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说课稿+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是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

(2)内容讲述:教材通过对不同碰撞的研究,由实验引入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但能量会有所变化,并且根据能量的变化情况对碰撞进行分类;以对弹性碰撞的实例分析为例,通过对弹性碰撞过程方程的分析,解出碰撞后的未知量,从碰撞物体质量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弹性碰撞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判定。

(3)教程作用:从知识发展的线索来看,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对前面几节内容的延续,在真实情况中建立起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相关概念,也是对学习下节内容的铺垫。

2、知识结构
A.不同的碰撞动量守恒,能量变化不同
B.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C.弹性碰撞实例分析
3、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知道碰撞的分类;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科学思维】
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分析,选择碰撞模型解决问题。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
(1)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体会用守恒定律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二、说学情
1、知识基础
经过前面四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实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验,对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较为清晰的认识。

碰撞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碰撞时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很大,满足动量守恒条件。

2、认知能力
学生对于碰撞已经具备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物理观念,能够对不同碰撞中能量的去向有定性的了解和定量的分析。

3、学习动力
高中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好奇不再停留在表面,更愿意挖掘表象之后的深度联系。

水到渠成——两种碰撞模型的建立
4、重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碰撞问题,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并解决相关问题。

(2)难点分析:动静相碰实例研究、碰撞可能发生的判定。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1)观察思考法;(2)实验分析法;(3)演绎计算法;(4)交流讨论法
2、学习方法
思考交流推理应用总结
四、说过程
1、教学流程
任务一、分析碰撞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任务二、根据能量变化情况将碰撞分类
任务三、理论推弹性碰撞后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任务四、分析讨论碰撞可能发生的判定
2、任务一、分析碰撞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情境1:生活中的碰撞(2分钟)
问题一:上述碰撞情境中,动量守恒吗?系统能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
情境2:视频播放牛顿摆(3分钟)
问题二:牛顿摆现象动量守恒,总动能保持不变吗?
情境3:实验验证(5分钟)
回顾设计实验:(1)在两小车碰撞接触面处加装轻弹簧,使两小车碰撞后可以完全弹开。

(2)在两小车碰撞接触面处加粘扣,使两辆小车碰后粘在一起。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碰撞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结论:
1、创设4个情境和两组实验,分组讨论碰撞过程中动量与能量的变化
2、让学生有意识的通过分析得出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3、联系实际,进行物理建模。

根据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将碰撞分类
3、任务二: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5分钟)
碰撞按能量损失情况分类
1、弹性碰撞
(1)概念: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2)特点: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3)规律:
2.非弹性碰撞:
(1)概念:如果系统在碰撞后动能减少,这类碰撞叫作非弹性碰撞。

(2)特点: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如橡皮泥球碰撞时,它们的碰撞是非弹性碰撞。


(3)规律:
注意: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大
4、任务3:分析讨论碰撞可能发生的判定(10分钟)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小球既满足动量守恒,又满足动能守恒。

假设物体m1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物体m2发生碰撞,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
学生活动:根据弹性碰撞的特点,列出此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方程并且表示出碰撞后的速度
根据结果
讨论:学生活动讨论下列情况的碰撞后 的速度
①若m1>m2 ;②若m1=m2
③若m1<m2 ;④若m1>> m2
⑤若m1<< m2
结论:
(1)若 m1 = m2,则 v1ʹ =0,v2ʹ =v1
(2)若 m1 >m2,则 v1ʹ >0,v2ʹ >v1
(3)若 m1 <m2,则 v1ʹ <0,v2ʹ >v1
(4) 若 m1 << m2 ,则 v1ʹ ≈ -v1,v2ʹ ≈ 0,
(5) 若 m1 >> m2 ,则 v1ʹ ≈ v1,v2ʹ ≈2v1
5、课堂练习:完成课件的习题
6、作业布置:完成世纪金榜对应习题
7、板书设计:略 121112m m 'm m -=+v v 121122m 'm m =+v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