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提
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对其进行适当地护理,观察期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3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满意率为100.00%。
经过护理后患者12例能再参加工作,13例恢复生活能力,4例需要别人帮助,1例死亡。
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
行适当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心理护理;体会;满意程度;康复率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
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上
以内囊区小动脉出血最为常见[1]。
出血性血肿(或血块)可割裂、压迫附近脑组织,破坏或影响它们的正常功能(运动、感觉、记忆、语言、精神活动等)而出现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出血量大时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元甚至脑疝。
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起病急、发展快,早期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2]。
病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是引起人类死
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其中男
18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5.5岁。
女12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
62.3岁。
1.2研究方法
对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对其进
行适当地护理,观察期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
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出血
加重。
大量脑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
息或吸入性肺炎。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防止脑缺氧。
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
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
置留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防逆行泌尿系
感染。
便秘者,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协助排便。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病人
须卧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压下降。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
减轻脑水肿。
头冰袋可降低头部温度,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甘露醇等脱水
剂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
应注意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速度,以保证降颅压效果。
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既保证有效的灌注压,又防止由于血压高引起出血[3]。
2.2病情观察:
急性期重点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每半
小时测1次,平稳后,2-4小时测1次,并认真记录。
如意识障碍加重或躁动不安,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脉搏缓慢,血压升高,说明已有脑疝发生,
应及时发现,立即进行抢救。
2.3心理护理
脑出血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因此,家
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脑出血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
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脑出血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
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2.4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
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
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
康复。
(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
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
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下肢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一手握
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
收外展。
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6]。
2.5休息指导
急性期患者绝对匝妹休息,取侧卧位,床头拾高15°—30°,头置冰袋。
尽量
避免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必须更换体位及做治疗或护理时.动作要轻,少搬动
头部,翻身角度不宜太大,尽量保持安静。
恢复期或轻症患者也要卧床休息3—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波动、用力咳嗽及不必要的搬动。
2.6 饮食护理
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在起病72小时内原则上应禁食,因这个时间内病情还不稳定,呕吐物易反流人气管内造成窒息。
或因插鼻饲管的刺激而引起躁动不安,发生再出血。
三天后待病情稳定后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的流质,总热
量一般为4.184—8.368kJ。
液体每日总人量不超过2500ml,以免加重胶水肿,鼻
饲管应保持清洁,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食物温度以38℃为易,不宜过热过冷,喂食不宜过急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等不良现象。
2.7康复指导
脑出血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病
人进行功能训练。
应向病人讲明,通过训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
同时,向家属介绍训练方法,以便出院后坚持训练。
3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脑出血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发现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心理护理、休息指导、
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显著的增加患者的康复几率以及患者的满
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岩.51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6):130.
[2]高颖.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30):137-138.
[3]朱海珍.脑出血患者192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8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