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传记书《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传记书《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赵卫卫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2020年第12期
赵卫卫
赵卫卫,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教师。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课程内容的设定,语文教学要完成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在内的18个学习任务群。
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之间有交叉关系,可以整合为外国作家作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传记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体。
经典的名人传记对学生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斯蒂芬·茨威格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包括14篇短篇传记,用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文本容易操作。
根据学生独立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教会学生读整本书,在《人类群星闪耀时》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任务驱动型和问题导向型教学构想。
一、检视阅读,知传主事迹
检视阅读,就是通过略读初步感知整本书的类别、主要内容、主题,然后在对整本书的粗读过程中,为下一步的分析阅读做好勾画、章节摘要等笔记。
(一)略读
任务驱动:快速浏览书名、书衣、序、目录、摘要,随意翻看内文,初步了解整本书。
问题导向:从类别、主要内容、主题来说,《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本怎样的书?
1.看书名页,注意副标题
学生看书名《人类群星闪耀时》,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推测这本书的主题可能表现影响历史的非凡人物的辉煌时刻。
2.看新书衣,读出版者的介绍
书衣宣传写道:……14个扭转乾坤的时刻,14个英雄瞬间。
暗示读者,读此书将会从14位英雄改变命运、改变世界的事迹中获得成败之道的启发。
3.读序言、摘要、(译)后记
引导学生重视序言、摘要、译后记的作用。
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序言,可以窥见茨威格对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认识的观点及尊重历史的纪实原则。
读译后记,通过姜乙的评论了解茨威格的写作风格、情感主旨。
4.研究目录页,翻阅章节首尾页,浏览小标题,初步了解书的类别与内容
学生通过浏览目录、章节首尾页及每一章节小标题,明确《人类群星闪耀时》是短篇人物传记,从而把握阅读重点。
同时也能初步感知这本书的内容:记述一些探险家探索新世界,军事、政治家改写历史,音乐家、作家、演说家创作转变的历史事件。
(二)粗读全书,围绕检视阅读问题在书上做笔记
任务驱动:把整本书从头到尾一遍读完,无关紧要的间隙快读,不求读懂每个字句。
筛选要点,做标记。
概括要点,写章节提要。
问题导向:整本书分别讲述了14位传主哪些事迹?作者以怎样的整体架构来讲述英雄瞬间、历史时刻?
有人一味追求省时快读,怕耽误时间而不做笔记,或做了无效笔记。
粗读全书时,引导学生围绕检视阅读问题在书上做笔记,便于以后查询和下一步分析理解。
1.筛选要点,做标记
用画底线、圈关键字词、加框、做星号、打问号、做顺序编号、记页码、折角、夹书签等符号,标记关键字词、关键句段、重要页码。
读到作者陈述证明某观点,指出相关或不同论点时,在空白处按顺序做好编号。
那么,哪些是关键字词、关键句段、重要页码呢?
应当明确告诉学生,关于时代背景、传主生平主要事迹、主要成就、作者对人物精神性格评议的词句等最主要的信息点所在处便是要点所在,便要做出标记。
2.概括要点,写章节提要、全书观点索引
引导学生读完一章节,一个传主的故事,在章节尾页做好章节提要。
围绕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传主主要事迹,或为14位传主分别写一份人物小档案。
如阅读《越洋的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商人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受一位英国工程师铺设美国纽约到加拿大纽芬兰的海底电报电缆赞助请求,决定还要铺设一条连接美洲和欧洲爱尔兰的跨大西洋电缆。
历经四年,在专家、授权、资金、电缆、巨轮等准备妥当后,菲尔德出航铺设电缆,途中因技术差错,电缆脱落海底。
菲尔德总结教训,重新设计放缆机,一年后载着旧电缆再次出航,因遭飓风暴雨袭击,电缆损毁。
第二次失败后,菲尔德说服撤资股东,第三次出航,历时近一个月海底电缆和陆地电缆成功连接,人类首次实现了从美洲到欧洲跨越大陆的通话。
菲尔德的成功受到国人欢颂,被誉为新哥伦布、民族英雄。
第二天,菲尔德因海底电缆信号失灵,受国人诽谤、谴责,资金亏空,信誉破产。
六年后,菲尔德第三十次横渡大西洋,再筹资金,重申经营权,购置远航设备,在抵达目的地前两天,电缆断裂。
第二年,跨大西洋电报电缆铺设成功并接收信号。
再如阅读《越洋的第一句话》,为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写人物小档案。
读完一本书,引导学生在最后一页概括并按顺序记下主要观点,便于查找。
二、分析阅读,理大纲,评人物,赏风格,明主旨
1.理大纲,或写摘要,或列思维导图,抓出主要事件
任务驱动:在书前空白页,将全书大纲写出来,概括整本书14位传主人生重要瞬间、决定性的历史时刻。
大纲可用几句话或一段话表示,或列思维导图。
问题导向:整本书讲述了14位传主哪些历史性时刻?
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学生列出整本书14位传主英雄瞬间、历史时刻的大纲:1.西班牙逃亡者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2.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从被拜占庭疏忽的一扇小门打败东罗
马帝国。
3.音乐家亨德尔受好友《弥赛亚》词句启发,身心“复活”创传世之作《弥赛亚》。
4.上尉鲁热应市长为其作行军曲邀请,一夜之间创作出激励无数士兵为国奋战的法国未来歌曲
《马赛曲》。
5.奉命追剿普军残兵的格鲁希元帅固守成命拒绝援助主战场致使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6.老年歌德暗恋少女失意激发创作激情,从卡尔斯巴德到魏玛途中创作诗歌《马琳巴德哀歌》。
7.法国逃亡探险家苏特尔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垦荒,在他的农庄发现黄金,引发加利福尼
亚“淘金热”。
8.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从刑场准备接受死刑处决到撤销死刑改
判发配瞬间,心理和创作发生转折。
9.美国商人菲尔德成功铺设人类首次接通欧洲美洲大陆电
报信号的跨大西洋海底电缆。
10.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为其庄园生活不符合自己信仰纠结不安而离家出走。
11.英国海军舰长科斯特立志让英国成为人类首个到达南极点的国家,不幸阿蒙森领先,归途遇难而坚持写下宝贵日记。
12.逃亡中的俄国革命者列宁与敌国交涉乘坐“密封列车”穿越德国秘密潜回俄国。
13.人文主义者西塞罗反对黩武、独裁,捍卫罗马共和民众自由,因错失凯撒被刺后的掌权时机,被政敌安东尼残忍杀害。
14.美国总统威尔逊与欧洲各国谈判建立人类非军事、永久和平的国际联盟盟约,因构想未及时变成合约,欧洲局势变化、各国纷争,威尔逊坚持盟约不妥协,最终在反对声中孤立无援而退让。
2.评历史人物,品传主风采
问题导向:你如何看待这14个创造决定性历史时刻而被誉为人类闪耀的群星?
任务驱动:分7个学习小组,每组为两位传主写人物评价,结合人物事迹或作者评价,
简要指出评价理由。
可以写人物短评或人物小传,也可以制作人物学习卡。
如分析阅读《发现黄金国》,做人物学习卡。
3.对比阅读,赏作者风格
任务驱动:从选材、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人物形象、读者感受、语言风格等角度,比较阅读(与作者其他传记比,或与学生熟悉的中国传记比),分析茨威格的传记风格。
问题导向: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历史时刻的?
启发引导:在译后记里,姜乙评价《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创作风格:“历史特写”“情绪强烈,把握了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决定命运、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巅峰时刻;施展了完整、巨大而浓缩的诗意和戏剧性力量。
”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教师先选其中一篇典型传记做对比、分析示范,其他篇目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深刻体会茨威格传记善于分析人性、描写心理、蒙太奇、细节特写、戏剧改编、诗体表达等传记特色。
如学生填写的分析阅读《英雄的瞬间》创作风格的表格。
4.诠释关键词义,明确作者主旨
主旨往往隐含在反复出现的句子中。
阐释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中关键词的词义,找出相关论述,理清论述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主旨。
任务驱动:找出并诠释书中反复出现作者强调的关键词、关键句,结合作者论述,分析作者主旨。
问题导向:茨威格为什么要写这些历史时刻?表达什么创作意图?
启发引导:你是否赞同译后记中姜乙对作者意图的阐释?
为提高效率,使学生更突出地感受主旨,教师可打破14篇传记的排列顺序,将反映同一主题的几篇归为一类(当然,有的传记主题不唯一),分成四个小组,最后总结归纳,体会茨
威格传记主题意蕴的深刻和丰富。
具体操作时,要求同组学生找到同一主题,分工分篇论述,
也可补充其他主题发现。
第一组探究《亨德尔的复活》《拜占庭的沦陷》《越洋的第一句话》《征战南极》的主旨,明确了作者对英雄改变个人、人类命运表现出的超凡卓绝意志力、创造力的崇敬。
第二组探究《发现黄金国》《一夜天才》《西塞罗》《威尔逊》的主旨,明确了作者对
悲剧英雄命运的悲悯、同情,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
第三组探究《遁入不休》《越洋的第一句话》的主旨,明确作者对个人、历史命运成
败之偶然和必然的辩证认识。
第四组探究《遁入不休》《拜占庭的沦陷》的主旨。
如学生填写的表格。
5.公正地评断整本书,写书评、读后感或论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强调主动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整本书内容、主旨的理解,在此
基础上进行评论才算真正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
学习能力最强的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正如李煜辉在《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所说的:“学生的研
究需要表达,表达的过程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水平。
”写作是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参照。
阅读写作的任务是综合训练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能力,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重
要方式。
任务驱动:写一篇书评、读后感或论文,任选角度,评价《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
问题导向:《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人类群星闪耀时》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意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通过对传记的读写,引导学生
从史传中汲取历史教训,借鉴个人成败经验,反观自省,认识当下。
培养学生用历史和现实视角、思辨和批判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辅助阅读、跨媒介阅读,助力阅读的网络平台
当学生按照阅读规则尽力读完一本书后,还有一部分不懂,或遇到问题干扰,就引导
学生去寻求外在的帮助,即辅助阅读。
学生可查阅与名著相关的著作或其他书、导论与摘要、工具书。
老师评阅过的其他同
学各阅读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是有启发意义的阅读资源,或参考老师在学习群等网络平台或线下
分享的书评、读后感、论文等文献资料。
在学习群里和同伴、老师相互提问、答疑、交流讨论、分享,形成阅读的强大活跃的外在助力。
阅读打破书刊的界限,打造网络关于报纸阅读、影视观看、讲座广播收听等无处不在
的阅读体验。
如读过《决战滑铁卢》,可进一步阅读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或观
看电影《拿破仑传》,从而全面深入评判历史和传主。
三、主题阅读,传记的系列阅读
最高层次的阅读,不满足于孤立地读一本书。
很多时候对读过的这本书的某个主题特别
有感触,还想对这个主题相关方面做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研究。
则需检索、阅读与该主题相
关的其他书籍,进行更进一步的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
如学生读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对
“成人与成功”这个主题比较感兴趣。
于是接下来进行了“成人与成功”的主题阅读。
师生共
同建构阅读书单: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茨威格的《三大师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邓康延的《先生》,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埃德加·斯
诺的《毛泽东传》。
主题阅读将学生课下自主阅读,与线上答疑、交流探讨、阅读分享相结合,拓展阅读空间。
《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一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授之以渔,教
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整本书,对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核心能力意义重大,值得语文教师
用心探索。
当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快速地获取文中信息,真正能够自主读懂一篇文章
读懂一本书,他们可借此游览书海,获取无限的精神养料,滋养自己的精神,健全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要寻求的语文教学佳境吗?
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专家的研究理论和教学实践给我们指明了借鉴、研究
的方向。
紧跟理论前沿,多读、重读,相信整本书阅读教学一定会拨开迷雾见月明。
参考文献:
[1]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奥)斯蒂芬·茨威格著,姜乙译.人类群星闪耀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