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高2019届高2016级一本突破二轮复习课件及讲义与专项训练突破练专题十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突破练] 单独成册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SiO 2――→H 2O H 2SiO 3――→NaOH (aq )Na 2SiO 3
B.饱和食盐水――→NH 3、CO 2NaHCO 3(s)――→△Na 2CO 3(s)
C.海水――→熟石灰Mg(OH)2(s)――→盐酸MgCl 2(aq)――→电解Mg(s)
D.NH 3――→O 2催化剂、△
N 2――→O 2、H 2O HNO 3
解析: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故A 错误;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能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B 正确;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生成单质镁,故C 错误;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不生成氮气,且氮气、氧气、水不反应,故D 错误。

答案:B
2.已知A 、B 为单质,C 为化合物,能实现如下转化关系的是( )
A +
B ――→点燃
C ――→溶于水C 溶液――→惰性电极电解A +B
①若C 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 可能是Na
②若C 溶液遇Na 2CO 3放出CO 2气体,则A 可能是H 2
③若C 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则B 可能为Fe
④若C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 可能为Cu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若A 是Na,则B 为O 2,C 为Na 2O 2,C 溶于水得到NaOH,电解NaOH 溶液得到H 2与O 2,故①错;②由题意可知,C 为酸,电解酸溶液可得到H 2,如A 为H 2、B 为Cl 2、C 为HCl,故②对;③则C 中含有Fe 3+,电解铁盐溶液不能得到Fe,故③错;④则C 中含Cu 2+,电解铜盐溶液可以得到Cu,如A 为Cl 2、B 为Cu 、C 为CuCl 2,故④对。

答案:C
3.(2018·株州质检)甲、乙、丙、X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4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其中甲和X 不可能是( )
A.甲为C2H5OH、X为O2
B.甲为H2S、X为O2
C.甲为HNO3、X为Fe
D.甲为AlCl3溶液、X为NaOH溶液
答案:A
4.(2018·北京期末)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
B.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
C.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D.若提取1 mol Br2,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 L的Cl2
解析:A项,Br2能与NaOH反应,错误;B项,Mg是活泼金属,所以常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获得金属镁,正确;C项,海水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目的,正确;D项,Cl2+2Br-===2Cl-+Br2,而要得到1 mol Br2需要通入两次Cl2,第一次是富集,第二次是最终的氧化,所以最少需要2 mol Cl2,正确。

答案:A
5.(2017·北京高考卷·T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A.加热条件下,浓HNO3分解生成NO2和O2,则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正确;B.加热条件下,浓HNO3可分解生成NO2,不一定与C反应生成,正确;C.红热木炭未插入浓HNO3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说明浓HNO3具有挥发性,且挥发出的HNO3与红热木炭反应生成NO2,HNO3中N元素化合价为+5价,生成NO2的N元素为+4价,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正确;D.红热木炭,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不一定与浓HNO3发生了反应,不正确。

答案:D
6.(2018·石家庄模拟)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解析: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浓氨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先通入足量的NH3,再通入足量的CO2有利于NaHCO3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Na++H2O===NaHCO3↓+NH+4,C项错误;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H2,D项正确。

答案:C
7.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D为气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nO2
①B――→
Fe
点燃
E――→
C
F和G的混合溶液
C――→MnO2
②△D――→
Fe

G
A.已知C 的浓溶液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 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 的氧化性比MnO 2强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4H ++2Cl -=====△Cl 2↑+Mn 2++2H 2O
C.新配制的F 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 2+
被空气氧化成Fe 3+,后者可抑制Fe 2+的水解
D.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 mol A 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 电子
解析:A 为H 2O 2、B 为O 2、C 为HCl 、D 为Cl 2、E 为Fe 3O 4、F 为FeCl 2、G 为FeCl 3。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只需要加热,而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还需加催化剂,所以O 2的氧化性比MnO 2弱,A 错误;反应②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其离
子方程式为MnO 2+4H ++2Cl -=====△Cl 2↑+Mn 2++2H 2O,B 正确;F 应是FeCl 2,C
正确;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为H 2O 2分解生成O 2的反应,则1 mol H 2O 2在反应中转移1 mol 电子,D 正确。

答案:A
8.甲、乙两化学小组拟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原理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 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甲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重复选用),通过测定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

①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②下列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i.加热反应管 ⅱ.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浓氨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小组利用上述装置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 中固体的质量变化来达到实验目的。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装置,顺序为________(填大写字母)。

答案:(1)①cgfde(或ed) gfba ②ⅱ 若先加热反应管,铜粉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造成测定误差
(2)BDCA
9.(2018·南昌模拟)POCl 3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研究小组利用Cl 2、PCl 3和
H 2O 在105~109 ℃下制备POCl 3。

已知:①PCl 3易被氧化,且易水解,沸点为76 ℃;②POCl 3易水解,沸点为105.8 ℃。

(1)A 装置制取氯气,仪器2的名称是______,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PCl 3的电子式为________,仪器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仪器3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当温度为105~109 ℃时,逐滴滴入。

制备POCl 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POCl 3的关键是保证m (Cl 2)/m (H 2O)≥3.94,当比值小于3.94时得不到POCl 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连接顺序是A —________,C 中盛装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1)仪器2为分液漏斗,用A 装置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 10Cl -+16H +===2Mn 2++5Cl 2↑+8H 2O 。

(2)PCl 3中P 原子与3个Cl 原子分别共用1对电子对,故电子式为仪器1为冷凝管,作用是将反应物冷凝回流,提高转化率。

(3)根据制备POCl 3的物质为Cl 2、PCl 3和H 2O,可知三颈烧瓶中盛装的是PCl 3,导管中通入氯气,故仪器3中盛装的物质是水。

制备POCl 3
的化学方程式为:PCl 3+Cl 2+H 2O=====△POCl 3+2HCl 。

(4)当m (Cl 2)/m (H 2O)<3.94
时,即水的用量较多,根据题中信息知PCl 3、POCl 3容易水解,故得不到POCl 3。

(5)装置A 为氯气的发生装置,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 气体和水蒸气,由于制备POCl 3的物质中有H 2O,产物中有HCl,因此不需要对氯气进行净化,装置A 连接装置D 制备POCl 3,由于POCl 3容易水解,因此要防止空气中以及吸收HCl 气体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故装置D 连接装置C,装置C 中盛放浓硫酸,装置C 连接的装置B 用来吸收HCl 气体。

答案:(1)分液漏斗 2MnO -4+10Cl -+16H +===2Mn 2++5Cl 2↑+8H 2O
(2) 将反应物冷凝回流,提高转化率
(3)水 PCl 3+Cl 2+H 2O=====△POCl 3+2HCl
(4)PCl 3、POCl 3都易发生水解
(5)D —C —B 浓硫酸
10.醋酸亚铬是一种氧气吸收剂,通常以二水盐[Cr(CH 3COO)2]2·2H 2O(相对分子质量:376)的形式存在,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盐酸。

其制备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制备原理:
Cr 2O 2-7―
→Cr 2+―→[Cr(CH 3COO)2]2·2H 2O 橙色 蓝色 深红色
实验装置: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

(2)装好试剂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下表内容。

必计算出结果,K2Cr2O7的相对分子质量:294)。

在实验中如果盐酸过量,会导致产率偏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1)仪器A为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时,关闭K1,打开K2、K3,使盐酸缓慢加入至抽滤瓶中,盐酸与Zn反应产生H2,另外Zn还将Cr2O2-7还原为Cr2+;产生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形成还原性氛围,防止Cr2+被氧化。

抽滤瓶中产生大量气体时快速加入适量盐酸,关闭K2和K3,打开K1,目的是让产生的H2将含Cr2+的溶液压入盛装CH3COONa溶液的锥形瓶中。

制备醋酸亚铬的反应为:4CH3COO-+2Cr2++2H2O===[Cr(CH3COO)2]2·2H2O↓。

(3)根据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K2Cr2O7~[Cr(CH3COO)2]2·2H2O,2.0 g K2Cr2O7制得[Cr(CH3COO)2]2·2H2O的
理论产量为2.0×376
294g,故产率为1.0 g÷(2.0×
376
294g)×100%=
1.0×294
2.0×376
×100%。

在实验中如果盐酸过量,盐酸与锌充分反应,不能保证锌能将Cr2O2-7全部还原为Cr2+,故产率偏低。

答案:(1)分液漏斗
(2)①K1②K2、K3③Cr2O2-7+4Zn+14H+===2Cr2++4Zn2++7H2O④K3
⑤K1⑥溶液被压入锥形瓶⑦4CH3COO-+2Cr2++2H2O===[Cr(CH3COO)2]2·2H2O↓
(3)1.0×294
2.0×376
×100%低
11.(2018·太原模拟)二氯二氢硅(SiH 2Cl 2)常作为外延法工艺中重要的硅源,易燃、有毒,与水接触易水解,沸点8.2 ℃。

在铜催化作用下,HCl 气体与硅在250~260 ℃下反应可以制得SiH 2Cl 2。

(1)若用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选用A 装置制取HCl 气体,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

(2)D 装置中生成二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气体从左到右方向,制取SiH 2Cl 2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f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其中装置C 用到2次)。

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前面装置C 中装的药品为________,后面装置C 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的制取SiH 2Cl 2的方法是:往硅粉中先通入Cl 2,在300~350 ℃下反应生成SiCl 4,然后再与HCl 气体在250~260 ℃下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产率。

如果通入气体次序相反,产率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1)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使浓盐酸更易挥发出HCl 气体。

(2)D 中铜作催化剂,Si 和HCl 在250~260 ℃下反应生成SiH 2Cl 2,化学方程式为Si +
2HCl =====250~260 ℃Cu
SiH 2Cl 2。

(3)A 装置制取的HCl 气体中可能含有水蒸气,需连接C
装置进行干燥,干燥时气体从d 口进,e 口出,干燥后的气体从f 处进入D 中发生反应,制得的SiH 2Cl 2从g 处排出,在B 装置中收集SiH 2Cl 2,SiH 2Cl 2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b 口进,c 口出,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 装置中,应在B 装置后接干燥管,故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d →e →f →g →b →c →d →e 。

前面装置C 可用无水CaCl 2或P 2O 5来干燥HCl 气体;后面装置C 既能用于吸收过量的HCl 气体,又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B 中。

(4)新法制取SiH 2Cl 2时应先向硅粉中通入Cl 2生成SiCl 4,再与HCl 气体反应生成SiH 2Cl 2;若通入气体次序相反,则SiH 2Cl 2
与Cl 2能发生反应:SiH 2Cl 2+2Cl 2=====△SiCl 4+2HCl,从而使产率降低。

答案:(1)吸水
(2)Si +2HCl===========250~260 ℃Cu
SiH 2Cl 2
(3)d e b c d e 收集SiH 2Cl 2 无水CaCl 2 除去多余的HCl 气体,以免污染环境,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以免与SiH 2Cl 2反应
(4)SiH 2Cl 2+2Cl 2=====△SiCl 4+2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