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民族风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民族风俗》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2. 培育幼儿的文化宽容性,敬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
3. 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本领,对社会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本领。

二、教学内容
1.民族风俗的概念;
2.我国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3. 体验和呈现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工艺品。

三、教学重点
1.让幼儿认得我国不同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提高幼儿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敬重。

四、教学难点
1.如何让幼儿认得和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发觉不同文化背后的共性和价值;
2.如何引导幼儿从感性认得进一步到理性认得,加强幼儿的社会认知本领。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播放呈现不同民族的实地文化介绍短片;
2.充分数量的民族服饰和民间工艺品,让幼儿进行实地感受和体验;
3.电子屏幕上的表格: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介绍。

六、教学步骤
1.热身:以“名胜古迹”为中心,学习进行简单的文化活动或语言表达练习,使幼儿的身心投入到文化活动中来,并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感性认得:播放呈现不同民族的短片,让幼儿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言谈礼仪和服装等,了解不同民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在了解的过程中,介绍一些基本的词汇和概念,如:少数民族、汉族、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传统节日等。

3.实地观摩:引导幼儿进行实地感受和体验,让幼儿穿上不同民族的服饰,体验和品尝不同民族的美食和手工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和礼仪进行感性认得。

4.价值感受:引导幼儿思考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共性,发觉不同文化习俗背后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伦理思想和社会价值,并引导幼儿反思自身的文化宽容性和价值观。

5.总结归纳:让幼儿通过参观、体验和共同学习,总结归纳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制作相关的海报或展板呈现。

孩子们可以用画笔或其他工具,将在课堂上所学的有关民族文化的学问素材表现出来,并在学校或班级呈现。

七、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次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口头表现、书面呈现、自我评价和互动交流。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进一步提高社会认知本领,为孩子们呈现“民族团结,文化多彩”的社会环境。

同时,老师还需要在完成学期评估的同时,适时反馈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心理变化,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为孩子们的将来进展埋下学习和成长的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