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高一期末考试试卷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泉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命题:王赞普
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2.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
C.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通常,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3.读右图“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4.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地转偏向力
C.气压差异 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5.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因素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6.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cm,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7.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8.以上气候因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乙图有可能是下列四个城市中的
A.北京 B.罗马 C.纽约 D.伦敦10.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1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
12.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中有暖流经过的是
甲乙丙丁
1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温暖湿润,受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很大
B.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引起空气强烈上升,产生暴雨现象
C.北海道渔场和秘鲁渔场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D.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显著作用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暖流寒流)
A. B. C. D.
15.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B.冰川、河流水和地下水
C.沼泽水、河流水和冰川
D.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
16.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多年平均储水量
17.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作用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18.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 流水搬运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20.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A.断块山地 B.背斜成谷
C.火山地震 D.沧海桑田
21.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22. 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陡崖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型冰川谷
2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下题
24.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25.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类型不同
C.坐火车从新疆乌鲁木齐到江苏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酒泉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答案卷
考场号
座位号
第Ⅰ卷 选择题答题卡(共
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26.读“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和“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左图中A 气压带名称为 ,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如左图所示位置时,亚
洲季风环流为右图中 (甲或乙)所示。
(2)当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名称为 ,当季
风环流为图乙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为 。
(3)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是 ,原因是。
27. 读“世界某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请用箭头标出洋流运动方向(只标出A 、B 、C 、D 区域即可)(4分)
(2)按洋流性质分E 、F 两洋流中,属暖流的是______,属寒流的是_______。
(3)若A 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 ,
不利影响是 。
(4)如果图中海域为大西洋,G 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B 渔场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B 处渔场为_____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 。
28.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G H
E
F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1)填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 ;B ;
C ;
D 。
(2)D和E均属于(岩),其中E又称为。
(3)C经过作用转化为D;B经过作用转化为C。
(4)图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有、、。
29. 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图中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__。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地貌,丁处是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作用有关。
(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处为好,其中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3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1)图中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自然带①、②、③的更替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因素为基础的。
(4)图中自然带③、④、⑤的更替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因素为基础的,往往在__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