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三个儿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爸爸(
)看起报纸来。
(2)小白兔( )走进家门。 5.练
腰 )(
席 )(
写生字。
14.梅兰芳学艺
)划
) )) (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 画出生字词。 (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 事?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 使劲扇着。
人们想,这样孝敬父亲的人,一定很爱自己的国 家。黄香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
黄香果然没让大家失望,在黄香的领导下,家乡 的日子越过越好。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 郡太守。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 多的想法,把它写进你的日 记里。
“三个儿子? 不对吧,我可只
看见一个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 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 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 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 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 轮在转,真好看!
•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 真好听。
•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 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 桶,提着走了。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 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 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 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 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 了。
看到第三个儿子帮妈妈 拎着水桶走了,第一个儿子 和第二个儿子的妈妈心里想: 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自由练背。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骄傲自豪)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 别的地方。(平淡)
• 1、课外搜集的有关父母疼
作 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

一些小故事。然后把这些 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布 • 2、以后周末或者假期回到


子既
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 歌来好听极了, 谁都没有他那样 的好嗓子。
2、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 为父母做一件事。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 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4.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
这是谁对谁说的?
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
指导朗读。 四.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1. 2.
复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二. 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 的?
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刘(

过(


3. 扩词
贵(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革:(毛主席(弯下腰))写字。)(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们的儿子分别是怎么样的? 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黄香孝亲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 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 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 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 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按照一 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4. 指名说。
sǎng
嗓子
gē bo
胳膊
līn
tǒng
拎着木桶
cōng
diàn
tíng tíng
聪明 沉甸甸 走走停停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聪明 拎着木桶 走走停停
嗓子 聪明 胳膊 沉甸甸 拎着木桶 走走停停
我的儿子既 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huàng
晃荡
huǎng
明晃晃
拎着水桶 胳膊
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
一个儿子 翻跟头 。 一个儿子 唱着歌 。 另一个儿子 提水桶 。
1、一个妈妈擦去额头的汗水,说: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妈妈敲敲直不起来的背,说: “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个妈妈捏捏发酸的手臂,说: “___________________。”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
沉甸甸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孩子
只顾着(
),嗓子好的孩子只顾
着(
),只有那个没有什么特别
地方的儿子,却( )妈妈跟前,
( )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
( )的儿子,才是好儿子。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骄傲自豪)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有什么可说的,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 方。
•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 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
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 老爷爷说,“不 对吧,我可只看
见一个儿子 。”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
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 也酸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