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学会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
1.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
2. 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
3. 学习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幅自画像,让学生猜测画中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二、观察与描述(10分钟)
1. 让学生拿出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五官、发型、身材等。
2. 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用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三、生动描绘(10分钟)
1.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内向、活泼等。
2. 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用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3. 学生将自己的描述写下来,形成一篇习作。
四、评价与反思(5分钟)
1. 让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五、板书设计(5分钟)
1.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我的自画像”。
2. 教师将学生的描述和评价写在黑板上,形成一幅生动的自画像。
六、作业设计(5分钟)
1. 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2.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进行课堂分享和评价。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学生学会了
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
同时,学生也学会
了正确评价自己,培养了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节,避免学生过于笼统地描述自己。
另外,可
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修辞手法,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观察与描述环节
1. 让学生拿出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五官、发型、身材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眼睛的颜色、形状,头发的长度、颜色和质感,以及身材的胖瘦、高矮等。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表情和神态,因为这些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他们的印象。
2. 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使用具体的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例如“我的眼睛像两颗黑宝石”、“我的头发像瀑布般垂至腰间”。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身材比作“小白兔”、“小熊”等,以增加描述的趣味性。
二、生动描绘环节
1.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内向、活泼等。
2. 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性格特点,例如“我像一只小鸟,总是充满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世界”。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性格比作“火焰”、“阳光”等,以增加描述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观察与描述环节和生动描绘环节,还有一个
重要的环节是评价与反思环节,这一环节对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
提升至关重要。
四、评价与反思环节
1. 让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学生应
该基于积极肯定的原则,寻找同伴习作中的亮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来帮助同伴改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的标准,比如语言的准确性、描述的生动性、性格特点的贴切性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接
受他人的反馈,并以此作为自我提升的机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
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自我画像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描述,更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自
我接受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建立
起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1.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我的自画像”。
板书设计应该是直观且具有启发性的。
在板书上,教师可以简单
地勾勒出一个头像轮廓,然后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来标注学生描述的
自己外貌和性格特点。
这样的板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
的描述,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
动中。
六、作业设计
1. 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作业设计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修改习作的指导,比如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过渡句,如何使描述更加具体和生动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以此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