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专题培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
A.3∶1B.3∶2C.4∶3D.3∶4
2.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
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
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3.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
4.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
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6m/s C.6.25m/s D.7m/s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A.B.C.D.
8.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9.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2
v v +
B .
1
2
3
v v
C .12
122v v v v +
D .12
12
32v v v v +
10.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 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 .一位同学按选项 A 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 .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 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11.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 )
A .甲和丁
B .甲和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12.2020年10月1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妈妈带小明在手机上下单免费试乘,车在行驶过程很平稳,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妈妈
B .车玻璃
C .汽车座椅
D .路旁的树木
1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 B .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 C .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 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108m/s 14.如图是武汉军运会,团体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所摆造型的情景,若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最为合理的是( )
A .空中的另一个运动员
B .地面
C.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
D.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
二、填空题
15.为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2日凌晨,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向武汉紧急空运医疗队员和物资。

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是______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暑假小明乘坐高铁去武汉旅游,坐在行驶中的高铁上,小明感觉两边的建筑急速后退,他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进行观察的;若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40km/h,从太原到武汉需要4h,则太原到武汉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 km。

17.地球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这里的“后退”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

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19.(1)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_。

2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物体的长度为___cm;合
________μ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min ___s。

三、解答题
21.某次军演需要使用无人机对一列长度为400m,运行速度为72km/h的军用列车进行侦
察。

军演时,列车需要经过长度为1600m的隧道。

为了安全,列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v声=340m/s。

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前行多远?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列车穿行隧道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将有多长时间无法拍到列车?
22.小雪乘车从昆明到大理旅游,全程324km,途经楚雄,若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2h行驶144km;问:
(1)小雪所乘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小雪所乘汽车以从昆明西到楚雄的速度继续行驶,小雪从昆明到达大理需要多少h?23.小明的父亲是一个运油车司机,他驾驶的运油车长12m(如图所示)。

一次,他驾驶运油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穿山隧道,测得运油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20s。

(1)穿山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2)若运油车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km/h的速度运行15min,停车给加油站供油
10min,再以72km/h的速度运行20min,则运油车在这一段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4.成蒲铁路沿途设成都西站、双流北站、温江站、羊马站、崇州站、隆兴站、大邑站(如图所示)、王泗镇站、邛崃站、西来站、蒲江站、朝阳湖站12个车站。

其中,成都西到大邑采用全高架桥的方式建设,大邑到蒲江一部分桥梁,一部分路基。

2018年12月28日起,成蒲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下表是C6605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
成都西08:040
崇州8:208:2233
大邑08:318:3349
名山09:0309:05127
雅安9:16140
(1)C6605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若C6605列车全长200m,当以速度180km/h通过长为425m的蒲江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C
6.D
7.D
8.C
9.C
10.A
11.A
12.D
13.B
14.B
二、填空题
15.运动静止【详解】12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物资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16.高铁960
17.地球车【详解】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18.甲丙静止
19.乙350减小误差2600cm 【详解】(1)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故乙正确2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cm(2)3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
20.50cm350003375【详解】1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600cm 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95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34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由题意可知,速度之比为
23
v v 甲乙 时间之比为
2=1
t t 甲乙 根据s vt =可知,路程之比为
224==313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故AB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C 。

2.D
解析:D 【详解】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1s 内速度10m/s v =,处于静止状态,故①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4~6s 内速度3 1.2m/s v =,由s
v t
=
可得通过的路程 333 1.2m/s 2s 2.4m s v t ==⨯=
故③正确;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由s
v t
=
可得通过的路程 2220.6m/s 3s 1.8m s v t ==⨯=
物体在0~6s 的总路程
23 1.8m 2.4m 4.2m s s s =+=+=
总时间6s t =,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
4.2m 0.7m/s 6s
s v t =
== 故④正确。

故选D 。

3.C
解析:C 【详解】
A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相对静止的,故A 错误;
B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 错误;
C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故C 正确;
D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4.C
解析:C 【详解】
A .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 错误; CD .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3m/s v =甲,4m 2m/s 2s
s v t =
==乙乙乙 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 时两车相距
()(2m/s 1m/s) 1.5s 1.5m s v v t ∆=-=-⨯=甲乙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5.C
解析:C 【详解】
通过1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6s ,则平均速度
100m 6.25m/s 16s
s v t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6.D
解析:D 【详解】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7.D
解析:D 【详解】
甲乙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乙的速度比甲快。

A .图中所示是匀加速的图像,故A 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所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比乙的快,故B 不符合题意; CD .图中是s-t 图像,且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
示物体的速度,速度大的斜率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3km
10
h
60
s
t
=

=18km/h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1km
10
h
60
s
t
=

=6km/h v甲=3v乙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
v乙′=
1km
5
h
60
s
t
'
=
'

=12km/h v乙′=2v乙
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甲平=
4km 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v乙平=
2km 15min
v甲平=2v乙平故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意由
s
v
t
=可得汽车在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
111
12s 2s t v v == 222
1s 22s t v v === 则全程的总时间
()2112112
222s s s 2v v t t t v v v v +=+=
+= 全程的平均速度 ()12
212112
2s 2v v s s v v v t v v v v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0.A
解析:A
【详解】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故A 符合题意;
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误差大,故B 不符合题意;
CD .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1.A
解析:A
【详解】
由图知,甲、乙、丙、丁四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
30m 5m 6s
s v t =
==甲 乙的速度为 3m 0.6m 5s
s v t '==='乙 丙的速度为
3m s v =丙 丁的速度为
5m s v =丁
则甲的速度等于丁的速度。

故选A。

12.D
解析:D
【详解】
小明和妈妈是坐在行驶的车中,行驶的车、小明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

以妈妈、车玻璃、汽车座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而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与路旁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即小明是运动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B
解析: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即10m/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青岛属于沿海城市,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
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解析:B
【详解】
A.以空中的另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不能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明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B项符合题意;
C.以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不能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以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不能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5.运动静止【详解】12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物资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解析:运动静止
【详解】
[1][2]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物资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16.高铁960
解析:高铁 960
[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2]根据s v t =进行计算。

【详解】
[1]小明乘坐高铁时,感觉两边的建筑急速后退,建筑相对于高铁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实际是以高铁作为参照物的。

[2]太原到武汉的距离为
240km/h 4h=60m =9k s v t =⨯17.地球车【详解】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
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解析:地球 车
【详解】
[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

[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18.甲丙静止
解析:甲 丙 静止
本题考查对路程时间,速度函数图像的理解,根据函数图像关系求解判断。

【详解】
[1][2]由图可知甲5s 运动的距离为20m ,则甲的速度为
20m =4m s 5s
s v t ==甲甲乙 乙的速度为6m s ,丙的速度为4m ,则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

[3]甲、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速度相同,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丙车相对于甲车静止。

19.乙350减小误差2600cm 【详解】(1)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故乙正确2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cm(2)3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
解析:乙 3.50 减小误差 26.00cm
【详解】
(1)[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故乙正确。

[2]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cm 。

(2)[3]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26.42cm 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6.42cm 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
应记录为
25.98 cm 26.00cm 26.02cm 26.00cm 3
L ++==20.50cm350003375【详解】1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600cm 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95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34停表小
盘的分度值是
解析:50cm 35000 3 37.5
【详解】
[1][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6.00cm 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9.5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
49.50cm 6.00cm 3.50cm 3.5010um 35000um L =-==⨯=;
[3][4]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 ,指针在3min 和4min 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 ,而大盘指针在37.5s ,因此停表读数为3min37.5s 。

三、解答题
21.
(1)40m ;(2)360m ;(3)60s
【详解】
(1)列车的速度
72km/h 20m/s v ==车
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
20m/s 2s 40m s v t ==⨯=车车
(2) 2s 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
340m/s 2s 680m s v t ==⨯=声声
则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距离
()()1140m 680m 360m 22
s s s =+=⨯+=车声 (3)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
1-1600m -400m 1200m s L L ===隧道车
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
111200m 60s 20m/s
s t v ===车 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前行多40m 远。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360m 。

(3)列车穿行隧道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将有60s 无法拍到列车。

22.
(1)72km/h ,20m/s ;(2)4.5h
(1)已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到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已知行驶的路程,利用公式s t v
=
可得到时间。

【详解】
解:(1)小雪所乘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速度 144km 72km/h 20m/s 2h s v t =
=== (2)由s v t
=可知,小雪从昆明到达大理需要的时间 324km 4.5h 72km/h
s t v ''=== 答:(1)小雪所乘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速度为72km/h ,合20m/s ;(2)小雪从昆明到达大理需要4.5h 。

23.
(1)288m ;(2)52km/h
(1)已知运油车的速度和通过隧道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得到穿过速到的路程,隧道长等于该路程减去车长;
(2)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车在没短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把每段路程相加可得总路程,每段路程所用时间之和为总时间,最后利用速度可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详解】
(1)车速
v =54km/h=15m/s 由s v t
=可知车通过隧道的路程 s =vt =15m/s×20s=300m
则隧道的长度
s 隧道=s -s 车长=300m-12m=288m
(2)已知运油车的速度
v 1=60km/h 由s v t
=可得,运油车15min 通过的路程 111160km/h 15h 15km 60
s v t ==⨯⨯= 运油车的速度
v 3=72km/h 由s v t
=可得,运油车20min 通过的路程 333172km/h 20h 24km 60
s v t ===⨯⨯
运油车在这一路段通过的总路程
1315km 24km 39km s s s ='=++=
运油车在这一路段所用的总时间
123315min 10min 20min 45min h 4
t t t t '=++++==
= 则运油车在这一路段的平均速度 39km 52km/h 3h 4
s v t ''=
==' 答:(1)穿山隧道的长度是288m ; (2)运油车在这一段路段的平均速度是52km/h 。

24. (1)108.9km h ;(2)12.5s
【详解】
(1)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时间为
1008:3108:0427min 0.45h t t t =-=-==
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平均速度为
49km 108.9km h 0.45h
s v t === (2)当以速度180km/h 通过长为425m 的蒲江隧道,需要的时间为
20425m 200m 12.5s 5180m s 18
s s s t v v '++'====''⨯ 答:(1)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平均速度为108.9km h ;
(2)当以速度180km/h 通过长为425m 的蒲江隧道,需要的时间为12.5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