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集团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一机集团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试
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见诸报端的有关遥感考古消息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例如美国的考古学家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发现了早已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欧洲的考古学家根据早期航空照片发现了多处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著名的“罗马大道”;欧美等国考古学家联手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发现了深藏于南美密林深处十世纪玛雅人的宫殿等等。

人们不禁要问,考古学家是如何利用遥感探测分析研究出地下考古遗迹的呢?这是由于保存于地表或地表以下的古代遗迹随着岁月的流失逐渐荒废,有的成了农田,有的形成村镇,但由于这些遗迹全部为人工建成,与周围没有经过人工扰动的土壤环境存在着差异,这就形成了这一地区在土壤、水分、地表温度等一系列的特别征象,人们在平地观察这些特别征象是微乎其微,但在高空中使用遥感探测仪器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

例如一处古代的宫殿已被夷为平地,其宫殿基址部分是用石头或夯土建造的,反映到地表上的植被就由于缺少水分,不宜扎根而枯萎低黄;而周围没有人工扰动的土壤,因其水分充沛,腐殖质丰富,植被就显得油绿茂盛,这一点从高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中国的航空遥感考古工作起步较晚,但考古学家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过涉及航空遥感考古资料。

从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就利用航空照片去分析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到70—80年代利用遥感技术探测秦始皇陵和陪葬地区的地下情况。

在吸收了国外航空遥感考古成功经验条件下,经过外国专家专业理论培训和河南洛阳地区进行航空遥感考古实践,中国的航空遥感考古学家把目光集中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

大家知道,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草原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从公元3世纪以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的日渐崛起,经过鲜卑人首次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到公元8世纪以后辽、金、元草原帝国的形成,特别是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元帝国,把帝国疆域扩展到马队骑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内蒙古草原上留下了丰富的考古遗迹和千古之谜。

正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域广阔,文物众多再加上现在荒漠广阔而人迹罕至的困难条件,采用航空遥感考古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再好不过的尝试。

1.根据文意,对“遥感考古”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高空乘坐飞机进行观察地表并探测地表以下的考古遗迹。

B.利用可见光拍摄的照片或用远红外探测器探测地表下的考古信息。

C.使用遥感技术远距离地对考古遗迹进行探测,为考古发掘提供资料。

D.利用传感器对地表及地表以下的古代文物进行观察、探测。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所说的欧美考古学家一系列重大发现都得益于现代航空遥感探测技术的使用。

B.地表上的植被枯萎低黄与油绿茂盛的特别征象可以辨别出已夷为平地的人工遗址。

C.有经验的考古学家在高空通过遥感考古就能准确地说出人工痕迹和古代遗址的区别。

D.我国考古学家对广袤的内蒙古草原遥感考古,解开了游牧民族疆土扩大的千古之迷。

3.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在高空中使用遥感仪器就会发现特别征象的区别,说明考古学家不一定要在高空。

B.业余考古学家误把“二战”战壕当成古罗马水渠,证明遥感考古一定经专业训练。

C.我国从60年代就利用航空照片进行考古,说明我国遥感考古学理论研究较为先进。

D.采用遥感技术考古研究内蒙古,证明这一地区地表环境形成的特别征象非常明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永定中,州举秀才。

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

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满岁为真。

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

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③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

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

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新
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

”乃.除
司徒左西掾。

太建元年,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

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

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

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

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

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

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后主即位。

直中书省,掌诏诰。

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
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

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

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
望日隆,而执志愈下。

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
家无馀财。

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

俄丁母忧,去职。

初,琼之.侍东宫也,
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

及丧柩还乡,诏加赙赠,并遣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

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

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陈书卷三十》)
【注】①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

”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

②风神,指神态。

③都官符,指诏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儿必荷.门基荷:承担 B.善属.文属:写作
C.自永定讫.于至德讫:至,到 D.不尚.鲜华尚:超过,过分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的一组是( )
①丁父忧,毁瘠有至性②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
③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④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⑤勒成一家之言⑥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
A.①②④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琼的父亲陆云公接受梁武帝的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

B.天嘉元年,陆琼担任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

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
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

C.长沙王做江州刺史时,不遵循法度,高宗因为长沙王年少,派陆琼去做长史。

陆琼前去担任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

D.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

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5分)
(2)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3分)
(3)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竞周容以为度。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________。

(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三、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逃兵
曹德权
“预备——”随着执刑官的一声厉吼,一排枪刺齐刷刷地抬起,对准了五米外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十一条汉子。

十一个战场逃兵有的耷拉着头,有的双目紧闭,有的瞪圆充血的双眼盯着执刑官,有的嘴角斜拉出一丝惨笑……
逃兵们面前,肃立着一千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国军弟兄,这场恶仗拼去了三千多条国军弟兄的生命,换来日军一个半大队的尸首,此时,一千多生者愤怒地盯着面前这十一个败类,十一个丧失血性的孬种。

逃兵是在上士班长向二狗的带领下从河堤上溜走的,他们没跑出去,被连长带人截住。

少将旅长冷酷地盯住面前这十一个兵,鼓起的腮帮抽搐着。

执刑官的右手凝固在右耳上方,就要劈下。

突然,少将旅长向执刑官摆了摆手。

执刑官举起的右手缓缓放下。

行刑队抬起的枪刺缓缓放下了。

少将旅长来到向二狗面前:“你说,你为什么要带着全班当逃兵?”
“旅长,我错了,我前天接到家里的信,我媳妇被保长给糟蹋了,跳了井……我七十岁的老娘……也气……气疯了!我想,这一仗我们会被打死的,打死了,我怎么报仇呢?我就……就……跑了!”向二狗泣不成声。

少将旅长盯住向二狗,一言不发。

“旅长,我向二狗不是孬种啊!我不是孬种啊!我犯了军纪,死而无怨,只求旅长为我做主,给我报仇啊!”向二狗仰天惨嚎,嗵地跪下。

五天后,情报处长将一份详细书面报告递到少将旅长手上,下面是一段节录:“逃兵李二牛、何喜发,刑场下来后逃往伏牛山,加入赵明英匪部;逃兵方财旺、陆邦才日前夜袭高桥日军弹药库,炸毁其2号炮弹库后滚入烈火中自焚;逃兵王磊、王玉清,深入汪伪张汉田旅部,击毙张旅参谋长高志国部下多名,弹尽拉响手榴弹自尽;逃兵刘四方、魏功德、毛金银,在上士班长向二狗带领下,猛攻日高堡车站,炸翻日军军列,击毙日伪军多名,向二狗以及三名逃兵全部阵亡……”
少将旅长长久地盯着报告,叹了口气:“派出两个小组,将李二牛、何喜发和那个保长杀掉。

余下这九名逃兵……把他们记入阵亡将士英名录吧!”
半月后,派出去的两个小组先后回来,报告李二牛、何喜发二匪已被击毙,只有那个保
少将旅长正
少将旅长吃惊地盯住血人:“是你!”
少将旅长逼前一步:“你,怎么没死?”
血人艰难地喘着气,从怀里掏出一件染血的衬衣,双手捧着挪前一步:“旅长,我们攻了高堡车站后,弟兄们掩护我冲出去……去杀保长,报仇!弟兄们要我报了仇后把这件衬衣交给您,我,爬了三天,爬……回……回……来了……”
血人说完轰然倒下。

少将旅长展开那件衬衣,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六个血字:“我们不是逃兵。

”还有九个血写的名字。

少将旅长将衬衣裹了向二狗的尸体,紧紧地抱着他,走出旅部,走向操场……
这一夜,一个国军少将旅长为一个死去的国军士兵守了一夜灵。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场恶仗拼去了三千多条国军弟兄的生命,换来日军一个半大队的尸首”一个“拼”字,两个数字,写出了战斗的惨烈,也衬出了战士们的军人气节。

B.“这篇小说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有十一名士兵在班长向二狗带领下逃跑
的事件,说明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都会实现其不同的人生价值
C.少将旅长“盯着向二狗,一言不发”、解绳、装子弹、送枪等一系列的动作,透露出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感情因素占了上风,侧面刻画了他鲜明的人物形象。

D.从情报处长的书面报告看出,作者笔下真正的逃兵只有两个:李二牛和何喜发。


们与其他九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衬托出其他九人知耻后勇,是真正的勇士。

E.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不可预知的外部环境会给人性带来暂时的迷失,但血性男
儿终会有颗维护正义的心。

(2)小说中的向二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3)请结合文本分析结尾“这一夜,一个国军少将旅长为一个死去的国军士兵守了一夜灵”
的内涵和作用。

(6分)
(4)有人说,真正的英雄,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在战友们用性命与敌人相搏之时,冲到最前头,坚持抗战不退缩。

可是,作者笔下的这几个人他们会逃跑,为的只是报私仇。

这会不会是个败笔?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8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阿姆斯特丹——在竼高的呼吸中于坚
荷兰有些焦虑,19世纪荷兰最骄傲的儿子竼高的画他们收藏得不多,伟大的杰作散逸在世界各地,竼高是属于全世界的。

但荷兰要证明他是她的儿子,所以在1973年建立了竼高博物馆。

又用很多的钱到世界上收买竼高的画,但许多杰作是难以买回来的。

在阿姆斯特丹的竼高博物馆,共有竼高的两百多幅油画,五百多张素描。

在二楼有一个十米长的橱窗,里面展览的是竼高早期的作品。

我看到,从未读过美术学院的竼高,对绘画的那些不代表什么主义的基本技法——素描、写生、石膏雕塑等有很深的功夫。

他做的三匹石膏的马,相当真实、老实,想起在昆明,美院的老师教一年级的学生搞什么表现主义,使许多学生以为创造一种主义比画一张素描更容易,也更是“艺术的”。

如果我告诉他们,竼高其实不过是老老实实地画画,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而已,他们肯定以为我扯谎。

竼高,一个苦难的灵魂,灵魂!他们大声抗议道。

在这个博物馆里,不出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在这里不多。

这是艺术史的看法。

但我有自己的眼睛啊!我现在不是看印刷品,而是面对原作。

我的眼睛呢?我们是否能够像1888年10月高更在阿尔的竼高的画室内那样看这些油画,我面对的是原作还是艺术史?是那个耳朵上缠着绷带的竼高,还是博物馆印在竼高画册封面上的竼高?如果我面对的是艺术史,我又何必到阿姆斯特丹来,中国有的是竼高的印刷品。

我后来在巴黎也看到竼高的杰作,举世闻名的几幅,挂在艺术史的某一页上。

它们仅仅是一些艺术史的抽样标本,为某个批评家的高论做做注脚而已。

印象深刻的还是阿姆斯特丹的竼高博物馆,这才是竼高的家。

据说这里是由提奥的后人在管理。

早期的色彩是阴暗的。

越接近生命的尾声色彩越发灿烂、明朗。

不是因为他疯了,而是因为他把握住了,明白了。

他要把握的是什么?“某种虽为现实,却又是以激情画出的平和、悦人的东西。

某种敏捷,综合,简练,集中,具有充分平静和纯粹和谐,像音节一样,给人以慰藉的东西。

”这难道不正是一个画家活在世界上最现实的理由?难道他有把握的会是有一天他的画可以卖一百万美元,劳动致富?这种希望是大街上大多数人的希望,不是画家竼高的希望。

如果画画的目的,仅仅是为实现这种希望,那么为什么要画画呢?干许多事都会比画画更接近一百万。

事实上这个希望没有为竼高挣来一分钱。

竼高也梦想着有一天他的画会卖掉,挣一大笔钱,他并不讨厌钱,事实上,在给提奥的信中,他不止一次提到把画卖掉的强烈愿望。

但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恰恰是使画家一辈子渴望把画卖掉却一辈子受穷的原因,是的,他需要钱,但世界要付钱给他的是,他对它的审美力的蔑视,而不是他对它的审美力的迎合。

我以为,竼高是幸福的人,因为他想做的他做到了,在他的画布上。

因此,以为他的一生是所谓悲剧,只不过是一种媚俗,这是从如果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画就卖了一百万这一世俗假设出发的看法。

然而,永远不会有如果,只有这一个在阿尔的天空下一意孤行的画者竼高。

还是海德格尔的那句老话,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了。

后来在罗浮宫看到一幅原作,画的是在阿尔的卧室。

黄调子,辉煌无比。

我在它面前坐了很久。

这是竼高的家。

如果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个家真是简陋无比,一张单人床,两把木椅子,一张小桌子,上面两个酒瓶,一个茶壶,一个茶杯。

我又一次听见了竼高的呼吸。

某些观众如果意识到这是一个家的话,他们可能会想,为什么不添些漂亮舒适的家具,或者内部装修一番。

幸而他们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人的家,而坚信他们面对的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作为物质的存在,这个家确实是相当简陋,但,它呈现的一切恰恰是对“简陋”一词的毁灭,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家,只有一个有家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视觉和爱情。

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具存在感的家之一,只有永恒可以在这里居住。

竼高是幸福的人,他是一个有家的人啊。

我们在想什么?把这幅画买回去,为寒舍增辉。

悲剧在我们中间,无家可归的是我们。

有家的是竼高。

(来源2011年5月20日《光明日报》)(1)对原文意思理解正确的两项有(5分)()
A.因为意识到竼高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荷兰才开始建立起竼高博物馆,并收藏他的作品。

B.虽然竼高没有读过美术学院,但是他却对绘画的基本技法——素描、写生、石膏雕塑等有很深的造诣。

C.作者认为,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看竼高的作品有不同的感觉,在巴黎看到的是艺术史,而在阿姆斯特丹看到的是艺术品。

D.竼高画画的目的与所有的画家一样,都是想卖好多钱,发家致富。

E.梵高在阿尔的卧室非常简陋,但这里是一个丰富的家,只有永恒可以居住在这里。

(2)在第二自然段“他做的三匹石膏的马,相当真实、老实”一句中,“老实”一词有何含义?(6分)
(3)文中共有三次提到竼高的家,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在罗浮宫有一幅关于竼高卧室的画作,文章提竼高的家即简陋又丰富。

请问“简陋”
与“丰富”各作何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奥运会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细致周到。

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风声鹤唳
....的味道。

B. 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衷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
....,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C. 对联这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
....的特色赢得了广大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青睐。

D. 如今的美国,妄图君临天下,称霸全球,到处指手画脚,干预别国内政。

尚未从伊拉克
战争的泥淖中脱身,又想移师伊朗。

一时间海湾地区再度风云际会
....,变化莫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5. 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河南新郑市西10公里处欧阳寺村,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

①墓祠大殿门楣上方横匾上,有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欧阳文忠公祠”六个大字。

②1075年欧阳修死后,被赐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

③其墓地坐北朝南,前有墓祠,后为坟冢。

④按照宋制,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葬开封京畿五百里内。

⑤同年敕建寺院,称欧阳寺,并赐祀田2100亩。

后人遂称刘村为欧阳寺村。

A.②⑤④①③B.④②③⑤①C.③①④②⑤D.③①②⑤④
16. 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内容:寓意:
17. 仿照下面提供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两段文字(6分)
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绚丽,也不要放浪地漂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
地,滋润万物。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老板在台湾某小镇停下车来买水果。

卖水果的小伙穿着汗衫,光着脚。

老板问他:“干
嘛不穿鞋?”小伙说:“田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何必穿鞋?”
小伙把莲雾放在篮子里和箱子里卖,老板问:“篮子和箱子里的莲雾有什么不同?”小伙
说:“都一样。

放在篮子里,让客人可以看到每一颗莲雾都是好的。

有些店家会通通放进箱
子,上面是好的,下面都烂了。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定。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不
得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