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锤击PHC管桩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锤击PHC管桩施工技术
摘要:PHC管桩施工工期短,单桩承载力高,施工现场整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

本文主要对锤击PHC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进行
阐述。

关键词:锤击;沉桩;接桩;送桩
引言:采用高强预应力PHC管桩,其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工率高、工
期短、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造价便宜、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近年来被
广泛运用。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定桩位→桩基就位→管桩起吊、对桩位→桩顶放置桩垫→套桩帽→
桩帽放锤垫→打冷锤2~3击→复查桩垂直度→正式打桩→收锤、测贯入度→桩基
验收
二、主要施工要点
2.1 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将业主提供的工程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引入施工区域,同时高程点引到不宜破坏和使用便利的地方标定。

所有控制点用1.5m长的
Φ20钢筋预埋,上刻十字线,外浇筑C30混凝土600mm高(出地平面50mm)
作保护。

控制点应考虑长期使用,布置在使用方便、不宜破坏的地方。

利用全站仪将管桩的位置按施工顺序和桩机行程路线逐一测放出来,管桩中
心点用钢筋头打入土中,现场施工操作人员再用白灰划出管桩轮廓图。

施工区域
还应根据施工需要,按轴线放出纵横控制检查线(一般离大群管桩边1米为宜)。

使用水准仪将标高引入施工场地中,以便控制送桩深度。

以上放线在验线后方可
进行下一道打桩工序。

测量是贯穿整个打桩过程的,应随时检验桩就位、沉桩和送桩过程,尤其在
施工过程中因打桩出现地面隆起等异常情况时,需使用全站仪及时调整、纠正。

2.2 桩机就位
根据事先确定好打桩顺序的行程路线将桩机移至桩位上面,并对准桩位,将
锤击桩调至水平、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

2.3 吊桩插桩调直
将管桩吊至锤击桩夹具中,调平机身,使桩身保持垂直,并用吊重线进行双
向观测,对位准确后开始打桩。

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当偏差大于此标准时,应找出原因设法纠正。

2.4 沉桩
起用预制桩一般利用桩架上用索与卷扬机进行。

起用时用点应正确,起用速
度应缓慢均匀。

如桩架无起用装置,则另配起重机送桩就位。

桩插入土中位置应
准确,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打桩前应进行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
较小的落距冷锤1次~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

10m以内短桩
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应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
用目测。

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
弹性衬垫,桩锤与桩帽接触表曲须平整,桩锤、桩帽与桩身中心线要一致,以免
沉桩产生偏移。

开始打桩应起锤轻压并轻击数下,观测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
一致后,方可转入正常施打,正常打桩过程中应挂吊锤在互为90°方向上进行垂
直度观测,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开始落距应小,待入土达一定深度且桩身稳定后,方可将落距提高到规定的高度施打。

打预制桩应按照Z字或S形由内向外循环的
顺序进行施工。

桩身垂直度有较小偏差时可微移桩机调整垂直度,若发现桩身垂
直度过大,应拔出管桩,回填中粗砂后重打。

2.5 接桩
根据图纸要求及地质条件,混凝土预制管桩的桩长10m基本可满足现场要求。

一般不需要接桩,如部分地区所需桩长较大时应按接桩方案进行接桩,另详《接
桩方案》。

2.6 送桩
当桩顶标高较低,须送桩入土时,应用钢制送桩器放于桩头上,锤击送桩器
将桩送人上中直至设计标高。

2.7 检查验收
终止打桩条件应根据前期试桩记录进行确定,并且同时满足桩端持力层进入
中风化岩的设计要求。

一般要求最后三阵(每阵10锤)的平均贯入度分别为
25mm,20mm,15mm,同时桩端进入持力层后可停止施打,填好施工记录。


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要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施工结東后,应做承载
力检验及桩体质量检验。

接桩做法如图6.3-1所示。

2.8 记录、转移桩机
打桩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应进行合理的分工,开机、吊桩、观测垂直度、
指挥等都要专人负责,专人填写施工记录表,专人负责收集原始质保资料。

打桩
是隐蔽工程施工,应做好打桩记录,作为工程验收时鉴定桩的质量的依据和结算
的依据之一。

如在开始打桩时,即记录桩编号、设计桩顶标高、设计桩长、原始
地面标高、桩顶实际标高和送桩深度等关键数据,测量记录桩身每沉落1m所需
的锤击次数以及桩锤落距的平均高度。

在桩沉至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在规定落距下,测定每一阵(每10击为一阵)的贯入度,当其数值达到或不小于设计所要
求的贯入度时,打桩即可停止。

2.9 其它注意事项
1)放线偏差不得超出桩长1/200。

2)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用长条水准尺或
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要拔出重插。

施工过程中,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
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

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3)同一承台下的管桩桩长相差不宜大于1m。

管桩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为
50mm。

4)打桩的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的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打
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来决定。

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打桩再各段范围
内分别进行。

结束语:
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是关键,遇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保证工
程顺利完成,保证施工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