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杜牧
清时②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③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④。
【注释】
①吴兴:今属浙江。
唐时设吴兴郡,后改称湖州。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唐时为登览胜地。
②清时:清明盛世。
③一麾:典出一麾出守,此指赴湖州任刺史。
④昭陵:唐太宗陵墓。
在今陕西醴泉。
【大意】
天下清平时,像我这样没有才能又不愿做官的人,日子是过得很有趣味的;闲时喜欢像孤云般的自在逍遥,静时就像老僧般的静定淡然。
想要拿着旌麾去湖州上任,在乐游原上望望昭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宣宗大中四年(八五○年)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
诗人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
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施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诗人以通过描写登乐游原抒发自己难酬壮志的苦闷,及对知人善任、惟贤是举的王朝的向往。
全诗简练深刻,含蓄沉郁。
【链接】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
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23岁写《阿房宫赋》。
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士及第。
杜牧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
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
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
他在《燕将录》里褒扬
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
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
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旷放不羁。
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