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乎天理”说“养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乎天理”说“养生”
“依乎天理”是中医养生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意思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调养身体,顺应天地之道来保持健康。

中医养生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认为只有顺应天理,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而“养生”作为中医文化的一部分,是指通过保持生活方式的平衡,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心理调适等手段,使身体得到健康和长寿的保障。

本文将结合“依
乎天理”这一理论,探讨中医养生的相关内容。

1.1 天地之道
中医养生理论中,“依乎天理”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


医认为,人体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体健康的维护过程中,必须顺应天地之道,
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按照古代医家邵康节的说法:“天为五行之主,地为五行之母,人则依天地之气而变通生化。

”也就是说,人的生存和健康是依赖于天地
之间的自然规律来调节的。

1.2 顺应自然
“依乎天理”在养生中意味着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四时变化,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人的生理活动受季节、气候、地域的影响,因此在养生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调整饮食、起居、运动以及心态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保持身体的平
衡。

1.3 天时(四时)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天时即四时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尤为重要。

春季阳气生发,宜舒
肝解郁,夏季阳盛阴衰,宜清暑解热,秋季阴阳合而气爽,宜收敛养息,冬季阴气内藏,
宜藏精养德。

人们在四时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的节气变化,根据五行的调理原则进行生活养护,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依乎天理”也包括了人在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顺其变化的原则。

人体与自然界
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才能达到
养生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外界的变化,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使之与自然界的节气相协调,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二、养生的方法和技巧
2.1 饮食调理
饮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饮食起居”是中医保
健的基本原则之一,“食饮顺口,常节不忘”已成为传统的养生格言。

饮食调理要遵从
“依乎天理”的原则,根据四时节气和个体需要,合理地选择饮食,保证食物的色、香、
味的均衡,保持阴阳平衡。

根据中医的观点,春季宜清淡解表、夏季宜清热解暑、秋季宜
收敛养息,冬季宜藏精养德。

饮食还要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调理,比如年龄、
性别、体质、疾病等方面。

2.2 运动锻炼
运动是调养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心肺功能,调节神经系统。

根据“依乎天理”的原则,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比如早晨晨练,午后散步,晚间舒展等,以保持身体的活力
和健康。

也要注意运动的方法和强度,防止运动过度导致身体疲劳。

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
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心理健康对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处理好生
活中的各种压力和矛盾,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心理调适可以通过欣赏艺术、音乐、读书、交友、修身养性等方式进行,以达到精神愉悦的目的。

中医还强调情志的调理,认为
情志的过于激动或者过于忧郁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4 谨守节律
谨守节律是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节律是指生活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包括饮食、作息、工作等方面。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饮食规律、作息规律、运动规律,以及工作和
休息的节律,以保持身体的生理机能的平衡。

谨守节律也是对“依乎天理”的一种认同,
即顺应天地之道,遵循自然的规律,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调养。

三、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