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件共37张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A、召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B、举行开国大典——成立标志 54门礼炮齐鸣28响
二、内容: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 政治制度的建设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 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 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 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基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内容: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 第一次来杭州 毛主席这次来杭州的主 要工作,是亲自主持起 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草案)》初 稿。1954年3月23日,毛 主席回北京后主持召开 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并代表中共中央 将宪法草案初稿提交大 会并在全国范围开展讨 论。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至 1956年) 起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至1976年) 曲折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以后) 健康发展阶段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 一的组织形式。其组织成分,应包含有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革命军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 主义分子的代表。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组织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53岁的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 就是民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周期率”,避免“人亡政 息”,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新 中 国 政 治 体 制 基 本 框 架
根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材料】1945年,68岁的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 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 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 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 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作、政治协商制度
政体 政党 制度 民族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条件:
(1)军事上: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政治上: 国民政府已被推翻,
人民衷心拥护中共成立新政权。
(3)理论上: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理论、
方针、政策的制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 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专政。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召开:1949年春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主要内容:(毛泽东作报告) 1)工作中心:由乡村到城市 (1927年城市转移到农 村),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2)基本政策:
3)总任务: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社会转变。
2.组织准备: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①确立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毛泽东在杭州
序言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六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 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 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⑴根据材料指出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它体现了什么 原则?这说明了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⑵宪法的颁布对中国政治建设具有什么意义?
【材料】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 领导构成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民主党派和 无党派人士 1 0 3 3 29 27 1 0 2 2 6 9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成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制的特色,是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
内容
③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④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会议性质:民主协商,建国筹备会议
(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共同纲领》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具体的 主义国家;国家各方面 组织工作方面的准备。 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中国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而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工人、农民、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是统治阶级。在 从国家主席到各部部长中,民主党派人士都不 乏其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经常真诚地 听取民主人士的意见 ,民主人士有一定的实 际权力,双方密切合作,共同治国。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1954年)
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为哪次会议的召开作了准备? 这次会议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
1.确立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1.确立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 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