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培养孩子是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是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现实中,学校与家长的认识有不尽一致的地方,作为老师,我愿与家长们交流看法。

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

这个过程,学生主要在校园和家庭中度过,家庭养育“自然人”,学校教育是在塑造“社会人”。

我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学校、家庭当以引导学生做人为最大责任,摒弃和消除社会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让孩子能够全面和谐地发展。

小学教育是一项为了未来的事业,我们的责任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全面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发展,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

有的家长可能更重视分数,甚至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我们不这么想,我们认为不能只传授知识,应该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教育中,在“学知”和“做人”上学校应更多地关注“做人”;在“知识”和“能力”上应更多地关注“能力”。

我认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必须面向明天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也必须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按照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人。

把孩子培养成自强、自立的人。

教师的责任是,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爱,更要让学生享受到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去爱,让学生做到爱学习、爱老师、爱同学,这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该怎样爱?家长可能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吃呀、穿呀……请家长朋友们记住: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
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我们是播种者,让我们在春天里,在孩子的心理播下行为、习惯、性格的种子,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的有用之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