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科颂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科颂译文
以下是《十四科颂》的译文:
众生迷惑之时,错把心性法身当中那如空寂静之显现认成了实有之色法(这“错认”就是无明妄想);菩萨觉悟之后呢,看那一切色法都是如空寂静,犹如虚空一般。
迷惑之时也罢,觉悟之后也罢,心性法身依旧如空寂静,不曾有任何差别;其中所显现的色法和虚空,究其根本是一样的,都是如空寂静的心性法身本身。
一个愚钝的迷路人,他认错了方向,便会把南方当做了北方;一个觉悟了的智慧者呢,他不仅不会迷路,还能够通达方位之虚假,深知虚空当中本没有东、西、南、北,只是随着人们的需要而方便安立的,其本质依旧如空寂静,不应死板执着(你的南方,在更南的人看来,却成了北方,故知东西南北都是空性,无实质,不可死板执着。
同理,善恶、真假、对错、正邪,等等一切概念,也都是空性,无实质,不可死板执着)。
如果你要寻觅诸佛如来的最微妙法理,想从中获得觉悟的话;要知道,它就恒常安住在你的一念(心性不会随心念生灭变迁而依旧明了,称为一念。
说白了,它就是每个人的知觉性。
你的知觉性不会被念头所影响,它恒常一念,
只是明了,没有虚妄分别。
因此,修行人找到知觉性,也就找到了心性)如如之心当中。
就像佛经当中所说的比喻那样,阳焰(真地很像水面,如今在高速公路上面有时就能看到)只是地面的反光而不是水;但口渴的鹿群远远看到那片阳焰之水光,便把它错认为是水,于是一路匆匆追逐而去,最终渴死。
世间人也是一样啊,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色身看起来、摸起来都太真实了,假如不是诸佛菩萨告诉大家,谁能想到物质是虚幻的呢)和心想(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执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把那当做真实,这也属于我执习气)都虚假不实,都如空寂静;于是,当他们开始修行了,还要四处去寻觅空性,想要开悟空性,获得解脱(其实呢,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当处就是如空寂静之心性——空性,当处就是解脱,不必另外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