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情况简介
香精产业情况:
1988年,岭秀瑶族乡在长洞村和大兴村交界地落富坳首次建成香精生产加工厂,年生产量高峰时期达到200多吨,也实现过产值上百万的辉煌业绩,其山苍籽精油加工曾一度享誉省内外,前来交易香精的客商云集.90年代是岭秀乡乃至全县鼎鼎有名的加工厂,同时,岭秀香精厂也大大提高了瑶乡人民的人均收入.
油茶产业基地情况:
岭秀乡油茶种植基地在省市县三级的支持和引导下,利用当
地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抢抓黄金时节,积极引导农村技术能人、产业大户实施山地开发.广泛发动农户以家庭或联营等形式整理
改造林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同时鼓励农户以“山地入股、集体开发”的形式,推进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全乡上下掀起种植油茶的热潮.
徐金凡承包了近500亩荒山种植油茶.承包协议签定后,每户村民不仅获得山地租金,而且参与整地、种植、管理,还可得到可观的劳务收入,村民们种植油茶积极性空前高涨.投资20万元开发高产优质油茶,三到四年挂果,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万元.
2010年全乡油茶林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3000亩,油茶基地的
建设将积极推进岭秀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
程控电话站情况:
岭秀瑶族乡程控电话站于1996年立项建设,建成后健全了通讯网络,可覆盖8个村,程控电话用户一直上升到1300多户.2000年以后,先后建成了移动、联通基站8个,手机信号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通电话,大大方便了瑶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岭秀至黄草公路砂改砼情况:
为加快与东江旅游的衔接效率,更便捷地服务漂流游客从岭秀进入黄草,发挥岭秀岭秀旅游的服务功能,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岭秀瑶族乡主动进行跨县合作,向上争取资金110万元,立项加宽和改砼了岭秀至黄草的县级公路,公路全长35公路,岭秀境内6公里.改造后,公路由原来的米加宽到了米,改砼后从岭秀到黄草的行程将缩小到一小时以内.
教育发展情况:
岭秀瑶族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大力实施了“一乡一校”学校布局调整,成功撤并了长洞、大兴、古桥等十所小学.2006年乡政府投入10余万元,新建了学校围墙、厕所、球场,添置了课桌.2007年启动了投资50余万元的岭秀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其中争取中国青少年基会投资20万元.2008年全年投入资金4万余元,用于奖励教师、校舍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稳步提高了教育质量.2009年乡学校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全校共有103个初中毕业生,其中毕业保送生7人,在全县排名第四.19人考取汝城一中公费生,占总人数的20%,同比去年增长4%,在全县排名第一.2009年向上争取60万元国债资金动新建学校多功能
餐厅和一栋拥有12个教室的新教学楼,现可容纳学生1500人.2010年又下大决心新建了学校大门及围墙,对学校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改变.
卫生建设情况:
2005年乡卫生院完成了院内硬化、环境绿化; 2006年完成了投资60万元的住院大楼建设,争取了省中医学院开展了义诊活动,发放药品6万余元,参加义诊400余人次.去年,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乡参合人数9448人,参合率达%,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基本解决.认真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2008年加大了乡卫生院硬件设施投入,投资60万元的住院大楼建设已全面完成.现卫生院有各类职称医生10人,有住院病床16张.2010年全面完成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登记工作,向上争资完成了古桥村和宝南村等5个村的乡村卫生室建设.
文化建设情况:
1、抓好民族文化事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历史的发展为岭秀遗留下许多民族文化古迹,也凸显出少数民族同胞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距今200年历史的道观回龙仙、登云仙;至今尚保留完好的永乐皇妃娘娘凤辕和阮氏宗祠悬挂着永乐皇帝亲赐的牌匾和对联以及远近闻名的瑶族女子被选为皇妃的故事;还有保存良好的重达120斤重的宝刀.岭秀是瑶胞聚居之地,长期以来,这里的瑶族同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娱乐、饮食起居、集市贸易均有自己的风格.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家家要过盘王节,有不食狗肉、抬狗辞旧迎新的古老习俗,要举行上刀山、下火海等一些宗教色彩较浓厚的活动.结合我乡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乡党委、政府以
永乐皇妃的事迹为切入点,以百年道观庆典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特色村寨申报评选活动,2009年,我乡永利村被评为省级特色村寨.目前,全乡共有6个村组建了民间舞狮舞龙队伍,每逢佳节或庆典时舞狮舞龙,为村民或来客展示瑶乡的特色文化;组建了旅游协会和一支专业演艺队伍,乡政府投资3万余元购置了一套音响及架子鼓、电子琴、二胡等乐器,制作少数民族服装50套.演艺队多次下乡为群众表演,2009年被推荐到郴州市演出,其节目一双绣花鞋荣获市一等奖.2010年9月,岭秀瑶族乡积极向上争取并自筹资金共计24万元开工新建文化站,建筑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目前,项目建设正有序进行,本月底可投入使用.香岭、宝南、长洞、三合等四个村建成“农村书屋”,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2、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地域优势、独特的气候优势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深入挖掘瑶乡山歌、哭嫁、上刀山、下火海等特色瑶乡文化资源,重点整合好了“回龙仙”、“永乐皇妃故居”、“婆婆开仓”等景区.组织开展了回龙仙三周年庆典和瑶乡舞龙表演等活动.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组织人员对全乡境内的文物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上报有关单位,争取上级部门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岭秀瑶族山歌被列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秀翘嘴鞋被列为汝城县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拟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筹措资金建设瑶乡风情一条街、瑶乡旅游接待宾馆,将瑶族文化的精粹予以融合利用,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岭秀瑶族山歌被列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秀翘嘴鞋被列为汝城县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组建了一只专业的民族表演队伍,全年共赴市县表演8次,下乡表演10余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乡为群众放映电影144场次,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建设情况简介:
为解决全乡孤寡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结合上级切实关注民生的规定,岭秀瑶族乡于2010年底在原乡林场旧址兴建总面积647平方米,能容纳50个老人入院的的敬老院.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民政部门配套资金42万元,乡政府自筹资金8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10月上旬竣工,10月底前入住.
电站情况简介:
1985年,岭秀瑶族乡开始在东江支流联和村内建设枧水电站,装机发电功率500千瓦,历时三年的努力,瑶乡人民终于告别了煤油灯的日子.2002年到2008年间,瑶乡人民再接再厉,再次掀起小水电建设的高潮,先后建起了民聚电站、枫山垅电站、枧水二级电站、三合电站、民族电站、沙洲坪电站6座水电站,并对电站进行提质扩容和经营方式转变,实现全乡总装机容量7540千瓦,年产值上千万元,岭秀的富余电力远销到了广东和周边县市,岭秀瑶族乡成为了水电输出大乡.
厦蓉高速公路情况:
2008年,厦蓉高速公路动工建设,岭秀段全长12余公里,途经我乡东山、古桥、长洞、大兴、永利、香岭等6个村、28个村民小组,并在大兴村境内设有一个互通口.自2008年7月以来,乡厦蓉高速公路协调工作组在县协调指挥部的领导下,在境内四个项目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红线放样、实物测量、临时用地征用、红线内征地、红线内树木和农作物砍伐以及坟墓搬迁、房屋拆迁和资金发放工作,为厦蓉高速公路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目前建设工程施工已接近尾声,公路主要以桥梁和隧道的形式贯穿岭秀东西,形成
了一道具有可观性的独特风景线,更将为岭秀的经济社会发展送入快车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