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李凝幽居》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贾岛是唐代诗人,早年家境贫寒,曾落发为僧,后来受到韩愈的赏识,还俗参加科举,但还是屡试不第。

贾岛很喜欢作诗,他作诗时非常讲究炼字,总是反复苦吟思索。

有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路上,得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是第二句究竟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呢,贾岛冥思苦想,还用手作出推敲的样子,由于太专心,一头就撞进了当时任长安长官的韩愈的仪仗队中。

仪仗队的士兵见状,马上把贾岛揪了下来,押到韩愈跟前。

韩愈问明原委后,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帮他分析用哪一个字更好。

最后两人竟成了好朋友,推敲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写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大家认为,韩愈觉得哪一个字用得更好呢?韩愈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还要把这两句诗放回原诗中,认真推敲一番。

二、解题
“题李凝”的意思是写给李凝的,李凝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
“幽居”是清幽的居所。

这个清幽的居所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诗歌,认真体会。

三、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范阳人。

早年出家为僧,后人称他为苦吟诗人。

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

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

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

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

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

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

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郊寒岛瘦”缘何说起?当然由孟郊贾岛诗风而来,主要是指他们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狭隘的格局、穷愁的情绪和苦吟的精神。

两人都一生不曾做过什么像样的官,孟郊本人性情耿介,是个不善与别人往来的人,考了三次之后才于50岁时中了个进士,得到一个可怜的小官位。

但他平时总爱将时间花在饮酒弹琴赋诗上面,不理政务,最后竟由别人代他的职,自己拿着半俸回家,过上了“一贫彻骨,裘褐悬结”的清苦日子。

他的诗作因此而愈见其“寒”。

贾岛曾做过和尚,算是个“诗僧”。

《唐才子传》说他居京三十年,屡试不中,“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虽然穷成这样,仍不掩贾岛的性情。

四、朗读课文
1.听范读。

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要求: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

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五、理顺诗意
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
附近没有人家为邻,一切是那么闲适宁静,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了荒芜的庭院。

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没想到主人不在,往回走的路上,过了桥,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风光秀丽的原野景色,夜风轻拂,天上的云随风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

我这只是暂时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共同归隐的约定,我是不会失言的。

六、研讨诗歌
1.此诗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明确:讲述了老僧(或许即指作者)访友未果的故事。

2.从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可以读出哪些内容?
明确:写友人李凝幽居的环境。

也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

3.请仔细体会,把“敲”换成“推”好不好?
明确:“敲”更能体现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拓展:推敲
原文: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苕溪渔隐丛话》)
译文:贾岛当初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的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朋友。

4.颈联写归途的所见,写这些景物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幽深而迷人。

诗人走过一座小桥,视野开阔起来,依稀分辨得出原野上斑斓的色彩;夜风轻拂,云脚飘移,让人觉得仿佛山石在移动。

诗人反说此景,别具特色,因为“石”并未动,是“云”在动。

这样更显出了环境的幽深而迷人。

5.反映了老僧怎样的心情?
明确:反映了老僧颇有几分兴奋喜悦的心情。

5.按说拜访朋友却吃了闭门羹,心情应该是失落郁闷才对,怎么他反而会喜悦呢?
明确:“幽居”的清新幽静,所见所闻,“幽居”主人的超尘脱俗,使诗人更坚定了归隐的决心和自信。

七、主旨归纳:
本诗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语言质朴,流畅自然,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板书设计:
题李凝幽居
贾岛
草径、荒园、鸟、树、石、云——悠闲自得、向往隐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