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word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19年12月16日,印尼爪哇岛中部多个地区因持续暴雨发生塌方,已造成至少61人死亡,36人失踪.回答下题
(1)读爪哇岛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 酸雨
B. 臭氧层破坏
C. 沙尘暴
D. 全球气候变暖
(3)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2.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发生,据此完成下题.
(1)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其最大危害是()
A.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B. 污染了土壤
C. 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
D. 排放了有毒物质(2)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A. 繁殖能力强
B. 适应自然能力强
C. 缺少天敌
D. 自然条件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建立了风暴潮信息系统
②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③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
D. ①②③
4.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 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年比重最高
C. 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的比重
5.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 )
A. 中国
B. 印度
C. 印度尼西亚
D. 南非
6.与热带风暴的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热带气旋
D. 温带反气旋
7.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
()
A. 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
B. 毁林开荒
C. 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D.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
8.该表内容为某年中日美英四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回答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增高
B. 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是惟一原因
C. 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承担首要任务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之一
D.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2)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生产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 印刷厂
B. 水电站
C. 火力发电厂
D. 服装厂
9.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若图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 )
①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②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A附近区域地形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1.下左图为台湾海峡两岸部分区域图。

福建省莆田市萩芦镇建有该省最大的山区风电场,首次选用直径90 m的大叶片风机,且朝向东北(如下右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设计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的分布②年降水量③风频④地形⑤日照时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⑤(2)该省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是()
①减少酸雨的危害②发电量大且稳定
③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2.下图是l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从中可推测( )
A. l3世纪比现代暖
B. l3世纪比现代冷
C. l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
D. 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
13.图示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

读图,回答问题。

(1)当你假期坐船旅行,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请问最危险的是()
A. Ⅰ地
B. Ⅱ地
C. Ⅲ地
D. Ⅳ地
(2)b图中你选择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应该是()
A. 甲路线
B. 乙路线
C. 丙路线
D. 丁路线
14.马斯达尔市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约北纬24°N,54°E)附近.该城市计划于2019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实现C02“零排放”的城市.为实现零碳城市的目标,其供电的能源主要是()
A. 天然气、生物能
B. 石油、天然气
C. 太阳能、生物能
D. 太阳能、风能
15.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则()
A. 热带地区降水增加
B. 高纬度地区农业减产
C. 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
D. 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加剧
16. 2019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

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

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
A. 海沟
B. 地堑
C. 溶洞
D. 三角洲
(2)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A. 海岸线变短
B. 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C. 三角洲萎缩
D. 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
17.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 夏季高温多雨
B. 城市化水平高
C. 水资源丰富
D. 重化工业基地
18.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B.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C. 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
D. 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19.读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 消费量持续增长
C. 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 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2)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 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 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二、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

根据2019年2月16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
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20海里。

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有关部门发布了海冰警报。

材料二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1)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冰层厚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1)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主要成因。

(2)雅加达(6°10′S)一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到该地某年7月30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17:46,雅加达的经度为________。

10月5日、11月10日分别是印度尼西亚的建军节、英雄节,地理兴趣小组在这两天观测了雅加达的日出日落、正午时的太阳视运动现象,请比较这两天太阳视运动的主要异同点
________。

(3)印度尼西亚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简述其自然原因。

(4)举例说明印度尼西亚利用丰富的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

22.通常,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

北极涛动(下图)会导致北极气压相位变化。

当地时间2019-12-05号凌晨,60年以来最强的暴风雪突袭了英国部分地区,导致航班取消、火车停驶、大约10万户家庭的能源供应中断。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本次英国暴风雪天气形成过程。

(2)简述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暴风雪灾害带来的损失。

23.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程预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 纬度越低,雪线越低
B. 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C. 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D. 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
(2)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低,气温高
C. 气候湿润,降水偏多
D. 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1)C
(2)D
(3)C
2.【答案】(1)A
(2)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1)C
(2)C
9.【答案】(1)A
(2)B
10.【答案】C
11.【答案】(1)A
(2)C
12.【答案】A
13.【答案】(1)A
(2)B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1)C
(2)B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1)B
(2)A
二、综合题
20.【答案】(1)纬度高;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海水较浅(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危害:阻碍航运,威胁船只和海上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渔业、养殖业及其他海上活动。

措施:做好对海冰发展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海冰信息;加强渔船管理,严禁船只在恶劣天气出海作业
21.【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地下水位高;沿海海水入侵;东部山地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补给。

(2)106°45′E(106.75°E);同:东南方日出,西南方日落;异:正午太阳高度10.5比11.10大;10.5正午太阳位于正北,11.10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3)(3)地处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利用火山灰发育的肥沃土壤,发展种植业;利用火山地貌、地热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岩浆岩提供的建筑材料,发展建筑业;利用岩浆活动形成的金属矿,发展矿业。

22.【答案】(1)形成过程:①冬季南下冷空气势力增强;②与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较多锋面、气旋,产生降雪;③全球变暖,北大西洋暖空气势力较常年减弱,从而形成强冷空气主导的暴风雪天气。

(2)措施:灾前: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灾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障交通、通信、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畅通;灾后:迅速组织开展生产恢复和自救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23.【答案】(1)D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