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岁寒三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岁寒三友》教学设
计
3.教学内容分析:
竹与松、梅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吟颂松、竹、梅的诗篇很多。
作为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于传统文化应该起到传承的作用。
在“岁寒三友”这个单元当中,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年代等多个维度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体会“梅竹松”的品性。
4.教学目标:
4、充分发挥诗画结合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岁寒三友”分别是什么?
2、这个单元围绕着这个主题布置了几篇课文?分别从什么角度诠释的“岁寒三友”?
3、你喜欢那篇课文?为什么?
4、这个单元的实践活动是什么?这次的松竹梅书画作品展示活动准备怎样做来参加这个实践活动?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岁寒三友”有特殊的情感,有很多文章赞颂它们,今天我们能够有幸一起欣赏三位名家的诗画。
下面请同学借助每首诗旁边的画,以及下面的文字和自己以往学习古诗的基础,初步理解一下三首古诗。
二、初步理解诗歌:学生自学进行画批。
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交流[投影出示步骤、要求]过渡:刚才同学们各个小组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就通过交流在全班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
先来看第一首诗:三、深入理解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大意:
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
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联想,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看到画上竹叶基本向下。
从这里能够体会出什么?
郑板桥是用竹叶来表示俯视民间疾苦。
诗人躺在书斋听到风吹竹子的萧萧声,疑心是反映民间疾苦的呻吟,这足见诗人对民众的关心和理解。
重点体会:
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从而感受到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
带着这些想象和感受,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感受深的诗句。
注意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教师引导从这方面评读。
板书:竹人干:特立独行叶:爱民如子
过渡:同样是“扬州八怪”中的人物,李方膺写“松”的诗又向我们表达了什么呢?学生小组交流学习,讨论探究:诗歌大意: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
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
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
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
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直上期盼着春风。
过渡:通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堂交流,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品诗的过程中赏画)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板书设计:怪石不屈不挠苍松刚正不阿
请用自己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式学习最后一首古诗: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整体理解: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注释]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颜色:指水墨画梅花的淡淡的墨色。
清气:清香之气。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总结:
三首诗都学完了,你有什么体会?对于“岁寒三友”有什么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下历代其他的关于“岁寒三友”的诗词。
延伸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岁寒三友”8.课堂练习:
整体理解: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