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题(模拟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题(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B.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C.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5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译文: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B.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C.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译文: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D.其人曰:“奈地坏何?”
译文:那个人说:“对毁坏大地有什么办法呢?”
4.(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

B.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
....,必将自食其果。

C.不管你的骗术有多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多干净,都会有办法让你在证据面前显露原型
..。

D.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
....,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羞怯.(què)余晖.(huī)咒.骂(zhòu)神彩奕.奕(yì)
B.麝.香(shè)敛.翅(liǎn)匍匐
..(pú fú)大相径.庭(jìnɡ)
C.温驯.(xùn)小凫.(fú)虐.待(nüè)哺.乳动物(pǔ)
D.嗔.怪(zhēn)蹒.跚(pán)模.样(mú)脸色煞.白(shà)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2),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带来苏生。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4),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三国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明思念家乡,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句子
是,。

(7)《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三、诗歌鉴赏
7.阅读理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你如何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两句中“风”“雨”的含义?
2)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诗人借梦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8.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

(1)活动一:读英雄英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艰苦奋斗,长期坚持,战胜一切困难的人。

请结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孙悟空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2)活动二:访英雄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脱落。

在万米高空,面对强风、低温、失压、缺氧、飞机急速下坠等突发状况,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3)活动三:学英雄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五、文言文阅读
9.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____
(2)相委.而去____
(3)下车引.之____
(4)元方入门不顾.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请说说你对“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的评价。

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0.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______)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春》,完成下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上文的作者是,本文体裁是。

2)第④自然段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

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
4)第⑥段通过对春雨中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第⑧-⑩自然段,以三个句子并列结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分别赞美了春天哪些方面的特点?
1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积微”方能“积胜”
导演李安曾这样诠释电影的真谛:电影两个小时,观众就是在看自己,所以要拍跟我们的情怀、思绪有关系的东西,只要讲到人心坎里,就会得到回应。

他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我笨,笨让我慢下来,而电影需要慢心态”“不怕没庙,就怕没道”。

这番话启人思考:凡事应追求内在,“从心而为”才能水到渠成。

古人以煮药譬喻读书,先用猛火煮开、再“以慢火养之”,味道就会慢慢出来。

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

《荀子·劝学》中有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将其精神浓缩为两个字“积微”。

“尽小者大,积微成著”。

他在《强国》篇中明确提出“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强调政事教化需要积累微小的成果。

这恰恰体现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律。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最笨的方法往往也是最快的。

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这样一道数学题: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而0.99的365次方只约等于0.03,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累积惊人的成绩。

近代学人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定名为“积微居”,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传世佳作。

静心做人、沉潜做事、久久为功,可说是最朴素的方法论。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文化建设尤须注重滋养,警惕“揠苗助长”。

如果不能避免急功近利,往往容易滋生“文化泡沫”。

一些地方和部门喜欢“大手笔”,热衷于搞“大动作”。

种种“大思路”“大规划”“大活动”,往往带来的却是“大圈地”“大翻版”“大折腾”。

不少项目徒有文化之名,既浪费了资源,也伤害了文化。

市场上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不少含金量不高、掺水不少,以致纷繁如过眼云烟,能经受时间检验留存下来的佳作不多。

回望历史星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靠的是虚怀若谷、积淀深厚,背后更有一代代中华儿女积善累德、默默耕耘。

文化宛如阳光雨露,能滋养心田,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反过来讲,文化建设也须眼中有人,诚心经营。

每个参与者都“走心”,才能让文化发展与“以文化人”相互激荡,使文化充满灵韵。

“吉人为善,唯日不足”“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厚者流泽广”……先贤留下的格言警句,催人奋发。

从我做起,以“积微”的精神勉力向善,涓涓细流必将汇入文化的江海,积聚起磅礴的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中说:“以‘积微’的精神勉励向善,涓涓细流必将汇入文化的江海,积聚起磅礴的力量。

”结合文本分析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积微”精神的理解。

不少于100字。

2)第五自然段说“回望历史星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靠的是虚怀若谷、积淀深厚,背后更有一代代中华儿女积善累德、默默耕耘”,请你写一段话赞美一位古代先贤。

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优美的文章会使我们怦然心动,为之倾心赞叹。

我们的生活、自然、四季,以及父母、老师和同学,不都是一本本内涵丰富的书吗?不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品读感悟吗?
请你“阅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在河之洲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将驱逐阴暗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诗歌鉴赏
7.1)“风”“雨”即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国破家亡、江山风雨飘摇的局势。

2)间接抒情的方式。

作者借风雨梦境表达了自己空怀壮志,不为朝廷所用,但仍坚持杀敌报国的梦想,及忧国忧民的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
8.(1)孙悟空不为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所迷惑,也不顾忌师父念紧箍咒,打死了白骨精。

(2)刘机长,当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的时候,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之后又是怎么做的?
(3)而是要你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成为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五、文言文阅读
9.1)离开舍弃拉,牵拉回头看
2)(1)过了正午时分,朋友还没有来,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当太丘离开后他的朋友才赶到。

(2)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3)示例一)友人没有守约反而骂元方的父亲,元方对此十分气愤,他入门不顾是情理之中的行为,可以理解。

(示例二)元方刚才还批评友人不讲礼貌,而他自己却没有以身作则,友人毕竟是元方的长辈,元方的行为是不尊重长辈的表现,是不正确的。

4)为人要言而有信,待人应讲礼貌。

10.1)吃改变喜爱
2)(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3)A
六、现代文阅读
11.1)朱自清散文
2)“闹”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1分)突出了花的香、多、艳的特点。

(2分)
3)触觉(1分)柔和的特点(2分)
4)渲染了安静平和的氛围,(2分)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分)
5)比喻、拟人、排比(1分)新(生机勃勃)(1分)美(艳丽多姿(1分))力(充满活力)(1分)
12.1)示例:积累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就像细密的针线活,要一针一针地慢慢缝好。

有些同学可能会厌恶考试,在考前只能拼命复习,但你们要知道,考试就是对平时所积累的知识的测验,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光是“临时抱佛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便成功,那也是暂时的幸运。

这就足以证明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可以将生活中的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学习、生活。

2)示例: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

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他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七、作文
13.阅读亲情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发生不一样的趣事。

每一个感动的瞬间也会带来不同的感悟。

而我经历了这些后,明白了一定,那就是亲情。

热水袋式的温暖
请陈年并不是那么的明媚。

微微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事乌黑中带有淡蓝色的天空。

一丝丝的寒气渐渐潜入我身。

我蜷着身子坐起,又慢慢的踮着脚走出房间。

迷糊的来到了厨房,那场景让我顿时清醒。

黑色的桌子上放着一碗还在冒热气的面条。

我渐渐的靠近,寒冷的感觉正在一步一步离我而去。

我吃着这充满爱的面条,它正如热水袋般温暖着我。

如此寒冷的早晨,忙碌中送上了一碗面条。

虽很普通,但我读出了爱,读出了亲情。

私家快递
小学的我总有短暂性健忘症。

丢三落四已成了习惯。

一天,妈妈送我上学后便到了外地办事情。

我一蹦一跳的来到了教室。

当我打开书包时整个人都懵了。

我的语文书没有带。

“呀!一定是在床头忘拿了。

”我焦急地自语道。

“让你妈妈送来不就行了。

”旁边的同学接道。

诶。

妈妈今天有事情啊!我纠结着要不要给妈妈打电话。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最后还是拨通了那熟悉的号码。

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就挂了电话。

我想她一定不会来了。

“嘿,你妈妈来了。

”一个同学叫道。

我像有了条件反射一样回过头去。

看到门口站着的是已满头大汗的妈妈,她一定是很快赶过来的吧。

我连忙跑过去,接过了这私家快递的书,不知道该说什么。

私家快递,我读懂了,读懂了亲情。

服务员
由于初三的学习紧张,每天的晚餐都只能在车上吃。

而我妈妈则每天在家里做好了不同的饭菜给我送来。

她看着我吃完后才吃那早已冷了的饭菜。

她是我的服务员么?不。

不是。

她只是我的妈妈,一个爱我的妈妈。

亲情无处不在。

有时候就体现最喜爱很平常,很细微的小事上。

而正是这些小事,让我阅读亲情,并渐渐地读懂了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