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导学案)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
【布置预习】
1. ①pán ②jiā③wěi ④qí⑤wēi é⑥wān yán
2.①胸中充满义愤。

②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③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④心里急得像着了火。

⑤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⑥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3.作者与背景介绍:略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参考提示:演讲对象: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时间: 1963年8月28日
地点: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
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
涉及内容:要求某某、自由、种族的平等
演讲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预设问题二: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呢?怎样实现梦想?
参考提示:(1)18—23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具体内容包括: 18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19段: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20段:美国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21段:美国成为不以肤色来定优劣的国家。

23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5段:以后的美国能成为真正的人间乐园。

注:可引导学生先分说,后概括。


(2)1——6段是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段落是7——16段是说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
参考提示: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

前面写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会引起黑人的伤感和愤怒;这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摆脱现状,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抑制过于激愤的情绪;最后在希望中推出梦想,让所有人为之振奋,把现场气氛带到高潮。

【当堂达标】
1.(1)蜕变;(2)义愤填膺;(3)坎坷曲折;(4)束缚;
2.A
3.例句: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
由的翱翔;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4.(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

(2分)
(2)(看法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

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

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

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示例四:应该摒弃方言。

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参考提示:⒈排比让演讲气势如虹。

例句:
①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

现在是实现某某的诺言的时候。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

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②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处,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X围只是从小隔离区转移到大隔离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州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没有他可投票的对象,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教师点拨:
行文中运用排比说理,可以使论点阐述得更为严密、更为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使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构架连缀文章,可以使文章不落俗套耳目一新。

这篇演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句法上使用排比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使表达的内容波澜起伏、气势雄伟,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在表现形式上,也显得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2.比喻让说理形象生动。

这篇文章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还是比喻,特别是偏正式暗喻。

例句:
①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桎梏黑人的漫漫长夜。

教师点拨: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我们能够很轻易地指出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而对于接下来一句“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中的比喻“不义之火”,他们则不能正确指出本体和喻体。

其实“不义之火”就是一个偏正式暗喻。

其本体是“不义”,喻体是“火”,用结构助词“之”把本体和喻体联结起来,组成偏正式暗喻。

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种族歧视是一种“不义”,这种不义就像“火”一样,可以摧残生命,可以使黑奴在其中受煎熬,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对人的生命(抽象地说,也包括人的尊严)的摧残。

由于使用了偏正式暗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喻的结构非常紧凑,作者的思想表达得非常鲜明。

通过使用偏正式暗喻,可以把原本是一个比喻句的内容,化为一个短语,而后把它作为一个“词语”,重组一个新的句子。

这样,句子的内涵丰富了,结构复杂了,表意含蓄了,语言华美了。

②种族隔离的镣铐、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穷困的孤岛、“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机会之库、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种族隔离的深谷、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种族不平等的流沙、兄弟情谊的磐石、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义愤填膺的酷暑、叛乱的旋风、敌对和仇恨之杯、警察暴行的旋风、绝望之岭、希望之石……
(先让学生指出一些偏正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我们发现,作者使用这些比喻时,还十分注意它们的互相配合,互相照应,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

如“欢乐的黎明”与“漫漫长夜”,“物质充裕的海洋”与“穷困的孤岛”,“空头支票”与“资金不足的戳子”,“流沙”与“磐石”,“爽朗的秋天”与“酷暑”,“绝望之岭”与“希望之石”,等等。

这些比喻两两组合,前呼后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不仅在内容上升华了其中每一个比喻,而且在形式上构成了对偶或对比,语言也更加优美、整饬,达到了“文采斐然”的效果。

3.反差强烈的对比。

本文有许多地方都运用了对比,可以列表比较。

【精讲点拨】
揣摩重点语句: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提示: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某某、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

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

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当堂达标】
1.热情歌颂了罗曼•罗兰的伟大功绩,表达了继承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某某精神与把某某革命进行到底的愿望
2.从罗曼•.罗兰对“两种民族”的态度方面歌颂他
3.用含蓄的语言高度赞扬了罗曼•.罗兰对人类某某革命斗争的伟大贡献
4.体现了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某某精神
5.“要像你一样……再从黑土地里面长出来。

”比喻继承罗曼•.罗兰的精神,并把某某革命进行到底的强烈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