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葫芦,它的谐音——福禄,是人人祈盼的一份吉祥。

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是一份独有的喜悦,它根植于的我们文化基因之中。

一眼瞧见,无须赘言即满心欢喜。

这种文化基因,远自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明,先民们为今人播种下这份葫芦情缘。

上古先民把葫芦称作“壶”、“瓠”、“匏”……因为它可食可用,又因用途广泛而诞生了诸多名称,这些名称在流传中直到唐代才逐渐统一为今天的“葫芦”。

葫芦与农耕文明相依相伴的数千年,使得它不仅在古人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太上老君有个葫芦,能收妖能装药能吞天与地;铁拐李背个葫芦,费长房挂个葫芦,济公拿个葫芦……葫芦不仅代表了仙家的气质,更象征着这些得道高人悬壶济世的医德。

同时,葫芦更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葫芦这大大的肚子,像极了人类的妊娠状态,天下的母亲都像这葫芦一样,怀胎十月,开枝散叶,于是便赋予了葫芦这份子孙繁衍的吉祥寓意。

除了民间吉祥美好的寓意外,葫芦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心头好。

明清之际,封建社会发展至顶峰,物质文明与精神追求都达到了空前
的高度,葫芦也成为了文人雅士案头上的清供与雅玩。

两岸故宫均藏有大量明清时期的“葫芦”珍品:有天然葫芦,不假雕饰,可赏可玩。

有各式范制葫芦器,文房用品,鸣虫器具等,都有仿制葫芦形的。

图丨斗彩勾莲纹“寿”字葫芦瓶清乾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余材质更是不胜枚举,金银珠玉,竹木牙角都以葫芦为造型范本,凝结了古人独运之匠心,成为了一件件皇家珍品或是书斋长物。

明代有一位大才子屠隆,他在《考槃余事》中写道:“有天生一寸小葫芦,用以坠为衣钮,又可悬于念珠,有物外风致。

若用杖头,挂带盛药,二三寸葫芦亦妙”。

可见,一寸葫芦虽小,却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吉祥饰物,“福禄”之下,众生吉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