有限,可能无法感知到较小的障碍物。

此外,红外遥控信号的传输距离也有一定限制,需要保持遥控器与小车之间的距离不过远。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单片机红外发射的原理和设计程序。

红外发射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手段,广泛应用于遥控器、红外传感器、无线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从红外发射的原理入手,介绍单片机的红外发射设计和程序编写的具体步骤。

2.红外发射原理2.1 红外通信概述红外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红外光传输信息。

它具有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遥控、数据传输等场景。

2.2 红外发射原理红外发射原理是通过控制红外发射器的开关,使其发出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

通常采用的红外发射器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当通过它流过的电流变化时,就会发出对应频率的红外光信号。

一般红外发射的频率为38kHz。

3.硬件设计3.1 单片机选择选择适合的单片机是进行红外发射设计的第一步。

常见的单片机有STM32、Arduino、PIC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3.2 电路设计3.2.1 红外发射电路原理图设计红外发射电路时,需要将红外发射器连接到单片机的GPIO 引脚上,并加入适当的电阻和电容进行保护和调节。

3.2.2 电路元件清单列出所需的电路元件清单,包括红外发射器、电阻、电容等。

4.程序设计4.1 开发环境配置配置所选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包括安装相应的开发工具、驱动程序等。

4.2 红外发射程序编写编写红外发射程序,实现发送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

可以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如C语言、Arduino语言等。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原理图、电路元件清单、红外发射程序源代码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单片机:________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

6.2 红外光:________波长在红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之间。

6.3 红外发光二极管:________一种能够发射红外光的二极管,常用于红外通信和遥控器等领域。

最新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最新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很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技术。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红外遥控系统】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图1a《红外发射原理图》图1b 《红外接受原理图》【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红外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遥控操作的不同,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中断,定时,计数,频率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rious kinds of help remote control systems have began to enter people’s life. The traditional remote controllers adopt special remote control code and decode integrated circuits, though this kind of method is simply and easily, it is on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some certain special electric equipments because of the counted functional keys is counted and the restricted function, so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ut the remote controllers which adopt the microprocessor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operating and unceremonious manipulative keys.The design has used AT89C2051 microprocessor as core, integratively apply the interruptive system, timer , counter ,etc. mainly to design originally and als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infrared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launcher distinguishes different opera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n frequency of infrared emission of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receiver judges control operation by adopting the discerned frequency of the received infrared light to finish the whole launching and receiving course.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the software is with perfect function, have certain use and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Microprocess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Interrupt,Timing,Counting,Frequency目录绪论 (7)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8)1、引言 (8)2、设计要求与指标 (9)3 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9)4、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10)5 调试结果及其分析 (15)6、结论 (16)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 (16)1、引言 (16)2、设计要求及指标 (17)3、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17)4、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 (21)5、红外接受电路图 (23)6、软件设计: (24)7、调试结果及分析: (26)8、结论: (26)参考文献 (27)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首先,对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分析。

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和功能需求,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C语言编程1.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遥控技术在遥控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件,可以有效地实现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本文基于单片机,设计了一套红外遥控系统,并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其功能。

2.红外遥控技术原理红外遥控技术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号,控制电子设备的一种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在光谱中不可见的电磁辐射,其波长通常在0.75到1000微米之间。

红外遥控系统由遥控器和接收器组成,遥控器通过发送特定的红外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和解码红外信号,完成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3.系统设计3.1硬件设计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红外遥控器和接收器两部分。

红外遥控器由按键、红外发射器和电源组成。

接收器由红外接收器、解码器和电源组成。

3.2红外信号编码红外信号编码是指将按键信息转化为红外信号进行传输。

按键信息一般使用二进制码进行表示。

在系统设计中,可以使用NEC红外协议进行红外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3.3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红外信号发送和接收两部分。

红外信号发送功能实现了将按键信息转化为红外信号发送出去,红外信号接收功能实现了接收和解码红外信号,并根据解码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控制电子设备的开关。

4.系统实现4.1硬件实现在硬件实现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并进行电路连接。

遥控器和接收器分别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遥控器的电源通过电池供电,接收器的电源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

4.2软件实现软件实现主要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控制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并实现红外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智能化家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中,红外遥控技术是实现智能化家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方案,通过学习该方案,读者可以了解到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二、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本设计方案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并通过解码,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同时,使用继电器作为开关,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

2.红外信号解码红外信号解码是实现遥控开关的关键步骤。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组特定的红外信号。

这组信号会被红外接收头接收,并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器将解码后的信号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遥控指令是否有效。

如果有效,则向单片机发送指令,控制继电器通断。

3.程序设计在单片机中,需要编写相关的程序,实现对红外信号的解码和继电器的控制。

首先需要配置单片机的I/O口为输入和输出模式,然后初始化红外接收头,设置外部中断,以便能够接收到红外信号。

接收到红外信号后,将解码后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通过单片机的输出口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开关控制。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方案可以正常工作。

用户可以通过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

四、应用展望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家居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红外编码,可以实现对不同设备的开关控制。

例如,通过不同编码实现对灯光、电视、空调等设备的开关控制。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模块,实现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比如,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自动控制空调的开关,实现智能化温度控制。

总结: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的设计方案利用了红外遥控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电器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通过学习该方案,读者可以了解到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单片机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目录一、设计思路 (1)1.设计思路 (1)2.工具设备要求和技术规范 (1)2.1工具设备要求 (1)二、设计过程与说明 (2)1.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2)1.1红外发射方案 (2)1.2红外接收和解码部分 (2)1.3器件选择 (2)2.编解码系统设计 (3)2.1系统工作原理 (3)2.2二进制信号的编码 (3)2.3二进制信号的解调 (3)3.硬件电路的设计与组成 (4)3.1接收电路原理图 (4)3.2发射接收电路 (4)3.3控制电路 (5)3.4红外接收部分 (5)4.系统软件设计 (6)5.实验与仿真 (7)三、设计成果简介 (8)1.作品特点 (8)2.创新之处 (8)3.实用性 (8)4.归纳总结 (8)5.设计成果 (9)5.1主要设计仿真图 (9)5.2程序 (9)5.3设计成果 (12)五、参考文献 (14)一、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的空间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居住空间更加的舒适、便捷。

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科技把人们的生活变的更加智能化,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便捷。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开关,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对于现代的建筑,对于开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能解决每天手动开关的麻烦,又能显示出生活的档次,所以红外遥控开关会越来越普及。

并且可以广泛的应用到普通住宅、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各种场所,因此红外遥控开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研究这方面的产品也显得更加的重要。

2.工具设备要求和技术规范2.1工具设备要求(1)Protel Altium Designer17;(2)Keil uVision4;(3)恒温烙铁;(4)数字式万用表。

2.2技术规范(1)GB/T4728电子产品调试与检测标准;(2)GB/T12856-1991程序设计语言。

二、设计过程与说明1.方案的设计与论证1.1红外发射方案方案一:专用芯片解决方案。

(完整版)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设计毕业论文

(完整版)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设计毕业论文

第1章红外解码系统分析第1节设计要求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被控设备的控制实时反应,从接收信号到信号处理及对设备控制反映时间应小于1s;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防止误动作;整个系统的安装、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

红外载波、编码电路设计要求:单片机定时器精确产生38KHz红外载波;根据控制系统要求能对红外控制指令信号精确编码并迅速发送。

红外解码电路设计要求:精确接收红外信号,并对所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放大、整形、解调等处理,最后输出TTL电平信号;对非红外光及边缘红外光抗干扰能力强。

设备扩展模块设计要求:直流控制交流;抗干扰能力强;反应迅速不产生误动作;能承受大电流冲击。

第2节总体设计方案2.1 方案论证驱动与开关方案一:采用晶闸管直接驱动。

其优点是体积小,电路简单,外围元件少。

但控制电流小,大电流晶闸管成本高,并且隔离性能差。

方案二:采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

其体积大,外围元件多。

优点是控制电流大,隔离性能好。

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方案二。

2.2 总体设计框图经过上述方案的分析选择,得出系统硬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视红外遥控器,51单片机最小系统,接收放大于一体集成红外接收头,1602液晶显示驱动电路。

整体设计思路为:根据扫描到不同的按键值转至相对应的ROM表读取数据。

确认设备及菜单选择键后AT89S2将从ROM读取出来的值,按照数据处理要求从P2.5输出控制脉冲与T0产生的38KHz的载波(周期是26.3μs)进行调制,经NPN三极管对信号放大驱动红外发光管将控制信号发送出去。

红外数据接收则是采用HS0038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部集成红外接收、数据采集、解码的功能,只要在接收端INT0检测头信号低电平的到来,就可完成对整个串行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控制指令的功能。

然后根据所得的指令去操作相应的用电器件工作,如图1-1所示。

图1-1 电路设计整体框图第2章红外解码硬件电路设计第1节单片机及其硬件电路设计1.1 单片机的介绍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
设计要求:
遥控器20键,接收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传给上位机(PC)
设计思路:
发送端:利用单片机AT89C2051进行红外编码,555电路产生38KHZ载波。

接收端:用红外一体接收头HS0038B,用单片机AT89C2051进行解码。

采用2节1.5V电池供电,提高电压,可明显提高控制距离。

当遥控距离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时,可提高供电电压。

硬件设计:
下图便是发送部分,即手持遥控器的电路图:
D1是普通二极管,D2是红外发射管。

如果发射距离不够远,可以适当调小R2的值。

555在电路中的作用是组成38KHZ的方波电路,调节RV1的值,就可在555的3引脚产生38KHZ方波,将38KHZ的方波直接给红外发光管,形成载波。

555复位引脚4接单片机。

由单片机控制方波的有无(有方波,接收管HS0038B的输出为低,无方波则为高)通过控制高低时间,实现编码。


下图是接收部分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通过中断程序,处理HS0038B输出信号,进行解码。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原理与实现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原理与实现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原理与实现红外遥控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它通过使用红外线信号与接收器进行通信。

而在这个过程中,单片机起到了解码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解码红外遥控器的原理以及实现方法。

一、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使用红外线进行通信的设备,它主要由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送器将指令数据转换为红外脉冲信号并发送出去,接收器通过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解码为可识别的指令。

而单片机则负责接收并解码红外信号,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

二、单片机解码红外信号的原理单片机解码红外信号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红外信号的接收和信号的解码处理。

1. 红外信号的接收单片机通过外部的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器可以通过外部电路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的IO 口输入。

2. 信号的解码处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过IO口输入后,单片机需要对信号进行解码处理。

解码的过程涉及到红外信号的标准化和解析。

对于常见的红外遥控器协议,单片机需要能够识别其编码方式,确定其协议格式。

这些协议通常包含了引导码、地址码和指令码等信息。

在解析红外信号时,单片机首先需要识别引导码。

引导码是红外信号的起始标志,通常由高、低电平组成,表示编码的开始。

单片机通过判断引导码的时间长度来确定信号的开始。

接下来,单片机需要识别地址码和指令码。

地址码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红外遥控器设备,指令码则表示具体的操作指令。

单片机通过判断地址码和指令码的高、低电平时间长度来确定具体的操作。

三、单片机解码红外信号的实现方法单片机解码红外信号有多种实现方法,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实现示例。

首先,需要连接红外接收器到单片机的IO口,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到单片机。

接收到的信号可以通过外部中断的方式触发单片机的中断服务程序。

然后,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单片机需要根据红外协议的规则,判断引导码、地址码和指令码的时间长度。

利用计时器或延时函数可以实现对信号时间的测量。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

1 绪论1.1 常见的遥控反方式简介当今社会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型大规模遥控集成电路不断出现,遥控技术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

遥控装置的中心控制部件已从早期的分立元件、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智能化的程度大大的提高了。

这些年来,遥控技术在工业生产、家用电器、安全保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常见的遥控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光控方式、声控方式、无线电遥控方式、红外遥控方式等等[1]。

光控方式:简单的光控电路是利用光敏管受光后内阻发生变化使电子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传感器有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光敏电池等。

不同的光敏元件有着不同的光谱。

所以光控光源既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红外线等不可见光源[1]。

声控方式:声控就是用声音去控制对象动作完成操作,一般采用驻极体话筒或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元件来拾取声音[2]。

一般采用超声波控制和声频控制:采用超声波控制时可以防止外界音频干扰。

采用超声波控制时大多数用在玩具生产等。

无线电遥控方式: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3]。

无线遥控和无线传输系统与有线和红外设备相比提高了移动自由度。

由此使无线遥控装置和无线传输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相对电缆连线的优点在于安装成本低(无需布线、不用地下工程、没有电缆槽),提高了灵活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2]。

无线电遥控电路较为电路复杂,但它的控制距离很远。

无线电遥控近可以控制零点几米,远则可以超越地球到达太空!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一般由指令键、指令编码电路、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发射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接收器一般由接收电路、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指令译码电路、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几部分组成[4]。

当接收机收到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以后驱动电子开关电路工作。

所以它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必须是完全相同的。

第1 页共53 页红外遥控方式: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5]。

基于STC89C52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基于STC89C52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基于STC89C52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控系统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家庭电器和自动化控制领域。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通过LCD显示器显示遥控指令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以及相应的操作结果。

设计思路:该遥控系统主要由红外传感器、STC89C52单片机、LCD显示器和电源部分组成。

红外传感器负责接收红外遥控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STC89C52单片机进行解码处理。

STC89C52单片机通过解码获得红外遥控指令,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操作。

同时,STC89C52单片机会将操作结果通过LCD显示器显示出来。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方面,主要需要连接红外传感器、STC89C52单片机和LCD 显示器。

首先,将红外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到STC89C52单片机的一个可编程引脚上,以便传递红外信号。

然后,将STC89C52单片机的其他引脚连接到LCD显示器的对应引脚上,以便进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最后,将适量的电源接入整个系统,以提供必要的电力。

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方面,首先需要根据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接收到的红外遥控信号进行解码。

可以采用红外遥控解码库进行解码,以便获得具体的遥控指令。

然后,根据解码获得的遥控指令,编写相应的操作函数,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出操作结果。

测试和优化:在完成电路和程序设计后,需要进行测试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可以使用遥控器发送不同的指令,观察系统的响应情况,并在LCD 显示器上进行验证。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调试程序和电路进行优化,直到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总结: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实现基于STC89C52的红外遥控系统,并通过LCD显示器显示遥控指令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以及相应的操作结果。

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电器和自动化控制领域,提高生活便利性和自动化水平。

同时,该设计也为学习和研究红外遥控技术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11期
V01.5,No.11
电子与封装
ELECTRONICS&PACKAGING
总第31期 2005年11月
/一l‰
一”“、
/一’j

,一“”’,
“一‘、
矗j~
《+电0《潞j i凌澎计4÷◇与、》f期翁§蕊;
Ⅵ。。/
、一一7
、j二一

。一
~~。。≮_。y” q一户
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杨颖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35)
3.3注意事项 在进入SLEEP前,需注意: ①将发码端口设定为输入态,其余输入/输出端
口都设为输出状态,且为高电平,这样可以避免电 流损耗(由于CMOS输入/出结构所造成的),使耗 电最小。
②分配预分频器给WDT(OPTION寄存器的PSA 位置为“1”),并定义预分频器的预分频参数,使 WDT溢出时间为18ms。
③分配预分频器给WDT需要有一定的次序,否 则会导致单片机无法工作。
4 总结
对于码型特殊、用量不大、使用条件要求不高 的客户来说,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红外线遥控器是方 便、快捷、价格低廉的好途径。
作者简介: 杨颖。女,工程师,1 9 7 4年
生,1997年参加工作,现在中国电子 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从事应用技 术支持工作。
1 电路组成(MDT2005)
MDT2005是8位基本内存控制器,是一个集高
速、体积小、低功耗和抗高噪声一体的静态CMOS 芯片。它包括0.5k EPROM和32字节静态RAM。它 主要应用于遥控器、仪器仪表、充电器、玩具、汽 车等。36个按键的红外遥控发射器电路原理图如图1 所示。它主要由MDT2005电路、键盘扫描电路、红 外发射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振荡电路和上电复位电 路等组成。
design of scanning key and sending code.
Key words:SCM;WDT;RTCC;OTP
目前市面上的红外遥控器所采用的芯片绝大部分 是专用遥控芯片,例如:612112、9012、3010、 50462等,并且专用遥控芯片具有电流小(0.3“A 以下)、工作电压范围宽、抗干扰强、价格低等优点, 这些性能是单片机很难达到的。但有些遥控器码型比 较特殊,专用遥控芯片无法实现,而遥控器的用量不 大,做掩膜费用太高,因此在这个领域利用OTP单片 机来实现红外遥控器具有很大的优势。考虑到单片机 的静态/睡眠电流、工作电压范围以及价格、购买方 便等因素,故采用台湾MDT(麦肯)OTP单片机 MDT2005—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how the MDT2005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infrared remote device utilizing SCM,including many keys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It mostly involved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摘要:本文介绍了MDT2005如何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多个按键、低功耗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其
中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单片机扫键、发码的软件实现。
关键词:单片机;WDT看门狗;RTCC定时/计数器;OTP一次性编程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1-1070(2005)11-40—03
3 软件设计
3.1程序流程图
18ms WDT溢出
图2程序流程图 3.2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有效单次按键的时间为30ms左右, 那么在只要20ms左右扫描一次按键即可,扫描键盘 时问比较短,大约750汕s左右,扫键时候的电流为 1.2mA左右,因此该遥控器的静态电流通常为50“A 左右,普通电池可以使用4-6个月以上。
2 电路工作原理
2.1键盘扫描电路 MDT2005的8-12脚设置为键控信号的输入端,
3脚(RTCC脚)也作为输入端,17、1 8、1、2、 6、7脚设置为搜索信号输出端,在两者交叉点安置 上按键,就组成了遥控器的键盘扫描电路。在扫描
收稿日期:2005—06-21
..40——
万方数据
第5卷第11期
究生。
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杨颖, Yang Ying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35
电子与封装 ELECTRONICS & PACKAGING 2005,5(11) 1次
引证文献(1条)
1.林武.何明华.徐志 一类学习型红外遥控器电路设计关键技术分析[期刊论文]-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8(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fz200511010.aspx
参考文献: [1]包德修,和仁道,马伟林等.地震电磁信息的偶电体
模型.中国地震,1991,7(4):83~86 [2]《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7.
一42—
万方数据
[3]Microchip公司.PICl6CXX系列单片机应用手册,
1996.
[4]郝建国.1999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研究与地震预测.地 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在这个发码子程序中,发送为高的数据码时,调 用38k的载波子程序,用带38kHz解波的接收头解码 即为低电平(由于反相的关系);发送为低的数据码 时是调用延时子程序。38k载波的子程序是通过设置发 码脚(13脚)的高电平时间量和低电平时间量来实现 的。38k载波的子程序中高电平时间为9¨s,低电平 时间为15仙s,加上调用子程序时问2斗s,总共26 斗s,即38kHz载波的占空比约为1/3,占空比太大 则容易耗电,太小会导致解码波形畸变而接收困难。
(上接第45页)据,完成扫描、波形采样、绘图 对比等分析工作。由于篇幅关系不做详细介绍。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教授所指出的:地震 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它的困难在于地震物理 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人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的地震预测工作中,经验性 多于科学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 对数据的分析支持日益增强,人们必将对地震的规律 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OSCl和OSC2两端加一晶体或陶瓷振荡,它 与两只外接电容C1、C2组成振荡电路。电容值取大 有利于振荡的稳定,但延长了起振时间。通常用三脚 4M陶瓷晶振,由于内部带有电容,可以省去两只电 容。 2.4上电复位电路
砺a上升到稳定值一段时间后MCLR才上升到高
万பைடு நூலகம்数据
电平。而OST只有检测到MCLR升为高电平后才计 时18ms,所以就可取得长于18ms的复位时间了。
MDT2005的13脚不发码时设置为输入端,有波 形输出时设置为输出端,输出波形经过三极管放大后 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发送。与红外发射二极管并联的发 光二极管在有发码时点亮,起到指示作用。发射回路 视具体要求与发射管串联一只2-10 Q的电阻,若不 串联电阻,在使用新电池时可能会损坏发射管。发码 时电流需求比较大,电池由于内阻提供不了足够的瞬 间电压而导致接收距离变短,在电池电源两端加上一 只47“F或100仙F电解可缓解上述现象。 2.3振荡电路
[5]郝建国,张云福,潘怀文等.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及 其频谱特征.地震学报,1995,17(1):81~88
[6]何立民编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出版社,1990.
[7]王有绪等.PIC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系统设计一E 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王一飞,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
The Design of Infrared Remote Device Utilizing SCM
Yang Ying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o.58 Research Institute,
Wuxi jiangsu 214035.China)
杨颖: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图1 36个按键的红外遥控发射器电路原理图
按键时,先设置第一个输出信号端为低电平,其余 输出端口都为高电平,监测所有输入端,若输出低电 平端口和输入端口相交的键没有被按下时,则所有输 入端都为高电平,否则对应输入端为低电平,这样就 实现了0~5号键的扫描。依上述方法逐次扫描下一排 按键。 2.2发射电路
在键盘矩阵中利用了RTCC脚。在键盘扫描之
一41—
第5卷第11期
电子与封装
前,要将预分频器分配给RTCC,同时定义RTCC的 信号源。具体方法是将OPTION寄存器的PSA位置为 “0”(分给RTCC用)、这样做有利于减小单片机 功耗,在扫描到没有按键的时候就会进入SLEEP状 态,之后WDT被清零。WDT利用内部RC振荡开始 重新计数,此时晶振停振,电流很小,通常为5斗A左 右。18ms后,WDT溢出时唤醒SLEEP,程序复位 进入主循环。将OPTION寄存器的RTE位置为“1” (由高到低触发)、将OPTION寄存器的RTS位置为 “1”(外部触发)。将预分频器分配给RTCC也需 要有一定的次序。在键盘扫描过程中,利用软件延时 来达到按键的“去抖动”。键盘扫描的结果如果是扫到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按键数,则认为按键无效,处理过 按键标志位后,重新进行按键扫描,直到扫描按键的 结果是有效的,才进入下一个发码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