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上课用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291a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3.png)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
认一认
你知道人民币 的认一认
正面
反面
认一认
他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认一认
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元
5分
5角
2分
1角
1分
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认一认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分一分
如何将这些人民币分类呢?
活动: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人民币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分类方法 3.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的举手
分一分
可以按材质分。
纸 币
1元 1元 5角 5角
5分
2分
硬 币
1角 1角
1分
分一分
可以按单位分。
1元 1元
1分
5角 1角
2分
1角 5角
5分
换一换
1元可以换几个1角呢?
=
23元呢?
1元 = ( 10 )角
换一换
1角可以换几个1分呢?
=
20分呢?
1角= ( 10 )分
换一换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
=
1 元 = ( 10 )角
1 角 = ( 10 )分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做一做
摆一摆
2元5角 1元5角
1元
6角
5角
你猜想猜买同什桌么要?买请的摆是出什人么民?币
说一说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3167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保管意识,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保管和防伪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练习册、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特点和用途。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行人民币的种类。
3. 讲解人民币面值: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代表的意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交易模拟,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使用人民币的场景,记录下来并简要描述。
2.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向家人宣传人民币的防伪知识,提高家人的金融素养。
3. 学生整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会合理保管和使用人民币。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学习人民币的防伪特征,提高识别假币的能力。
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人民币防伪特征,增强防范假币的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主要防伪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防伪特征来识别假币。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真假币对比册、放大镜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防伪特征。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假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防伪特征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如水印、安全线、荧光等。
3. 实践操作: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真假币,对比防伪特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防伪特征识别假币,分享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点评学生的实践表现,总结防伪特征的应用方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人民币的防伪特征,提高家人的防范意识。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7b39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c.png)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第一章:认识人民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构成和种类。
2.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面值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构成:纸币和硬币。
2. 人民币的种类: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3. 人民币的用途:购物、支付、储蓄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认识并区分纸币和硬币。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民币的用途和面值,分享彼此的认识。
3. 游戏互动:设计人民币识别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人民币。
2. 学生能说出人民币的用途和面值。
3. 学生能够爱护人民币,不随意损坏。
第二章:人民币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人民币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计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人民币计算的实际应用:购物、支付、找零等。
三、教学活动:1. 情景模拟: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支付和找零。
2. 小组竞赛:开展人民币计算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业练习:布置相关的人民币计算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完成人民币计算题目。
2. 学生能运用人民币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合理使用人民币,不浪费。
第三章:人民币的储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储蓄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规划财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储蓄的意义:储存财富、预留备用、培养良好习惯等。
2. 储蓄的方法:活期储蓄、定期储蓄、零花钱储蓄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储蓄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储蓄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储蓄的方法和好处,分享彼此的经验。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d57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c.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元、角、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2. 人民币的换算:100元=10角,10角=1元,1元=10角,10角=10分,1元=100分。
3. 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选择商品、计算金额、找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学会换算,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时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人民币实物,如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等。
2. 准备购物场景,如超市、商店等。
3. 准备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人民币的换算规则,如100元=10角,10角=1元等。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如选择商品、计算金额、找零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人民币使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购物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题,评估他们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直观展示:通过展示人民币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人民币。
2.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购物实例,讲解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和换算规则。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实践活动,提高他们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https://img.taocdn.com/s3/m/feb69e2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f.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课题:学习使用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2. 理解人民币的价值和使用方法;3. 能够正确辨认常用面额的人民币;4.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认知和经济观念。
教学准备:1. 人民币的实物样本;2. 一些装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红包;3. 图片或绘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和设计;4. 图片或卡片,分别标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人民币的数字。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人民币(15分钟)1. 制作一个带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图片或海报,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人民币上的图案和数字。
2. 准备一些人民币实物样本,让幼儿触摸和感受。
3. 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点,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观察结果。
活动二:辨认人民币(20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或几张装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红包,让他们从红包中取出人民币。
2.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和面额数字等特点,帮助他们辨认出每张人民币的面额。
3. 列出人民币的面额数字(1、5、10、20、50和100),让幼儿根据实物样本或组员给予提示,将对应数字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活动三:人民币小商店(30分钟)1.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小商店,摆放一些常见的商品,每个商品都标有不同的价格,如1元、2元、5元等。
2. 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商店老板”,其他幼儿可以充当“顾客”。
3. 商店老板根据商品的价格,适当拿出对应面额的人民币,让顾客购买物品,并给出找零。
4. 鼓励幼儿在购买和找零过程中使用正确的人民币和数目,并引导他们计算购买和找零的金额。
活动四:综合运用(25分钟)1. 准备一些图片或绘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和设计背景,帮助幼儿理解人民币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将人民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讨论幼儿常见的购物场景,让幼儿思考在购物时应该如何使用人民币。
3. 列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价格,让幼儿选择合适的面额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和找零的活动。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c88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b.png)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懂得珍惜货币。
3. 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它们的面值。
2. 了解人民币的用途:讲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等。
3. 学习计算:通过实例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加减法,如计算找零。
4. 社交技能:培养幼儿在购物时礼貌询问、礼貌结账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包括不同面值。
2. 准备一些模拟商品,如玩具、文具等。
3. 准备一个收银台模型,以及一些购物场景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人民币,引发幼儿对人民币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3. 实践: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人民币,了解家庭成员对人民币的认识。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道人民币计算题,如计算找回零钱等。
3. 家长鼓励幼儿在购物时,尝试使用所学的人币知识,如礼貌询问、礼貌结账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检查幼儿在计算题中的解答,评估他们的计算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使用人民币情况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七、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实地购物活动,让幼儿在商店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开展人民币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幼儿学习人民币的兴趣。
3. 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人民币及相关知识。
八、教学资源:1. 人民币图片及介绍资料。
2. 模拟商品及收银台模型。
3. 购物场景图。
4. 人民币计算题练习。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纸币》教学教案
![《纸币》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f8ab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8.png)
《纸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币的产生、发展和种类。
2. 使学生掌握纸币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纸币的历史和现状。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纸币进行交易的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纸币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货币文化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纸币的产生、发展和种类。
2. 纸币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难点:1. 纸币的产生背景和原因。
2. 纸币的鉴别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纸币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纸币鉴别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纸币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纸币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古代货币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货币的发展历程,引出纸币的话题。
2. 讲授新课:(1)纸币的产生:教师介绍纸币的产生背景、原因,以及最早的纸币——“交子”。
(2)纸币的发展:教师讲解纸币的分类、特点,以及我国纸币的历史。
(3)纸币的种类:教师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纸币,引导学生了解纸币的多样性。
(4)纸币的基本特征:教师讲解纸币的材质、水印、防伪标记等基本特征。
(5)纸币的鉴别方法:教师演示纸币鉴别方法,学生分组练习鉴别纸币。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真假币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纸币鉴别技巧。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纸币鉴别比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纸币的特点和鉴别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货币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6.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收集不同年份和面额的纸币,了解我国纸币的变迁。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应考虑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中班数学教案有用的纸币
![中班数学教案有用的纸币](https://img.taocdn.com/s3/m/d13984a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6.png)
中班数学教案有用的纸币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和数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中班的孩子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那么如何利用纸币这一教具来帮助中班的孩子学习数学呢?以下是一份中班数学教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发挥。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面额的纸币。
2. 学习用纸币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目准确的各类面额纸币。
2. 数学活动卡片,上面印有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
3. 数学活动表格,用于记录孩子的学习进步。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教师可以将各类纸币展示给孩子观看,引导孩子发现纸币上的面额数字,并询问孩子是否知道这些纸币有什么用途。
然后,教师告诉孩子纸币可以用来购买物品,并与孩子讨论一些购物的场景。
2. 认识纸币教师可以让孩子观察和比较不同面额的纸币,引导孩子发现纸币的大小、颜色和上面的数字。
教师可以用纸币上的数字进行数数游戏,让孩子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按顺序说出纸币的面额数字。
3. 数钱游戏教师将一些纸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来数钱。
起初可以放置比较简单的纸币组合,例如放置一张5元和一张10元的纸币,让孩子计算总金额。
然后逐渐增加难度,放置较多的纸币组合,让孩子进行求和计算。
4. 购物计算教师设计一些购物活动,给孩子分发一定数量的纸币,然后提供一些简单的商品价格,让孩子进行购物计算。
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孩子苹果的价格是5元一斤,让孩子计算需要多少钱可以买到一定重量的苹果。
5. 数学活动卡片教师准备一些印有简单计算题目的数学活动卡片,例如“2元 + 3元= ”或“10元 - 6元= ”等。
教师可以让孩子从纸币中选择出相应的面额纸币,并计算出结果。
6. 提升难度随着学生对纸币的熟悉程度提升,教师可以逐渐增加纸币组合的复杂程度,例如让孩子计算出10元 + 5元 + 3元 = 的结果。
《纸币》教学教案
![《纸币》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621e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d.png)
《纸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纸币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爱护纸币的意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纸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纸币的防伪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纸币实物、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纸币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纸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纸币的起源与发展:讲解纸币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纸币的历史背景。
3. 纸币的基本特征:介绍纸币的基本特征,如面值、材质、图案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纸币。
4. 纸币的分类:讲解纸币的分类,如人民币、外国纸币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纸币。
5. 纸币的防伪知识:教授学生识别真假纸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防伪意识。
6. 纸币的正确使用:讲解纸币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保持整洁、避免折叠等,培养学生爱护纸币的习惯。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纸币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纸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分类、防伪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纸币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防伪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某些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六、教学拓展:1. 纸币与硬币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纸币和硬币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
2. 纸币的设计艺术:介绍纸币上的图案、字体等设计元素,引导学生欣赏纸币的艺术价值。
3. 纸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探讨纸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
七、互动环节:1. 纸币知识问答:设置一些关于纸币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增强课堂互动性。
《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
![《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95874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8.png)
《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等。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假币的识别能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防伪特征以及假币的识别。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币的真伪识别方法。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人民币样本,包括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
2. 准备假币样本,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逐一介绍各种人民币的纸币和硬币,讲解其面值和特征。
3. 演示人民币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4. 讲解人民币的防伪特征:介绍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如水印、安全线等。
5. 练习识别假币:让学生分组练习识别真假币,提高其识别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人民币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3. 练习题: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其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课堂活动:1. 人民币知识竞赛:设计一个简单的人民币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商家和顾客,进行人民币交易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不同版本的人民币,了解其设计特点和背景故事。
2. 家庭成员互动:与家人一起检查人民币的真伪,分享识别技巧。
九、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银行或货币博物馆,深入了解人民币的发行和防伪技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件:认识百元钞票及其用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件:认识百元钞票及其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383685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4.png)
百元钞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为确保财产安全,使用百元钞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谨慎验钞
在交易时仔细验钞,确保百元钞票的 真伪。
2 避免丢失
妥善保管百元钞票,避免遗失或被盗。
3 小心假币
了解常见的假币特征,避免接受假币。
百元钞票的换算
100元
=
1元
=
1元
=
10角
=
10角
=
0.1角
=
100分 100分 1分
艺术展览
百元钞票可以用于参观艺术展览, 欣赏精美的艺术作品。
如何保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己的财产安全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携带大量现金。 2. 定期检查钱包是否完好。 3. 注意个人信息和密码的保护。 4. 不在公共场所随意使用百元钞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 课件:认识百元钞票及其 用途》
这是一份有关人民币百元钞票的数学课件,通过学习了解百元钞票的外观、 面额、防伪特征,以及百元钞票在购物、旅行和文艺活动中的作用。
百元钞票的面向
外观精美
百元钞票采用高级防伪技术,外观设计精 美,具有特殊纹理,颜色鲜艳。
红色主色调
百元钞票主要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红 红火火、财运亨通。
中英文标识
百元钞票上有中文和英文标识,方便国际间交流。
人民币命名规则
人民币的单位称为“元”,一元等于一百分,一元被分成十个角,一元角被分成十个分。
百元钞票防伪技术
1
水印防伪
百元钞票上有人物肖像的水印,通过光线透过纸张可以看到。
2
双面异彩
倾斜观察百元钞票,正反两面图案会出现异彩现象。
3
凹凸感触摸
小学纸币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小学纸币教案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0543ee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纸币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掌握纸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货币知识的兴趣,培养节约意识、诚信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纸币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纸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纸币的防伪知识及识别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纸币、相关图片、纸币制作工具等。
2. 学生准备:观察实物纸币,了解纸币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实物纸币,引导学生观察纸币的外观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纸币的了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纸币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2.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纸币,了解纸币的基本知识。
3. 教师讲解纸币的防伪知识及识别方法。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纸币制作,体验纸币的制作过程。
2. 学生展示制作的纸币,分享制作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纸币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纸币的认识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搜集有关纸币的资料,了解纸币的历史和文化。
2. 观察并记录家庭中使用的纸币种类和数量,分析纸币在家庭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3. 教师反思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教案设计方案模板结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对教案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认识钱币用途说课稿人教版
![认识钱币用途说课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75ced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1.png)
认识钱币用途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了解其基本特征。
- 学生能够掌握钱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钱币的历史、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学习钱币知识。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简单的购物和计算找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钱币、合理消费的意识。
- 引导学生认识到钱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及其图案、颜色等特征。
- 理解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钱币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钱币的特点。
-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样本。
-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钱币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的钱币知识,了解钱币的基本种类。
- 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钱币,以便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钱币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讨论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认识钱币- 教师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其图案、颜色和大小等特征。
-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面额的钱币,介绍其特点和象征意义。
3. 钱币的历史- 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钱币的历史演变。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钱币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4. 钱币的用途- 通过实际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使用钱币进行购物和找零的过程。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钱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如交易媒介、价值尺度等。
5.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金钱的双面性,既要看到其在便利生活方面的作用,也要警惕金钱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如何做到合理消费、珍惜资源。
二年级认识纸币教案
![二年级认识纸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6b9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a.png)
二年级认识纸币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纸币的特点和作用。
2. 能够正确识别常见的纸币。
3. 了解纸币的价值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纸币的特点和作用,正确识别常见的纸币。
难点,了解纸币的价值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纸币样张、小黑板、彩色笔。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纸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纸币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纸币。
2. 认识纸币(10分钟)。
通过PPT介绍纸币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纸币的由来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纸币的使用场合和方式。
3. 识别常见的纸币(15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面额的纸币样张,让学生观察并识别纸币上的图案、数字和字母,引导学生分辨不同面额的纸币。
4. 纸币的价值(15分钟)。
教师用小黑板写下几个不同面额的纸币金额,让学生通过加减法计算纸币的总价值,引导学生理解纸币的价值。
5. 纸币的使用方法(15分钟)。
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分角色演练使用纸币购物的场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纸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拓展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纸币和商品图片,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加深对纸币使用方法的理解。
7. 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纸币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纸币的特点、价值和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正确使用纸币的意识和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游戏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纸币的知识。
《纸币》教学教案
![《纸币》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c8c6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5.png)
《纸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纸币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金融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纸币的起源和发展2. 纸币的基本特征3. 纸币的鉴别方法4. 纸币的流通和支付5. 纸币的保管和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纸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纸币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2. 难点:纸币的鉴别方法和纸币的保管维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纸币的起源、发展、基本特征、鉴别方法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纸币鉴别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纸币的流通和支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活动法:模拟纸币的鉴别和保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纸币》教学课件2. 教具:真假纸币样本、放大镜、紫外线灯等3. 课件:纸币的起源、发展、基本特征、鉴别方法等图片和视频4. 练习题:纸币鉴别和理财相关题目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货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的发展历程,引出纸币的话题。
2. 讲授纸币的起源和发展:讲解纸币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纸币的产生背景。
3. 讲解纸币的基本特征:介绍纸币的材质、水印、颜色、图案等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认识纸币的多样性。
4. 纸币的鉴别方法:教授鉴别真假纸币的方法,如观察水印、触摸质感、观察颜色变化等。
5. 纸币的流通和支付:讲解纸币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纸币的支付功能。
6. 纸币的保管和维护:教授纸币的保管方法,如避免揉搓、潮湿、火烧等,延长纸币的使用寿命。
7.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财意识。
七、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纸币的发行历史。
2. 观察家中收藏的纸币,分析其基本特征。
3. 思考纸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讨论如何合理使用纸币。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
![《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5f1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纸币和硬币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保管人民币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和兑换,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人民币的纸币种类: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3. 人民币的硬币种类:1元、5角、1角、5分、1分。
4. 人民币的防伪特点:水印、光彩光变油墨、安全线、荧光纤维丝、手感线等。
5. 正确使用和保管人民币:爱护人民币,防止假币,合理使用,避免损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单位、纸币和硬币的种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防伪特点和正确使用、保管人民币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识别假币,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兑换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人民币的真假币样本,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 准备人民币计算和兑换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准备教学PPT,展示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介绍人民币的单位、纸币和硬币的种类及特点。
3. 人民币的防伪特点:讲解人民币的防伪特点,如水印、光彩光变油墨等,引导学生学会识别真假币。
4. 正确使用和保管人民币: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人民币,防止假币,合理使用,避免损失。
5. 练习人民币的计算和兑换: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兑换,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检查他们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币使用案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假币,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本草 唐·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彩泽流润,善 疗饥寒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 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平均,则冷热 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 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 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 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 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练方可 。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 ,切须忌之。
?
假如我当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我就下令多发行 纸币,人们都成为“百万富翁”,使每个人有钱购 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样做行吗?
提示: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
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 所需要 的货币 量
商品价格总额
=
想一想:
国家有没有权力规定纸币的面值? 国家有没有权力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纸币发行太多,会引起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 济秩序。 通货膨胀 2、纸币发行太少,使商品销售困难, 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紧缩
比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含义 危害 解决措施
通 货 膨 胀
通 货 紧 缩
(超过) 经济运行中出 现的全面、持 续的物价上涨 的现象。 与通货膨胀相 反,表现为物 价全面持续下 跌,通常伴随 着经济衰退出 现。 物价上涨,纸币 控制纸币的发行量;适度 贬值,购买力下 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降,人民生活水 策;发展生产,使产品数 平降低,社会经 量增加。 济生活秩序混乱。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 物价下降,影响 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投资、 投资者的信心和 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 居民的消费心理, 济增长。 对经济的长远发 展不利。
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 × 商品价 品数量 格水平
=
货币流通次数
假设市场上:
待售商品 总额 1000 亿元 800 亿元 1000 亿元 每1元货币 流通次数
1
实际所需 货币量
1000
次 次
次பைடு நூலகம்
亿元 亿元 亿元
1
4
800
250
3、纸币的发行量 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算一算:假设某国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 额是1000万元,货币流通次数是5次,请 问该发行多少货币量?若发行400万元, 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元的货币购买力?
神奇的货币:
纸币
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
为什么产生纸币?
金属货币、金属铸 币有什么缺点? 纸币有什么 优点?
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三、纸币
1、纸币产生过程
从货币的发展演变看纸币的产生 金银条块
(不方便)
金属铸币
(会逐渐磨损)
不足值的金属铸币
(不影响流通,具有极强 的符号意义)
电子货币
(方便)
纸币
(作为一种价值符号 而存在,充当交换媒介)
2、纸币的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欧元
美元
人民 币
英镑
• 纸币和货币有什么区别? • 纸币是价值符号,其本身的价值 可以忽略不计,只代表一定数量 的价值; • 货币是商品,其本身具有内在的 价值。 • 纸币不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 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
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出现的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 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 电子货币的含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 转帐、购买、支付的“无纸贸易”行为。
基本条件: 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商 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特有属性 需要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
产生和发展:简单的物物交换 货 货币 铸币 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 纸币 电子货币
币
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发展 \货币流次数) 一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纸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币 本质: 价值符号(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发行量: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发展 包括: 信用卡、支票、汇票 电子 优点: 货币 外汇和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