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钟氏之子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值:(_____)A.值班。

B.正当。

因:(_____)A.于是。

B.因为。

(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时:(_____)A.当时。

B.顿时。

觉:(_____)A.睡觉。

B.觉察。

[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

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

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

2. 阅读回答问题。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________)(2)因请其
对(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_____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3. 课外阅读。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日,饮酒乐,天雨(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将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_____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4. 课文再现。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义, 。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在这段话中,作者____提出了_______的主张。

[2]把内容补充完整。

[3]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文中画“”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别指____和____;“舍”的意思是____。

5.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

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

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①羿(yì):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

②请:求。

③西王母:仙人名。

④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⑤斫: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羿请不死之药( ) (2)谪令伐树( ) (3)蟾蜍
( )( ) (4)常斫之( )
[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再查音节;“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ēn bèn),意思是(①奔走,急跑;②直向目的地走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___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_和_______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①壳入口。

或②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③以去热也。

”问
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
水中而曰土产,此坐④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

③想要。

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8. 阅读理解。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惠:①受到的好处。

②智慧。

③敬词。

甚聪惠(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为设果,果有杨梅。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9. 阅读理解。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面加点的“度”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标准,限度②衡量③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
先自度其足_________ 吾忘持度_________ 宁信度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之”共出现五次,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处,说说“之”的词性和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外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东游:到东方游说。

辩斗:辩论,争胜负。

故:原因,缘故。

以:以为,认为。

去:距离。

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日中:正午。

及:至,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汤,热水。

决:判定。

孰:谁。

汝:你。

知:同“智”智慧。

为,同“谓”,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盘盂(_____)沧沧凉凉(_____)
[2]理解句子的意思。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______________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哪句话说明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很复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古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扬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___________。

2.请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 A.拜见 B.到
(2)甚聪惠() A.好处 B.同“慧”,智慧
(3)儿应声答曰() A.叫做 B.说
3.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对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选自《列子·汤问》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伯牙善鼓琴(____)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

③赞许。

(2)善哉(____)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

③赞许。

(3)志在高山(____)①意向,心里想着。

②记号。

③记载的文字。

(4)伯牙所念(____)①惦记。

②说,读,诵读。

③心里想到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

A.伯牙弹的曲子,锺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
B.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听不懂
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
D.锺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
[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

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
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
D.文笔流畅优美
13. 小古文阅读。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盖士人读书__________第三要有恒__________
如井蛙之窥天_______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理解。

钟氏之子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
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

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⑧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⑨。

”兄女曰:“未若⑩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③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④文义:文章的义理。

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⑥骤:急。

⑦欣然:高兴的样子。

欣,高兴。

然,……的样子。

⑧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小名胡儿。

⑨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⑩未若:不如,不及。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
复: A.回去,返回。

B.回答,回报。

C.又,再。

D.重复,重叠。

何以:A.用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做什么。

(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_____)(_____)
值:A.价格,价钱。

B.物和价相当。

C.值得,有意义。

D.遇到。

服:A.衣服,衣裳。

B.承当,担任。

C.信服,服从。

D.吃(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

(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______和_______。

(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

对号入座。

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_____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_____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

[4]分析选文(二),探究语言的魅力。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
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

(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
为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

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怎样的家庭氛围?
这些词语营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