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 三 : 学课 堂 中小 组 合 作 学 习有 效 吗 ? 科
新课程实施 中, 我们经常发现 , 尽管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很新 颖, 但学生的学 习方式并没有改变, 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 任务 , 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 , 甚至对于学生有 胜过教师的独 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 。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总希 望学生沿着 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 问题 ,在 自己事先安排好 的空间开展“ 自主” 活动 。 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 目标 , 这种教学恰 恰把学生的学 习引入死胡同 ,限制 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的发 挥。 因此 , 新课程理念下 , 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 , 给学生以 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 生最大 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 习状态 , 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 和神奇 的过程。 为充分展示学生 成 独特个性的过程 。在课堂探究过程 中, 学生的一个疑问 、 一种见 解、 一点发现 、 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或错误 的表现 , 可能是极 一 都 其有价值 的、 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如果及时捕捉并放大 它 , 随时 调整教学过程 ,就能使教学充满灵性并不断地闪现出富有个性 要把 嘴 巴张 开 就 行 。 ” 和创造性 的光辉 , 使科学探究更加 精彩 , 使科学课堂更加鲜活 。 小组合作是科学探究的好方法 , 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这
Po lr Si c pu a c ne e
.Hale Waihona Puke 科 学 大 众 ・ 学 教 育 科
21 年 第 1期 00 2
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王 秀 荣
( 连云港市新浦 区浦南中心 小学, 江苏省 2 24 ) 2 36

要: 在新课程 实施 中, 么样的课算是一 节真正的好课 , 什 是广 大教师们共同关 注和努力解决的 问 , 管这些 问题有不同的 题 尽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 但是 , 不少老师僵 化地理解合作学习 , 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小组学习的形式 , 而没有 重视小组活动 的效果。 如有的小组没有明确分工 , 学生并未全员 参与 , 只是个别学生唱 主角 , 其他 学生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 ; 有 的小组提出的问题太简单 , 无须合作就能解决 ; 有的讨论过 于频 繁, 失去应该有的独立思考 的机会 ; 有的老师仅仅满 足于提 出问 题、 学生讨论 、 汇报交 流的一般程 序, 而没有注意研究如何提高 每一个环节 的实效性 ;还有 的老师对于形式的回答 只是一个被 动的听众 ,不论正确与否照单全收 ,既不 善于捕捉其 中的闪光 点, 又不能敏锐地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错误 。 新课程提倡学生 自主 、 合作 、 探究的学习 , 并把它作为转变 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方式 , 在教学过程 中 , 师应 当根据教学的 教 实际需要 , 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 的 、 有价值 的 , 而且是个人难 以 完成的内容 ,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 意见 , 教师还必须 选择恰 当的时机进行指导 。 但合作互动不能理解为一问一答 ,而 是要关注互动后质的 发展。有位教师在上科学公开课五年级上学期《 电磁铁》 这课的 教学中 ,是这样问学生 的:关于电磁铁磁力 的大小可能与哪些 “ 因素有关 ? 我们将怎样研究?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 ” 是不是与导线 的粗 细有关? 是不是与导线绕的匝数有关? 是不是与铁钉粗细 、 长短有关等等。 然后就以预设好 的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于是 课堂气 氛异常火爆 , 可谓是交头接耳 , 阔论 。这时有我 学生 高谈 走进一小组细听 : 结果 出乎意料 , 生有 的谈放学后去干什么? 学 有的谈 电脑里的游戏; 有位学生一直在那里做小动作。 当老师巡 视到那里时 , 这位学生做 出一副认真讨论 的样 子, 我忍不住 问同 学: “ 你们没有听清楚 老师的意思吗?你们讨论 的问题与这节课 无关呀 ?” 学生说 : 我们老师说过 : “ 上公开课 时不管讨论什么只
反 思 一 : 学课 上 提 出探 究 的是 “ 实 问题 ” 科 真 吗?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要使学生产生“ 真实问题” 不 , 管问题 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 ,重要的在 于提 出问题 的环节 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 能不能产 生探究 的欲望 。如果能 , 对 于学生们来说 , 就是“ 真实问题” 。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 中,我认为应该从 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 探究的欲望 : 、语言导人法 ”就是教 师针对 自己所 了解的学 一 “ , 生特点 , 结合教材 内容 , 采用学生喜 闻乐见 的语 言表达形式 , 设 置悬念 , 中学生的兴奋点而导入新课 。 、实验导入法 ”教师 击 二 “ , 通过演示 实验 , 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刺激 , 同时提 出若 干问题 ,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 从而导入新课 。 “ 三、多媒体导入法 ”在教学 , 《 水滴里的生物》 一课之前 , 我先通过 多媒体课 件展 示了几幅被 显微镜放大的细胞 的照片 , 再问学生认识它们吗? 学生有的说是 甘薯,有说是珍珠 的。我说 :这是取 自 “ 人体 内的一个细胞的照 片, 的大小 比一粒灰尘还小 ! “ , 它 ” 哇 是这样 的。” 大家都感到很 惊奇 , 我说“ 这么小 的东西 , 是怎样拍得这么清楚 的呢? 用的是显 微镜 ” 接着顺理成章拿 出显微镜, 。 以惊奇导入新课 , 以创造生动 的愉快的情境 , 活跃课堂气氛 , 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 从 考, 进入主动探索 的阶段 。
反 思= : 科 学 课 上 教师 真 的 关 注 学 生 了吗 ? 在
反而粗暴地对待他 , 这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吗? 在后来 的教学中 , 我非常重视学生独到的见解 , 时与学 并适 生共同探究 。 在参与研讨过程 中, 我惊喜地发现: 围着学生转 , 关 注学生 , 不但不影 响上课 的进 程 , 有时越探究 , 学生对事物 的现 象及本质了解得越透彻 , 甚至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答案, 但笔者认为 : 学实践 中要 多向 自己发 问, 在教 不断进行教 学反思, 并在反思 中 高。 提
关键词 : 学课堂 ; 教 学反思 科 中图分类号 : 2 . G6 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6 3 1 ( 0 0)2 1 4 0 1 1 0 — 3 5 2 1 1 — 1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