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5-09-30T15:50:30.9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作者:唐小玲
[导读] 江苏常州第七人民医院呼吸科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具体措施:保持患者呈侧卧位或者坐位,将事先配置好的药液加入到雾化吸入器中,通过氧气雾化吸入。

唐小玲(江苏常州第七人民医院呼吸科 213011)
【摘要】目的:探究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以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8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其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咳嗽、气喘、咳痰等临床症状,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80-02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指药液在速度较高的氧气气流的作用下变为雾状,并随着患者的吸气进入呼吸道,从而有效的稀释痰液改善患者通气,减轻呼吸道的水肿,使呼吸道的通气更为畅通,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炎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项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8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以探究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8例,包括男性患者88例和女性患者30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70.09±1.23)岁。

经过诊断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痰咳嗽病史,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了其他心肺疾病的并发。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解痉等,以及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在饮食、生活习惯、日常锻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然后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具体措施:保持患者呈侧卧位或者坐位,将事先配置好的药液加入到雾化吸入器中,通过氧气雾化吸入。

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并控制在4~6L/min的范围内,连续治疗一个疗程,为期7天,并在雾化吸入治疗以适当力度拍患者的后背帮助其排痰。

治疗后,患者在住院恢复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流通,控制室内合理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的住院环境安静而舒适。

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劳逸结合,保证休息,饮食要以易消化、营养丰富且清单的食物为主。

患者在卧床养病期间要保持患者呈舒适的体位,使患者呼吸顺畅,减轻对心、肺的压力。

采用生理盐水加α- 糜蛋白酶吸入以预防感染;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以防止痰液粘稠,再加用地塞米松吸入以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

每次氧气雾化吸入后要由外向内、由下而上,避开双肾区和脊柱轻拍患者背部,已达到将粘附在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在外力作用下脱落而排出,还要清洁患者口鼻,去除水雾和药味。

1.3 临床护理效果评定标准经过治疗和护理,若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好转,痰液粘稠度降低,痰量减少,且肺部罗音减少则为显效;若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有所好转,痰液粘稠度下降,肺部罗音减少但是痰量并没有减少则为好转;若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肺部罗音以及痰液粘稠度和痰量均没有减少,甚至增加则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数据统计学软件SPSS1
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8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且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其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n,%)
3讨论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项有效手段,其作用原理是使配置好的药液在速度较高的氧气气流的作用下变为雾状,并随着患者的吸气进入呼吸道,与患者呼吸道粘膜及粘膜下受体结合,从而有效的稀释痰液改善患者通气,减轻呼吸道的水肿,使呼吸道的通气更为畅通,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炎症。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与传统的用药方法相比具有用药量小,但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因此用药效果较佳的特点,而且疗效稳定,也因此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吸入的氧气浓度较高,有助于增加血氧的含量,与此同时结合细致而全面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后,要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包括在雾化前护理、雾化吸入中护理以及雾化吸入后护理。

首先在雾化吸入前处理中,护理人员要定时清洁病区,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和舒适,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适宜,由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年龄均较大,容易对疾病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而不愿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氧气雾化吸入疗法的相关内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以使其配合治疗。

在雾化吸入中要保证患者正确的体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雾化吸入方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若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雾化吸入后护理主要是清洁患者口鼻,鼓励患者排痰,以及预防感染。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8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8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其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本次研究说明,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咳嗽、气喘、咳痰等临床症状,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唐剑英,赵弘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肺癌32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 2010,(4).[2] 余江清,刘萍,卢志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56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1,(4).[3] 曾伟光,邱桂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合并症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10).[4] 江梅.应用SGRQ-C问卷评价广州2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患者生活质量.《中国卫生统计》.2013年6期. 5]常振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现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1期.[6] 黄志文,聂汉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门诊治疗的临床研究.《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