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江教授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ӹ࣋߷̲
冯江(FENG Jiang),汉族,湖北枝江人。
199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随后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
1997年进入华南理工
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攻读硕士,200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2003年继续师从吴庆洲教授攻读博士,201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7年入选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获聘香港中文大学兼职副教授,11月起赴都灵理工大
学访学一年,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晋升为教授。
迄今共指导硕士14名、博士生3名及Erasmus计划博士生2名。
现任建筑系副系主任,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理事、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理事、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理事,《新建筑》《华中建筑》《建筑遗产》编委,《西部人居环境学刊》通讯编委,《建筑学报》《南方建筑》《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学术主持或特约编辑。
冯江教授主讲博士生课程《东西方建筑文化与哲理学》、硕士生课程《当代西方建筑理论》、本科课程《外国建筑史》和《建筑设计(五、六)》,协调历史建筑保护专门化方向教学;主讲教育部视频公开课《建筑历史》三讲;访学期间在都灵理工大学开设博士课程《The Project’s Invention in Chinese History(since Ming Dynasty)》。
注重培养学生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多次指导学生在重要的设计、论文竞赛中获奖。
2009年获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柯布西耶奖,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冯江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史学、现当代建筑理论、建成遗产等领域的研究,着重明代以来社会治理与空间演替的关系,借鉴历史人类学方法,采用社会史、空间史、学术史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平常建筑的动态史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岭南现代建筑‘群落’研究(1949-1978)”、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广州府宗族村落空间形态格局研究”、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广府宗祠四工匠作技艺研究”等。
著有《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2010,2017)、《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获奖工程范例:鲍家屯水碾房·兆祥黄公祠》(2015,第二作者)、《中国建筑文化之西渐》(2008,第一作者),合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二十世纪世界建筑史》,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冯江教授开展了历史环境中的设计、遗产保护实践和策展,“兆祥黄公祠修复工程”获2005年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荣誉提名;“中山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广州黄埔村环境综合整治设计”分别获2007、2009年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及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荔枝湾及周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获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在太阳下: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回顾展”获200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奖。
完成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园规划与造型艺术系馆设计、广州市规划展览馆历史区策展等。
冯江教授视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应邀赴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和亚洲多地讲座或参加联合工作坊、展览、学术论坛,邀请重要学者来校讲学与开展合作,共同召集“冬月青年建筑学术论坛”。
ۜ
Professor
᪆ᢵ封二封三.indd 12019/5/12 12: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