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整体感知 所谓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左 边是一个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二次三项式,而右边为零.用因式分解法更为简 单.例如:x2+5x+6=0,因式分解后(x+2)(x+3)=0,得 x+2=0 或 x+3=0, 这样就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便易于求解.可以说二次三项 式的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 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理论依据.方程的左边易于分解, 而方程的右边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条件.满足这样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 分解法最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AB=0 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 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 且 B≠0②A≠0 且 B=0③A=0 且 B=0
2
练习 P.22 中 3. (2)(3x+2)2=4(x-3)2. 解:原式可变形为(3x+2)2-4(x-3)2=0. [(3x+2)+2(x-3)][(3x+2)-2(x-3)]=0 即:(5x-4)(x+8)=0. ∴ 5x-4=0 或 x+8=0. 学生练习、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化. 练习:解下列关于 x 的方程 6.(4x+2)2=x(2x+1).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强化,引导,训练其运算的速度. 练习 P.22 中 4. (四)总结、扩展 1.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 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布置作业 教材 P.21 中 A1、2. 教材 P.23 中 B1、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 的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3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我是宁乡金海中学的一名九年级数学教师曾新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用因式分解 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总第二十二章的第二节的最后一课, 通过讲解利用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解法及其应用。 现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别式的基 础上展开的,它在整个中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一节内容,在处理有关一元 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就会多一些思路和方法,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理论打下基础。 (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为 :会使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 x1、、x2 2、技能目标为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会求出另一个根及方程中未知系数;并 会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和两根的倒数和及平方和: 3、关于能力目标,我是这样想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数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用数学 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因式分解与而元一次方程 的探索,体会“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 生语言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4、情感目标为 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整理与分解 (四)、本课的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整理与分解,以及运用中的有关代数式的变 换。 第二部分: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法,由 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这种教 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归纳、猜想与证明,进而改进学生 的学习方法。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根据选定的教法与学法,我的教学流程分为定理猜想、定理证明、例题 解析、归纳小结、布置课外作业五个部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2.熟练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 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2.教学疑点:理解“充要条件”、“或”、“且”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了公式法,便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有些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 (x+3)=0,如果转化为一般形式,利用公式法就比较麻烦,如果转化为 x-2=0 或 x +3=0,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即可得 x1=2,x2=-3.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例 1 解方程 x2+2x=0. 解:原方程可变形 x(x+2)=0……第一步 ∴ x=0 或 x+2=0……第二步 ∴ x1=0,x2=-2.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回答. 分析步骤(一)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因式分解”,第二步变形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两 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分析步骤(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式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 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用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因式分解 法.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达到了“降次”的目的,解高 次方程常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 2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x2+2x-15=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5)(x-3)=0. 得,x+5=0 或 x-3=0. ∴ x1=-5,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二)方程左边 因式分解;(三)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两个一元一次 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P.22 中 1、2. 第一题学生口答,第二题学生笔答,板演. 体会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例 3 解方程 3(x-2)-x(x-2)=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3-x)=0. ∴ x-2=0 或 3-x=0. ∴ x1=2,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 此方程不需去括号将方程变成一般形式.对于总结的步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