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七上·腾冲期中)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烘托萌发宽敞秋风萧瑟
B . 莅临令尊劳驾浑为一谈
C . 尴尬光顾惨淡煞有介事
D . 褪色和蔼轻捷截然不同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B . 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 . 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D . 新华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智取生辰纲”家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形象,他因此成为读者喜爱的智者化身。

B .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C .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体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D . 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

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4. (2分) (2020九下·天津期末) 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行路难》是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写的一组诗,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

B . 这一首情感起伏一波三折,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C . 诗的一、二句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三、四句又急转直下,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D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通过联想想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一展宏才,有为于当世的愿望。

5. (2分) (2018七下·南宁月考)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 . “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 . 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 . 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

”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18九上·武邑开学考) 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
③犹如春晚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吴之中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②④①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7. (7分) (2016九上·江苏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________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⑤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

(欧阳修《蝶恋花》)
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二首)
⑦________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________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出师表》)
【乙】
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

④降:投降。

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

⑦连:率领。

(1)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先帝称之日能吾能用之
B .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 . 此所以失天下也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 .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收而攻蕲,蕲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 . 【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 . 【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词严。

D . 【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9. (16分)(2012·丽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自己切成一颗钻石
孙君飞
①传统的钻石工艺一般只能将一颗钻石切到57面,后来只有少数的工艺大师能够突破这个数字。

他们不但技艺超群,而且浑身是胆,否则是没有勇气将一颗钻石推到美的巅峰的。

②玉不琢,不成器。

对于人生,我们理应抱着不断雕刻自我的态度,最终才能成材、成功。

③拥有青春的人更应该视自己为一颗等待完美切出的钻石,因为年轻人胆气最足,站在人生的开端,前方又呈现出诸多可能。

如果仅仅做到一种可能,是对生命的很大浪费。

青春绝不是一个削足适履、固步自封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打破模子、百变新生的过程。

一根木头也许雕刻一刀就承受不了了,而一块璞玉就需要雕刻更多刀,才能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层面。

对于一颗钻石来讲,即便切上许多刀,也是远远不够的。

57刀似乎够了,但恰恰有人切出了80多刀,于是一个惊世传奇诞生了,正在人们啧啧赞叹时,又有一个人切出了100多刀,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奇迹吗?所以,如果你是一颗钻石、就不能将自己当做一块璞玉,更不能当做一根木头,而要根据自己的特质、不断地发现自己、成长自己、收获自己、这才是对人生真正负责的态度、才算没有辜负了大好青春。

④退一步来讲、即便我们永远做不了一颗钻石,如同我们也许永运做不了达•芬奇式的完美天才,也并不妨碍我们将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份事业做成一颗钻石。

台湾年轻演员桂纶镁就是这样经营着自己的演艺事业,通过自我较劲、自我拧巴、自我叫板,终于让她的事业呈现出不同的切面,赢得了特立独行不同质的赞誉。

有人评论她是《不能说的秘密》里的氧气美女,也是《线人)里的黑帮阿嫂,是《女人不坏》里的朋克女郎,也是《全球热恋》里的神经质女生……她一直在颠覆自己、挑战自己,当我们渐渐淡忘了她最初的模样时,她又挟着《肩上蝶》强势回归清纯校园风。

⑤我们不妨将桂纶镁看做青春奋斗者的一个榜样,她不但勇敢地打破了传统演艺路线的桎梏,而且成功地呈现了崭新的青春风采,告诉我们哪怕只做一件事情,只要敢于不断切割它、创造它,同样会带来更多可能、更多精彩。

用桂纶镁自己的话来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个璀璨的切面没有展示出来,我一直知道,自己身体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呈现出来,光是去想,下一个桂纶镁会是什么样子,这已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了。

这就是我不停挑战,跟自己较劲的原因,我不想错过每一个切面的精彩。

”这番话很好地诠释了钻石切割者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

只有如此,做事、做人才会有做成钻石的希望。

⑥法国作家码格丽特•尤瑟纳尔说:“我永远也不会被战胜,我只会由于屡屡战胜而被战胜。

”这正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将自己切成一颗钻石的奥秘,也是在激励我们:下一个自己,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选由《青年博览》,有删改)
(1)第③节作者为什么将木头、璞玉和钻石放在一起来谈论?
(2)结合语境,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钻石”各有什么含义。

退一步来讲,即便我们永远做不了一颗钻石① ,如同我们也许永远做不了达•芬奇式的完美天才,也
并不妨碍我们将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份事业做成一颗钻石②。

(3)从第⑤节桂纶镁的那番话中,可以看出钻石切割者具有什么宝贵品质?
(4)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说:“我永远也不会被战胜,我只会由于屡屡战胜而被战胜,”结合文章
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25分)(2011·孝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
罗志敏
①近年来,学术圈内屡见不鲜的学术不端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学术不端治理机制的思考。

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制度建设问题,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但除此之外,如何培养学术人的自律意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②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学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规律、探寻真理,学术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由思考、自主创新,这就决定了学术人的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着许多规章制度无法规范也不应规范的地方。

如果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把学术人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完全规定好,学术就难以创新和发展。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方面要让学术人拥有足够的自主性以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学术规范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学术人要有比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更强的自律意识,使自己的学术活动始终符合学术伦理。

当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③唤起学术人的羞耻意识。

羞耻意识是个人将自我呈现在真善美面前、通过自我评价所形成的一种自律意识,是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安身立命的基本法则。

在中国,从孟子的“耻之于人大矣”到龚自珍的“以教之耻为先”;在西方,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到马克思的“羞耻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中外文化都非常重视羞耻意识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

学术人一旦有了羞耻意识,就会在其心灵深处形成最能激发学术良心的内在道德力量,从而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可以”“应当”的范围之内。

朱熹的“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④形成学术人的敬畏意识。

敬畏意识是个人对其心目中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崇敬与畏惧。

它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恐惧等心理活动,而是出于人的内在情感需要。

敬畏意识能够警示和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学术人的敬畏意识,应是基于对学术这一崇高事业产生景仰的基础上对亵渎学术的后果所产生的一种“畏惧”。

它能警示和约束学术人的行为,促使其“自己为自己立法”。

⑤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

成就意识是个人在羞耻意识、敬畏意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心理转向,是在自省过程中萌发出的一种主动、正向的道德力量。

换言之,羞耻意识和敬畏意识都是一种“有所不为”的自律意识,而成就意识则是一种更积极的“有所为”的自律意识。

对学术人来讲,成就意识就是一种学术人克服自身“恶”后的趋“善”意愿,表现为一种学术信念和学术意志,最终成为其在学术道路上不断上进、最终走向学术“至善”的内在动力。

在中外学术发展史上,一些学者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令世人仰慕的学术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一种成就意识,能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攀登学术巅峰。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2月15日期)
(1)本文因时而作,本文主要是针对________的现象,提出了________的观点。

(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可能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完全规定好。

B . 羞耻意识作为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基本生存法则,可以限定学术人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道德力量。

C . 学术人的敬畏意识,既指对从事学术活动这一崇高事业产生的“敬重”,又指对亵渎学术带来的后果所产生的“畏惧”。

D . 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表明学术人应当树立一种不及条件优劣,不急手段可否,努力取得学术成果的信念和意志。

(3)从论证的角度,第③段引用孟子和龚自珍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 ,引用朱熹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

(4)文中第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5)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自身实际,就某一点坐简述。

11. (16分)(2012·镇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大师什么是大
朱晖
①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格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

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格。

曹问:“陈寅格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

”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格。

②陈寅格在国外陆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

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

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

按理说,陈寅格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

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③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

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

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

陈寅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

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格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④应该说,陈寅格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

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格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

”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格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⑤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

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

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

”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


⑥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

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

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得。

⑦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

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

(选自《学习博览》)
(1)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
(2)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
(3)第⑤段划线句子中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和韦伯所表达的“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第⑥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5)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8九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是今年的主旋律。

在成功的路上,来不得半点虚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奋斗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作为面临中考的毕业生,你做好准备了吗?
请以“奋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7-1、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1、
8-2、
8-3、
8-4、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11-5、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