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意识的增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的金属元素,如铜、锌、镉、铅、汞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具有毒性、积累性和归趋性强的特点,一旦进入土壤或水体,就会对生物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及危害
1.来源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
(1)自然来源:如地下水、岩石等,但自然污染的情况相对较少。
(2)人为来源: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渣、炉渣、废水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就会导致土壤污染。
(b)农业用药及肥料:如镉、铅等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农业化肥或者农药,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
(c)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如电镀、焊接、纸浆等工艺产生
的污染,如果未加管理和处理,也会约束土壤质量。
2.危害
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危害:土壤重金属超标,人体吸收后,可能引发
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等不适,严重的还可以造成器官受损甚至
死亡。
(2)对环境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导
致植物死亡、土壤酸碱度失调、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式
1.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净化土壤。
它是一
种天然、经济、环保的修复技术。
(1)菌类修复:通过菌类的作用,可将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如重金属转化为氧化态或硫化态的沉淀物。
(2)植物修复:植物的生防作用和富集能力能帮助净化土壤,实现重金属向植物的过渡、转运和蓄积过程。
(3)微生物特效修复:通过特定的菌株净化污染物,对于一
些难处理的重金属元素,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修复。
2.物理/化学修复
物理/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物质的力量来净化污染物。
物理/化学修复时间短、效果显著。
(1)化学沉淀法:通过调节土壤环境的pH值,使有害物质变成沉淀物而净化土壤。
(2)活性吸附方法:通过添加吸附剂,使污染物通过表面吸附达到净化效果。
(3)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选择吸附能力,能够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
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优劣比较
不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可以达到可控、高效的修复效果。
(1)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方法净化效果根据生物体生长速度和污染土壤类型差异较大,但是生物修复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净化沿途保持环境平衡;缺点是,生物修复为比较缓慢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物理/化学修复
物理/化学修复方法对于污染土壤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速度快,容易控制修复过程,但是物理/化学修复的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产生
二次污染。
四、总结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生物修复的技术适用于污染较轻的土壤,物理/化学修复的技
术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土壤。
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可以实现治理
效果的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对人和生态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