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度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心理健康表现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巴甫洛夫
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
A.独创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新颖性
4.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
A.录音练习册
B.多媒体学习包
C.自学课件
D.导听教学
5.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6.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
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7.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A.价值化
B.人格化
C.社会化
D.差异化
8.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A.潜意识
B.前意识
C.定势
D.潜伏学习
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
A.詹姆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10.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反思性教学研究是在()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1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2.给定信息和要求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A.原型
B.定势
C.变式
D.问题
13.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5.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16.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17.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A.模仿
B.练习
C.想象
D.学习
18.由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做(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9.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的心理学家是()
A.波斯纳
B.科顿
C.皮亚杰
D.布卢姆
20.下面有关操作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二、多选题(5题)
21.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德育目标
E.智育目标
22.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和开放型
C.深思型与冲动型
D.辅合型与发散型
E.安静与兴奋
2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隔辈群体
24.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A.喜欢幻想
B.具体独立性
C.有强烈的好奇心
D.有幽默感
E.有抱负
25.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A.行为矫正
B.克服障碍
C.学会调适
D.寻求发展
E.学会生存
三、填空题(8题)
26.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稈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27.根据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28.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9.学习中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 }和{ }。
30.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 }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3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 }的过程。
32.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四、简答题(7题)
34.简述动机的类型。
35.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36.简述促进理解的方法。
37.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38.禀赋优异儿童
39.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40.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参考答案
1.A心理健康表现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即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2.D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在研究狗的消化腺的分泌变化时,他发现,消化腺分泌的多少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和出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并且当铃声和喂食反复多次配对呈现后,只给狗听铃声,不呈现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
3.B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4.C
5.A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因分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況、外界环境(其他)。
又把上述六种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能力属于内在因素。
6.C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
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
性知识。
7.C见“个体社会化”的定义。
8.C定势是心理操作活动的积累而形成的问题解决的刻板和准备状态,是人们在过去经验影响下,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9.B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0.D
11.A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能力较早,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
12.D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被称为问题。
13.D“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
14.B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15.C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16.D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是通过直接的感知活动对要学习的事物进行的直观方式,属于实物直观。
17.B
18.A学习动机是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外在的目标综合形成。
需要分为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
从追求目标的远近可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学习动机和远景学习动机。
因此,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
引发的学习动机可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9.A
20.A操作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21.ABC
22.ACD
23.ABC
24.ABCDE
25.CD
26.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査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27.正面型非正式、群体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2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9.概括性,条理性
30.共同活动
31.目标状态
32.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33.对象具有观念性
34.(1)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作用及其与活动的关系,把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5.(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
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
36.(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木质特征。
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以便突出事物的木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学习中的所谓‘‘触类旁通”,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结果。
要使知识系统化,首先要使学生形成概念体系。
37.(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38.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中冇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39.(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识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
(4)合理组织复习。
40.(1)应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变式是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