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体育学原理--------------------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体育学原理英文译名:Physical Education Principle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学院各专业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宛祝平。

内容简介:
《体育学原理》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本质、体育的规律、体育概念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把握体育实践的基本理论问题,指导体育实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主要教材: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杨文轩,等:《体育学原理》,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 当代体育学研究进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当代体育学研究进展英文译名:The Present Ag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y headway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教育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陈钢、宛祝平。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究当代体育学的研究进展情况,关注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了解和深入分析体育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趋势,结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对体育学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讲述。

主要教材:
田麦久:《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全国体育科学大学论文集,2004年北京。

-------------------- 体育教育训练学原理与方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原理与方法英文译名: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陈钢、张强、宫本庄。

内容简介:
《体育教育训练学原理与方法》是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基础,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的有关知识,进行体育学原理与方法的探究。

主要教材:
黄汉升,等:《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 杨文轩,等:《体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矛鹏,等:《运动训练新思路》,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 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英文译名: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ional
Tradition Physical Education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赵利明。

内容简介:
在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很多项目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良好形式。

学生对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和游戏非常感兴趣。

本课程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原理进行研究,使它成为教学与训练的良好形式。

主要教材:
周良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周良伟:《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体育教学论--------------------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教学论英文译名:Physical Education Didactics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吴海宽。

内容简介:
本课程在基本教育教学规律指引下,对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和形式等进行探究。

主要教材:
樊林虎:《体育教学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 李秉德,等:《教学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曲宗湖,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 运动训练学--------------------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运动训练学英文译名:The Heories of Sport Training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ZY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王立国、陈钢、张强。

内容简介:
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科的重要学科方向之一。

本课程结合生理学、生物力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知识,研究教育训练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主要教材: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谢亚龙:《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 体育科学研究实验设计与方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科学研究实验英文译名:Experimental Planning and Methods 设计与方法of PE Scientifical Researches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那兰、陈民盛、宫本庄、隋力。

内容简介:
该课程从运动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体育科学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教材: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郑秀援,等:《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科技出版社,2004年版。

-------------------- 当代体育教育训练学进展与若干前沿问题的探索--------------------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当代体育教育训练学进展英文译名:Explorations on Contempor Physical 与若干前沿问题的探索Education Training Progress and
Certain Forward Issues
学时:40 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陈钢、张强、宫本庄。

内容简介:
本课程研究和探讨当代体育训练学的研究进展与若干前沿问题,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热点问题。

主要教材:
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 黄汉升,等:《体育教育训练学高级教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2.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网球运动--------------------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网球运动英文译名:Tennis
学时:40 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示范
考核形式:术科考试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张力。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介绍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多门体育技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多维型复合型体育教师。

主要教材:
编委会:《新世纪体育---网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张瑞林:《网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健身与健美--------------------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健身与健美英文译名:Excercises and Body Building 学时:40 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示范
考核形式:术科考试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方志军。

内容简介:
健身与健美已经成为学生最为喜爱和热衷的学校体育运动和娱乐形式,它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塑造完美体形的运动和娱乐形式。

主要教材:
张瑞林,等:《健身健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曹锡璜,等:《健美运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 体育控制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控制理论与实践英文译名:PE Control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学时:40 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左均升。

内容简介:
本课程利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有关知识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过程控制研究,使训练过程中的人、材、物发挥最佳的利用价值,促进教学与训练过程的优化。

主要教材:
《体育控制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李诚忠,等:《教育控制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张铁明,等:《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系统科学与体育哲学--------------------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系统科学与体育哲学英文译名:System Science and PE philosophy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陈刚、宛祝平。

内容简介:
《系统科学与体育哲学》是将两门学科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学习和讲座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论述现代科学理论系统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论证体育现象的矛盾,现代科学体系和时代特征。

主要教材:
欧阳康:《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游兆和:《现代科学大系统与功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 思维科学与体育创新--------------------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选修课
课程名称:思维科学与体育创新英文译名:Thinking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各方向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陈刚、宛祝平。

内容简介:
《思维科学与体育创新》是经过整合两门学科后而形成的一门课程,以论述和讲座形式出现。

通过对思维科学的认识,进而理解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永远有效的契机,人类的未来属于创造,目的使体育科学的研究工作在思维科学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主要教材:
1.陈中宝:《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小蓉,等:《体育创新学》,深圳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金马:《创新智慧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于大海:《慧力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郭金彬:《科学创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学校体育组织与管理--------------------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组织与管理英文译名:P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t School 学时:40 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陈刚、宛祝平。

内容简介:
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本课程利用各学科的有关知识对体育教学组织和管理进行理论探悉,旨在揭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规律,使其顺利而有保障的进行。

主要教材:
秦椿林,等:《体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徐家杰,等:《体育管理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慧益民,等:《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张厚福:《体育法学概要》,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版。

--------------------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英文译名: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ntempoary 理论与方法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与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姜立嘉、刘云发、隋力。

内容简介:
现代体育科学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

本课程将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路线,研究方式与技术,研究过程的控制,研究方法的采用及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主要教材:
郑旗,等:《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周登嵩:《体育科研概论》,北京体育出版社,1995年版。

--------------------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进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进展英文译名:Research Progress on PE
Humanity Sociology
学时:40 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授课、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何劲鹏。

内容简介: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进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讲座的方式,论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历史现状及过程。

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把握研究进程,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及及内容。

参考书目(文献):
1.杨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英文译名:Research Methods of PE sociology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授课、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隋力。

内容简介: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体育社会学学科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进行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科学。

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式以及具体方法与技术。

主要包括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研究设计、社会测量与操作化、抽样、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及研究报告的撰写。

参考书目(文献):
1.袁方,等:《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德]阿特斯兰德:《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5.杨国枢,等:《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东华书局。

-------------------- 体育心理学--------------------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英文译名:PE Psychology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授课、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支二林。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近代心理学研究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体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探讨人的心理现象与体育活动之间关系;揭示体育活动中各种心理过程变化规律,尤其研究心理动力调节系统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学习运动技能形成中心理活动特点,体育教学中心理活动特点,掌握各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和原理;研讨运动竞赛主要心理学问题;掌握多项心理实验方法及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

参考书目(文献):
1.马君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张立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体育教育学--------------------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体育教育学英文译名:PE Pedagogy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宛祝平、胡奇志。

内容简介:
体育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教育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体育的本质,阐述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探讨体育教育的任务、内容以及实施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运用现代最新教育理论来揭示体育教育过程的本质规律,为研究学校体育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书目(文献):
1.袁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桂生:《外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清黎:《体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则珊:《学校体育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5.张典兵,等:《学校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英文译名:Olympic Culture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宛祝平。

内容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特别是与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基本的落脚点之一。

本课程通过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的宗旨、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格言,讲授作为人生哲学的奥林匹克主义,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更深刻地认识体育。

参考书目(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奥林匹克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

2.谢亚龙:《奥林匹克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任海,等:《奥林匹克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

-------------------- 体育思想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育思想史英文译名:PE Ideology Histor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胡奇志。

内容简介:
本课程沿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及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体育人物思想发展、演变和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思想到近代体育人物的思想两条主线来研究人类体育思想的脉络,使学生从中了解体育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参考书目(文献):
1.博伊德,等:《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林笑峰:《体育方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曲宗湖:《几个国家学校体育的比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体质健康原理与方法--------------------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体质健康原理与方法英文译名: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nstitutional Health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李刚。

内容简介:
体质健康原理与方法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人的体质健康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从本质上揭示人的体质健康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阐述人的体质健康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剖析影响人的体质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探求有关国内外体质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确定体质健康评价的检测方法、内容和体系。

参考书目(文献):
1.陈明达,等:《使用体质学》,北京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2000年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 运动心理学--------------------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运动心理学英文译名:Sports Psychology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授课、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支二林。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为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掌握普通心理学知识与体育活动的关系,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掌握运动竞赛前心理准备的心理特点,赛前、赛中运动员心理变化特点及调节方法,赛后心理恢复规律,熟悉运用放松训练、表象训练以及消除紧张、疲劳等训练方法,掌握运动动机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运动中产生焦虑的原因,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控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掌握运动员心理测试的若干方法,培养学生一般运动心理实验的操作能力。

参考书目(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

2.车文博:《体育运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祝蓓里,等:《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张立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学生体质监测方法与调控--------------------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学生体质监测方法与调控英文译名:Methods and Modification on
Students’ Consti tution Monitoring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李刚。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国民体质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研究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主要论述国内外国民体质监测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阐明目前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监测系统、运作机制、管理体制。

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监测有关体系、现行制度、工作规定、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统计与综合评价。

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具有相当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陈明达:《实用体质学》,1993年版。

2.《国民体质检测报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社会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社会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英文译名:Analytical Methods of
Social Multi-statistics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体育学院,隋力。

内容简介:
体育社会学研究已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由思辨走向实证。

而统计学方法是实证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

《社会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这门课主要介绍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有:列联表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等。

特别介绍定性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参考书目(文献):
1.祁国鹰:《体育用多元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柯惠新:《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 数据的统计分析及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数据的统计分析及SPSS 统计软件的应用英文译名:Application of SPSS 学时:60 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形式:讲授、讨论
考核形式:闭卷、开卷、撰写论文适用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待定
内容简介: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集数据整理、分析过程、结果输出等功能于一身,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主要介绍对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各种方法,在介绍统计方法的同时,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各种方法的SPSS操作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