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测量》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所有护桩,均须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注说 明,以便到现场查找。
整理ppt
13
二、护桩方法
护桩方法很多,
并各有优点,灵活采用。
1、交叉护桩:
(1)置仪器于ZD16后,选择两组设护桩的地点。
(2)后视ZD15 ,前视护─1,打桩定点,延长到护─2 打桩定点,旁边打上指示桩,并测α1角值。
(3)转镜前视护─3方向,同样定出护─3,护─4,测 出α2角值。
整理ppt
17
一、测设边桩
(一)图解法测设边桩
将各桩号处横断面地面线及路基设计断面按一定 的比例,绘在厘米方格纸上,然后量出路基中心至 路基边坡与地面相交点(坡脚)之距离,到现场用 方向架(或仪器)定出横断面方向,用皮尺直接量 出边桩的位置,钉上木桩。
优点:手续简单,速度快,适用于地形变化不大的 地段。但当地形变化较大,横断面测量不够准确时 误差较大。
整理ppt
3
第二节 线路复测
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除对勘测设计成果在室内进 行审查外,并应到现场进行系统的校核性测量,以 防由于勘测设计错误引起返工造成损失,未经核对 的工程是不允许开工。
在线路复测时进行补桩工作,并对中线控制桩要 测设护桩,以便在施工中经常据以恢复中线,检查 质量及进度。
勘测设计中可能存在缺点,线路复测时要注意发 现不合理之处,以便进行修改,以节省基本建设投 资和提高线路的质量,线路复测的精度要求与勘测 设计时相同。
(4)α1、α2角值,一次读到分即可,供以后找桩用,
并画好示意图,作好记录。整理ppt
14
2、单向量距护桩法
此法系用设有的2-3个护桩来直线定向,并由 护桩量至中线控制桩之距离固定控制桩的位置,量 距读到毫米,此法不常用,只在护桩较近易量距的 地方用。
整理ppt
15
3、延长直线护桩法
用经纬仪将直线向交点外延长,设置护桩,以 控制交点及直线位置的方法,JD10 即是用延长直 线来测设护桩的。
2 、 每 填 高 1m , 应 进 行 自 边 桩 用 手 水 准 向 上 测 设 边 坡 (即测高差,计算水平距离),校对填筑面宽度,并将 标杆移至填筑面边上,显示正确的边线位置。
3、每填高3-4m左右或填至距路肩1m时,要重新复测一 次中桩用高程,核对填筑面的宽度。
整理ppt
28
4、距路肩1m以下的边坡,常按设计宽度每侧多填20cm 掌握,距路肩1m以内的边坡,则按稍陡于设计坡度掌握, 使路基面有足够的宽度,整修时铲除超宽的松土层后, 能保证路肩标高时,应将大部分地段(填高4m以下的路 堤)设计标高进行实地检测,填高大于4m地段,应按土 质和填高不同考虑预留沉落量,使粗平后的路基无缺土 现象。最后测设中线桩及路肩桩,抄平后计算整修工作 量。
整理ppt
16
第四节 路基放样
路基横断面放样,就是在地面上标定出路基的位置 和轮廓,使路堤和路堑按规定的尺寸进行施工。而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填挖高度表(或纵断面 图)、路基宽度、边坡坡度、排水沟设计尺寸等, 就是路基放样的依据。
路基放样主要是测设边桩,就是要定出路堤的坡 脚和路堑的坡顶位置,此外,还要标定出路堤的高 度和路基边坡的坡度。
பைடு நூலகம்8R
整理ppt
7
(四)交点桩的恢复
如交点桩有丢失,线路复测应首先恢复交点桩。 假设交点桩只丢一个,其恢复的方法要看曲线起、 终点是否存在而选择适当的方法恢复。当起、终点 存在时可用量切线长的方法恢复。
如曲线起、终点不存在时,可根据原设计线路前 后两交角值,到前后两交点处置经纬仪测角交会求 得交点。
整理ppt
11
第三节 中线控制桩的保护
中线控制桩是确保按正确位置连续施工的主要标 桩,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反复用它来做恢复中桩测 量,检查路基是否偏歪,路基填挖了多少,以便掌握 施工进程和保证工程质量。
一、设置护桩注意事项及要求
1、转点桩、交点桩或副交点桩,曲线上的控制桩在 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护桩测量。
整理ppt
24
2、分层挂线 当路堤较高时,分层挂线较好。在每次挂线前,应 当恢复中线并用手水准横向抄平。 该法只适用于人工施工,对机械化施工不合适。
整理ppt
25
(二)用坡度尺或手旗式多坡尺放样边坡。
首先按照路基边坡坡度,做好坡度尺,施工时可比 照该尺进行。也可用一直尺上装有带坡度的手水准 代替。
在施工过程中,可随时用坡度尺或手水准来检查 路基边坡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整理ppt
26
(三)固定的边坡样板
挖路堑时,在边桩外侧立固定的样板,可按此控 制开挖边坡。
整理ppt
27
四、机械施工路基断面的掌握
(一)路堤边坡与填高的掌握方法
1、机械填土时,应按铺土厚度及边坡坡度,保持每层 间正确的向内收缩一定距离,且不可按自然堆土坡度往 上填土,这样会造成超填而浪费土方。
整理ppt
9
三、线路横断面复测
对勘测时所得横断面成果进行现场核对,查其是 否有明显错误。对其有代表性的少数断面进行仪器 复测。重点进行高填,深挖地段断面的复测。所得 横向坡度与原设计值比较,其差在10%以内时,以 原测断面为准。如原设计断面不足时,应补充加测 一些断面,并计算工程量。
整理ppt
10
整理ppt
8
二、线路水准复测
首先复测水准基点高程,若高程闭合差不大于
±30 L mm时应以原高程为准。否则应查明原因, 确认原勘测错误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
里程桩高程核对:复测地面高程与原测地面高程比 较,其值应不大于10cm。如相差过大,或相差不大, 但表现出明显系统性时,应按复测成果计算填、挖 高,再计算工程量。
b
路堤边桩距离 : L整=理2pp+t mH±mh
20
路堑测设边桩
路堑边桩距离:
B L= +mH±mh
2
整理ppt
21
(2)边坡样板法
当地面斜坡不大时,利用边坡样板来进行放样, 也是比较方便的。
1)路堤放样
整理ppt
22
2)路堑放样
整理ppt
23
三、边坡放样
有了边桩,还要按照设计的路基横断面,把边坡的 位置标定出来。 (一)用绳和小杆放样 1、一次挂线 当路堤高度不大时,可一次把线挂好。
整理ppt
6
(三)曲线核对
曲线核对可用曲线测设的各种方法进行。当横向误 差不大于10cm时,以原曲线桩为准,否则应加以纠 正。
曲线桩丢失,要补桩,补桩时根据曲线桩丢失 多少来决定补桩方法。丢桩较多时,可用偏角法或 切线支距法补桩。一般丢桩较少的圆曲线常用正矢 法补桩,正矢值可用下式计算:
c2 f=
整理ppt
29
(二)路堑边坡及挖深的掌握方法
路堑机械开挖过程中,一般都需配合人力同时进行整修 边坡工作。
1、机械挖土时,应按每层挖土厚度及边坡坡度保持层 与层间的向内回收的宽度,防止挖伤坡或留土过多。
2、每挖深1-1.5m左右应测设边坡,复核路基宽度,并 将标杆向下移到挖土面的正确边线位置上。每挖3-4m或 距路基面20-30cm时,应复测中桩、高程,复核路基面 宽度。
这样可及时的控制填方超填现象和挖方超挖现象的出现。
整理ppt
30
第五节 竣工测量
在公路路面竣工结束后,要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 是检验施工质量,放样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为编制竣 工图表提供资料。竣工测量要测定路线的平面,纵断面 和横断面。所得路线标高,路基宽度,边坡坡度与原设 计比较,其差值的允许范围都有相应的规定。
按竣工测量结果绘制竣工图。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只 绘竣工的纵断面图。图中设计线及设计高程由原纵断面 设计图中转抄,地面高程按施工复测高程填写,施工高 程按竣工测量结果填写。
在进行竣工中线测量时,与定测一样,先定中心控制
桩,后测中桩。这时的中线控制桩的测设,是根据施工
前所放出去的护桩来恢复的整。理ppt
一、资料准备
设计单位交付施工单位的设计说明书、线路平面图、
线路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线路控制桩表、水准 基点表、曲线表、断链表、路基填挖高度表、挡土墙 表、路基防护加固地段表、桥涵图表、隧道图表等资 料,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详细审阅,充分了解线路主要 技术条件和建筑物位置、类型、规格等,做到心中有 数。
31
根据有关图表进行现场核对,了解线路及建筑物 位置,了解地形、地物及交通情况,以便有步骤地进 行施工测量工作。
整理ppt
2
二、桩的交接
交桩时由设计、施工单位双方代表同赴现场,由设 计单位按图表(一般包括线路平面图、线路控制桩 表、水准基点表)逐个桩点交接。
控制桩交接范围一般应交接的有:直线上的转点 桩、曲线部分的交点桩及曲线主点桩。大、中桥控 制桩,隧道口的控制桩,桥、隧三角网控制桩,间 接测距的三角形控制桩。沿线水准基点编号、位置 及高程等情况,以便施工测量工作的进行。
整理ppt
4
一、线路中线复测
(一)交角核对
观测转向角(或右角)一个测回,与设计的角值 比较,其差值对于公路应不大于1',对铁路不大于 40″,即以设计角值为准,如果超限,查明原因,加 以改正,并重新测设曲线。由曲线变更引起的距离 变化按断链处理。
整理ppt
5
(二)距离核对
在交点或转点上沿中线方向用经纬仪定线,检查 各里程桩的偏距,其值应不大于3cm,否则应加纠正。 同时用钢尺丈量各里程桩间距离与原桩距离进行比较 其差值一般应不大于5cm,个别的不大于10cm时,仍 以原桩距为准,否则应按断链处理。
2、护桩一般设立两组,每组2-3个,相距不能太近, 要通视,两组护桩夹角最好不小于60度,以减少交会 误差。
整理ppt
12
3、用单向量距护桩时,护桩可放一组,并最好与中 线垂直,护桩到控制桩的距离应读到毫米。
4、护桩位置的选择,应选在施工中取、弃土及车辆 行人等不被破坏的地方。
如一般交点的护桩,应设置在曲线外侧一方,地面横 坡明显的挖方地段,应设在上坡一方,并在护桩旁边 均应打上指示桩。
整理ppt
18
(二)根据填挖高度测设边桩 如果只有填挖高度时,可采用以下办法测设边桩。 1、在平坦地面上测设边桩
当地面横向坡度很小,可根据路基的宽度、边坡 坡度、填挖高度,计算中心桩到边桩的距离。
b L = +mH
2
B
L = +mH
整理ppt
2
19
2、在倾斜地面上测设边桩 (1)逐步接近法
路堤测设边桩
四、线路复测总结报告
线路复测结束后,对原设计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这些工作应与设计单位驻 工地代表共同研究解决,编制必要的设计图,并计 算工程量,最后写出复测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有:
1、线路复测概况;
2、修改部分的工程图表及工程数量表;
3、原设计与实地不符地段明细表及其他资料。
第五章 道路施工测量
道路建筑是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的。设计说明书、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是道路施工的 基本文件,由设计单位通过勘测设计提供出来。
施工测量是为了使道路中线与建筑物在地面上符 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位置、形状、规格,以便正确地进 行施工。
整理ppt
1
第一节 道路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整理ppt
13
二、护桩方法
护桩方法很多,
并各有优点,灵活采用。
1、交叉护桩:
(1)置仪器于ZD16后,选择两组设护桩的地点。
(2)后视ZD15 ,前视护─1,打桩定点,延长到护─2 打桩定点,旁边打上指示桩,并测α1角值。
(3)转镜前视护─3方向,同样定出护─3,护─4,测 出α2角值。
整理ppt
17
一、测设边桩
(一)图解法测设边桩
将各桩号处横断面地面线及路基设计断面按一定 的比例,绘在厘米方格纸上,然后量出路基中心至 路基边坡与地面相交点(坡脚)之距离,到现场用 方向架(或仪器)定出横断面方向,用皮尺直接量 出边桩的位置,钉上木桩。
优点:手续简单,速度快,适用于地形变化不大的 地段。但当地形变化较大,横断面测量不够准确时 误差较大。
整理ppt
3
第二节 线路复测
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除对勘测设计成果在室内进 行审查外,并应到现场进行系统的校核性测量,以 防由于勘测设计错误引起返工造成损失,未经核对 的工程是不允许开工。
在线路复测时进行补桩工作,并对中线控制桩要 测设护桩,以便在施工中经常据以恢复中线,检查 质量及进度。
勘测设计中可能存在缺点,线路复测时要注意发 现不合理之处,以便进行修改,以节省基本建设投 资和提高线路的质量,线路复测的精度要求与勘测 设计时相同。
(4)α1、α2角值,一次读到分即可,供以后找桩用,
并画好示意图,作好记录。整理ppt
14
2、单向量距护桩法
此法系用设有的2-3个护桩来直线定向,并由 护桩量至中线控制桩之距离固定控制桩的位置,量 距读到毫米,此法不常用,只在护桩较近易量距的 地方用。
整理ppt
15
3、延长直线护桩法
用经纬仪将直线向交点外延长,设置护桩,以 控制交点及直线位置的方法,JD10 即是用延长直 线来测设护桩的。
2 、 每 填 高 1m , 应 进 行 自 边 桩 用 手 水 准 向 上 测 设 边 坡 (即测高差,计算水平距离),校对填筑面宽度,并将 标杆移至填筑面边上,显示正确的边线位置。
3、每填高3-4m左右或填至距路肩1m时,要重新复测一 次中桩用高程,核对填筑面的宽度。
整理ppt
28
4、距路肩1m以下的边坡,常按设计宽度每侧多填20cm 掌握,距路肩1m以内的边坡,则按稍陡于设计坡度掌握, 使路基面有足够的宽度,整修时铲除超宽的松土层后, 能保证路肩标高时,应将大部分地段(填高4m以下的路 堤)设计标高进行实地检测,填高大于4m地段,应按土 质和填高不同考虑预留沉落量,使粗平后的路基无缺土 现象。最后测设中线桩及路肩桩,抄平后计算整修工作 量。
整理ppt
16
第四节 路基放样
路基横断面放样,就是在地面上标定出路基的位置 和轮廓,使路堤和路堑按规定的尺寸进行施工。而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填挖高度表(或纵断面 图)、路基宽度、边坡坡度、排水沟设计尺寸等, 就是路基放样的依据。
路基放样主要是测设边桩,就是要定出路堤的坡 脚和路堑的坡顶位置,此外,还要标定出路堤的高 度和路基边坡的坡度。
பைடு நூலகம்8R
整理ppt
7
(四)交点桩的恢复
如交点桩有丢失,线路复测应首先恢复交点桩。 假设交点桩只丢一个,其恢复的方法要看曲线起、 终点是否存在而选择适当的方法恢复。当起、终点 存在时可用量切线长的方法恢复。
如曲线起、终点不存在时,可根据原设计线路前 后两交角值,到前后两交点处置经纬仪测角交会求 得交点。
整理ppt
11
第三节 中线控制桩的保护
中线控制桩是确保按正确位置连续施工的主要标 桩,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反复用它来做恢复中桩测 量,检查路基是否偏歪,路基填挖了多少,以便掌握 施工进程和保证工程质量。
一、设置护桩注意事项及要求
1、转点桩、交点桩或副交点桩,曲线上的控制桩在 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护桩测量。
整理ppt
24
2、分层挂线 当路堤较高时,分层挂线较好。在每次挂线前,应 当恢复中线并用手水准横向抄平。 该法只适用于人工施工,对机械化施工不合适。
整理ppt
25
(二)用坡度尺或手旗式多坡尺放样边坡。
首先按照路基边坡坡度,做好坡度尺,施工时可比 照该尺进行。也可用一直尺上装有带坡度的手水准 代替。
在施工过程中,可随时用坡度尺或手水准来检查 路基边坡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整理ppt
26
(三)固定的边坡样板
挖路堑时,在边桩外侧立固定的样板,可按此控 制开挖边坡。
整理ppt
27
四、机械施工路基断面的掌握
(一)路堤边坡与填高的掌握方法
1、机械填土时,应按铺土厚度及边坡坡度,保持每层 间正确的向内收缩一定距离,且不可按自然堆土坡度往 上填土,这样会造成超填而浪费土方。
整理ppt
9
三、线路横断面复测
对勘测时所得横断面成果进行现场核对,查其是 否有明显错误。对其有代表性的少数断面进行仪器 复测。重点进行高填,深挖地段断面的复测。所得 横向坡度与原设计值比较,其差在10%以内时,以 原测断面为准。如原设计断面不足时,应补充加测 一些断面,并计算工程量。
整理ppt
10
整理ppt
8
二、线路水准复测
首先复测水准基点高程,若高程闭合差不大于
±30 L mm时应以原高程为准。否则应查明原因, 确认原勘测错误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
里程桩高程核对:复测地面高程与原测地面高程比 较,其值应不大于10cm。如相差过大,或相差不大, 但表现出明显系统性时,应按复测成果计算填、挖 高,再计算工程量。
b
路堤边桩距离 : L整=理2pp+t mH±mh
20
路堑测设边桩
路堑边桩距离:
B L= +mH±mh
2
整理ppt
21
(2)边坡样板法
当地面斜坡不大时,利用边坡样板来进行放样, 也是比较方便的。
1)路堤放样
整理ppt
22
2)路堑放样
整理ppt
23
三、边坡放样
有了边桩,还要按照设计的路基横断面,把边坡的 位置标定出来。 (一)用绳和小杆放样 1、一次挂线 当路堤高度不大时,可一次把线挂好。
整理ppt
6
(三)曲线核对
曲线核对可用曲线测设的各种方法进行。当横向误 差不大于10cm时,以原曲线桩为准,否则应加以纠 正。
曲线桩丢失,要补桩,补桩时根据曲线桩丢失 多少来决定补桩方法。丢桩较多时,可用偏角法或 切线支距法补桩。一般丢桩较少的圆曲线常用正矢 法补桩,正矢值可用下式计算:
c2 f=
整理ppt
29
(二)路堑边坡及挖深的掌握方法
路堑机械开挖过程中,一般都需配合人力同时进行整修 边坡工作。
1、机械挖土时,应按每层挖土厚度及边坡坡度保持层 与层间的向内回收的宽度,防止挖伤坡或留土过多。
2、每挖深1-1.5m左右应测设边坡,复核路基宽度,并 将标杆向下移到挖土面的正确边线位置上。每挖3-4m或 距路基面20-30cm时,应复测中桩、高程,复核路基面 宽度。
这样可及时的控制填方超填现象和挖方超挖现象的出现。
整理ppt
30
第五节 竣工测量
在公路路面竣工结束后,要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 是检验施工质量,放样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为编制竣 工图表提供资料。竣工测量要测定路线的平面,纵断面 和横断面。所得路线标高,路基宽度,边坡坡度与原设 计比较,其差值的允许范围都有相应的规定。
按竣工测量结果绘制竣工图。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只 绘竣工的纵断面图。图中设计线及设计高程由原纵断面 设计图中转抄,地面高程按施工复测高程填写,施工高 程按竣工测量结果填写。
在进行竣工中线测量时,与定测一样,先定中心控制
桩,后测中桩。这时的中线控制桩的测设,是根据施工
前所放出去的护桩来恢复的整。理ppt
一、资料准备
设计单位交付施工单位的设计说明书、线路平面图、
线路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线路控制桩表、水准 基点表、曲线表、断链表、路基填挖高度表、挡土墙 表、路基防护加固地段表、桥涵图表、隧道图表等资 料,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详细审阅,充分了解线路主要 技术条件和建筑物位置、类型、规格等,做到心中有 数。
31
根据有关图表进行现场核对,了解线路及建筑物 位置,了解地形、地物及交通情况,以便有步骤地进 行施工测量工作。
整理ppt
2
二、桩的交接
交桩时由设计、施工单位双方代表同赴现场,由设 计单位按图表(一般包括线路平面图、线路控制桩 表、水准基点表)逐个桩点交接。
控制桩交接范围一般应交接的有:直线上的转点 桩、曲线部分的交点桩及曲线主点桩。大、中桥控 制桩,隧道口的控制桩,桥、隧三角网控制桩,间 接测距的三角形控制桩。沿线水准基点编号、位置 及高程等情况,以便施工测量工作的进行。
整理ppt
4
一、线路中线复测
(一)交角核对
观测转向角(或右角)一个测回,与设计的角值 比较,其差值对于公路应不大于1',对铁路不大于 40″,即以设计角值为准,如果超限,查明原因,加 以改正,并重新测设曲线。由曲线变更引起的距离 变化按断链处理。
整理ppt
5
(二)距离核对
在交点或转点上沿中线方向用经纬仪定线,检查 各里程桩的偏距,其值应不大于3cm,否则应加纠正。 同时用钢尺丈量各里程桩间距离与原桩距离进行比较 其差值一般应不大于5cm,个别的不大于10cm时,仍 以原桩距为准,否则应按断链处理。
2、护桩一般设立两组,每组2-3个,相距不能太近, 要通视,两组护桩夹角最好不小于60度,以减少交会 误差。
整理ppt
12
3、用单向量距护桩时,护桩可放一组,并最好与中 线垂直,护桩到控制桩的距离应读到毫米。
4、护桩位置的选择,应选在施工中取、弃土及车辆 行人等不被破坏的地方。
如一般交点的护桩,应设置在曲线外侧一方,地面横 坡明显的挖方地段,应设在上坡一方,并在护桩旁边 均应打上指示桩。
整理ppt
18
(二)根据填挖高度测设边桩 如果只有填挖高度时,可采用以下办法测设边桩。 1、在平坦地面上测设边桩
当地面横向坡度很小,可根据路基的宽度、边坡 坡度、填挖高度,计算中心桩到边桩的距离。
b L = +mH
2
B
L = +mH
整理ppt
2
19
2、在倾斜地面上测设边桩 (1)逐步接近法
路堤测设边桩
四、线路复测总结报告
线路复测结束后,对原设计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这些工作应与设计单位驻 工地代表共同研究解决,编制必要的设计图,并计 算工程量,最后写出复测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有:
1、线路复测概况;
2、修改部分的工程图表及工程数量表;
3、原设计与实地不符地段明细表及其他资料。
第五章 道路施工测量
道路建筑是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的。设计说明书、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是道路施工的 基本文件,由设计单位通过勘测设计提供出来。
施工测量是为了使道路中线与建筑物在地面上符 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位置、形状、规格,以便正确地进 行施工。
整理ppt
1
第一节 道路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