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3分)
1.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有效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A.倒入二氧化碳使烧杯内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A正确。

B.烧杯内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由于二氧化碳是经导管直接通入烧杯底部,蜡烛自然是从下面熄灭,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错误。

C.等体积的空气与等体积的二氧化碳相比,质量大的密度大,可根据天平右端下沉,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正确。

D.倒入二氧化碳后,会观察到烧杯内的气球上浮,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2.如图所示,U形管中盛有水,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液面右高左低
B.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液面不变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答案:B
解题思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与之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膨胀变大。

打开止水夹后,在压强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降,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3.为研究CO2与NaOH是否能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下列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A.挤入NaOH溶液后,NaOH与CO2反应使装置内压强明显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止水夹,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现象。

若能观察到此现象,则能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如果CO2只是和水发生了反应,则喷泉现象不明显或者不出现喷泉现象,A正确。

B.CO2直接通到NaOH溶液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B错误。

C.NaOH与CO2反应使装置内压强明显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U形管液面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

若能观察到此现象,则能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如果CO2只是和水发生了反应,则U形管中的现象不明显或者不会出现液面变化的现象,C正确。

D.NaOH与CO2反应,则没有CO2进入第二个锥形瓶,因此Ca(OH)2溶液不会出现浑浊,则能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若CO2只是与水发生了反应,还是会有CO2进入第二个锥形瓶中,则能观察到Ca(OH)2溶液变浑浊,D正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4.为验证“CO2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地通过如图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最早明显变红的蓝色石蕊试纸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D
解题思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所以一段时间后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会变红,又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绝大部分CO2应从低处玻璃管通过,所以最早变红的应该是Ⅳ处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5.如图所示,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中的一种。

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后,①②③三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依次为变浑浊、无变化、无变化,则①②③三个集气瓶中所盛溶液分别为( )
A.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C.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A
解题思路: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但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①瓶中的现象为变浑浊,说明盛的是澄清石灰水;②③瓶中均无变化,说明在通过紫色石蕊溶液时二氧化碳已经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氢氧化钠溶液在②瓶中,紫色石蕊溶液在③瓶中,所以①②③三瓶所盛溶液依次为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6.用紫色石蕊溶液将滤纸染成紫色,经烘干后做成两朵干燥紫色小花。

如图,先取一朵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再取另一朵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会观察到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第一朵小花不变红,第二朵小花变红
B.根据图1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不会有明显现象
C.取出第二朵小花加热,观察到小花变成紫色
D.石蕊试液本身呈紫色,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B
解题思路: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单独的二氧化碳或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A.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中会观察到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第一朵小花不变红,第二朵小花变红,A正确。

B.图1中的现象为小花不变红,能证明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加热后会发生分解,所以取出第二朵小花加热,会观察到小花由红色变成紫色,C正确。

D.石蕊溶液中含有水,颜色呈紫色,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正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7.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
B.反应开始后会观察到1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反应开始后会观察到2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再次挤压胶头,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导管中液面下降
答案:D
解题思路: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石灰石发生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再次挤压胶头,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段时间后,造成左边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会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进入导管,即导管中液面上升。

根据分析可知,A、B、C均正确,D错误,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