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初二学生在研究中可能表现出研究抛弃型、研究沉默型和研究逃避型等现象。

其中,研究抛弃型的学生表现为不怕老师批评,喜欢摆谱、恶作剧等,是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的“敌人”;研究沉默型的学生不爱发言,缺乏与教师坦诚交流的愿望,容易出现研究上的掉队现象;研究逃避型的学生则不仅掉队,还逃避知识、教师、责任和自我,后果严重。

初二学生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想的多、坚持做的少、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

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都具有过渡性、动荡性、社会性的特征,对异性关注、倾向独立,想脱离家长的管束。

初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学生主体和家长与学校缺乏联系、沟通等。

其中,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研究状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则会对孩子的研究产生干扰。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
制约和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也会影响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

社会、学校的政治环境、家庭与集体舆论的导向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此外,学生自身的遗传基因、惯、成熟度、逆反心理、不合群、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冲突,以及精力与能力发展水平的矛盾也是影响初二学生心理的因素之一。

家长与学校缺乏联系、沟通也是影响初二学生心理的因素之一。

学校老师惯以告状式与家长联系,家长不能正确理解老师“告状”的寓意,学校、家长脱钩严重,使教育成为5+2=0现象。

因此,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研究状态。

家庭矛盾尽量避开孩子,更不能把孩子拉入其中。

只有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学校教育下,才能帮助初二学生度过这个关键期,健康成长。

___因工作原因,将___送到外地上学。

去年11月15日,学校老师打来电话通知即将举行家长会,并要求家长尽量参加。

尽管忙碌,___妈妈还是抽出时间前往学校参加了会议。

家长会上,老师指出了孩子在升入中学后缺乏父母教育和管理,养成了许多不良惯。

___妈妈非常感激老师对孩子的关
注和反映的实情。

然而,她内心十分沉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___妈妈决定和老师一起制定计划,积极
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惯。

她相信,只要有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一定能够走上成才之路。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认识到家长和学校之间需要保持联系,不能各行其是。

当老师反馈给家长信息时,家长应该采取孩子喜欢接受的方式告诉孩子,减少老师的负面印象,让孩子学会感激老师,减少告状。

否则,孩子会因为老师的告状而招致父母的打骂,从而产生阴影,失去教育的意义。

针对初二学生以上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表现,学校必须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恢复或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开展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和性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预防性犯罪。

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建设的优势,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克服学生上网打游戏成瘾的问题。

同时,学校要健全管理机制,提高道德认识,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把教育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在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掌握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使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学高、体健、心美的一代新人。

我们需要做到言传身教,对孩子学会尊重与理解,与家里老人之间的教育口径要完全一致。

我们不应该实行强权教育、溺爱、放任、脱节式教育、凡事都讲条件,而要注重初二这个年龄孩子的共性实施正确的引导,不让他们成为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少年”。

在孩子的成长中,人格的形成最为重要。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分数,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影响孩子的人生轨迹。

同时,我们要注意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孩子,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着的真、善、美!
学会以发现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潜在闪光点,并以欣赏的眼光赏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

我们应该时刻激励孩子在人生征途上不畏艰辛、永不言败、奋然前行。

此外,我们也应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感受孩子的感受,并主动与老师交流、配合,因为家长看孩子多远,孩子就能够走多远。

最终,我们需要认识到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