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第三章单元检测(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学期第三章单元检测(人教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
1.植物由根系汲取来的水分,大多数用于( )
A. 分解有机物
B.汲取作用
C.蒸腾作用
D.合成有机物
2.植物体内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
A. 运输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3.导管输送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 )
A. 有机物、从上往下
B.有机物,从下往上
C.水和无机盐,从上往下
D. 水和无机盐,从下往上
4.(2019 山东滨州 )以下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选择阴雨天移栽种物
B.移栽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 夏季清晨和夜晚给植物浇水
5.有人形容植物像个喷泉,能将土壤中的水带到大气中,这是因为植物能进行( )
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汲取作用
6.以下有关植物蒸腾作意图义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促进根从土壤中汲取水分
B.消散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
增添大气温度,调理天气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7.以下有益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失水的要素是( )
A. 捍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
B.捍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减小
C.捍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
D. 捍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减小
8.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由不包含( )
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好
B.干种子一定吸足水才能萌发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一定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汲取
9.以下各项中能正确描绘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
环门路的是 ( )
A. 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 .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0.下边是察看叶片构造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摆列顺序是()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②横向快速切割叶片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④采用最薄的一片制成暂时切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 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11.控制气孔开闭,调理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
A. 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捍卫细胞
D.叶脉细胞
12.以下对于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一般状况下,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B.一般状况下,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C.捍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减小
D.捍卫细胞失水缩短时,气孔张开
13.以下哪栽种物的叶拥有显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 )
A. 神仙掌
B.小白菜
C.大葱
D.文竹
14.把细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方流出来的汁液主要来自( )
A. 导管
B.表皮细胞
C.形成层
D.细胞液
15.炎炎夏季,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快,其主要原由是( )
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
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马路对太阳光有汇聚作

16.以下植物特色中,适于在比较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②叶上有蜡质层③叶大④叶小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⑦根系发达
A. 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⑦
17.以下图是在显微镜下察看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
(a、b 表示细胞 )。

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
A. 甲是上表皮
B.水分从 a 处消散
C.乙是下表皮
D.水分从 b 处消散
18.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由是( )
A.根毛细胞数目多,汲取面积大
B.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
C.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D.液泡小,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19.移栽后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主假如因为( )
A. 折断了枝叶
B.移栽后不适应新的水土条件
C.移栽后损坏了部分幼根和根毛
D.移栽后生命活动旺盛,植株消散水分过多
20.植物茎中导管的主要作用是( )
A. 连结细胞
B.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汲取水分和无机盐
D.支持细胞
21.(2019 山东潍坊 )以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视线中看到的洋
葱根尖纵切图,该图缺乏的根尖结构以及要想看到这一结
构应采纳的正确操作是()
A. 成熟区向下挪动装片
B.成熟区向上挪动装片
C.伸长区向下挪动装片
D.伸长区向上挪动装片
22.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经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
提升成活率。

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
A. 减缓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
C.降低叶片温度
D.保护叶片不被阳光灼伤
23.(2019 长沙 )学习了根的有关知识后,你以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尖的成熟区能汲取水和无机盐
B.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
C.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D. 移栽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

24.以下对于蒸腾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分所有消散掉
C.蒸腾作用只有在酷热的夏季才会表现
D.蒸腾作用在夜晚比较旺盛
25.(2019 云南 )以下对于植物对水分的汲取、运输与消散的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根汲取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B.茎经过导管运输水分
C.根汲取的水分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50 分。

)
26.(5 分)判断题。

(1)植物的根、茎、叶内的导管是连结贯穿的。

( )
(2)在种子植物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
(3)植物经过蒸腾作用丧失了汲取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
费。

()
(4)根汲取的水和无机盐是经过导管运输到其余器官的。

( )
(5)根毛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根尖汲取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

( )
27.(12 分 )实验题:请你设计一个实考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
的主要器官。

(1)实验假定:。

(2)实验器械:枝条 (同栽种物 )、透明塑料袋、锥形瓶、剪刀、
清水等。

(3)实验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4)实验现象展望:。

28.(7 分)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莽山国家丛林公园天气平和、雨量充足、景色壮丽,是湘粤
界限上的绿色明珠,到现在仍保拥有 6 000 公顷的原始丛林,
是一座“绿色水库”。

丛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
够吸纳大批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透地下,增补地下
水,即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枯。

莽山夏无炎暑,
冬有冰雪, 7 月均匀气温22.7 ℃,比市里低5~7 ℃,是生
态旅行、避暑、休闲度假胜地。

(1)莽山原始丛林被称为一座“绿色水库”的原由是。

(2)夏季莽山的气温比市里低的原由是大批的植物进行带走热量、降低气温,可见生物能够环境。

(3)莽山国家丛林公园动物种类众多是因为有丰富的植物质
源为动物的生计供给了足够的、水分和隐蔽地。

(4)为了绿化祖国,美化环境,增添我国的植被面积,请提出
1~ 2 条好的建议:
29.(8 分)为了研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
关系,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同样、生长状况相像的同栽种物
枝条,分别留下 6 片和 3 片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 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地点切出相
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 (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示有水
分经过 )。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剖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作用越强的原由之一。

(3)依据实验结论,在移栽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消散,应
该采纳的举措是。

30.(10 分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科学家实验:一棵 25 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汲取150 毫
米降水, 22 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汲取300 毫米降水,
裸露地每小时汲取降水仅为 5 毫米。

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或蒸发, 35%变成地下水 ;而在裸露地面,约为 55%的降水变成地表水流失, 40%暂时保存或蒸发,仅有 5%渗透土
壤。

林地修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 倍。

据专家测算,一
片 66.7 平方千米的丛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

(1)树木能汲取大批降水的构造是,它与吸水相适应的构造
特色是什么 ?
(2)植物能大批吸水的动力来自于,这类功能进行的主要部位是。

(3)经过以上资料,你以为丛林有哪些主要作用?(起码答出三点)
(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
31.(8 分)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虑的学生,课余时间喜爱
做一些小实验。

以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
置。

实验开始前,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
厚厚的一层凡士林(护肤油 ),乙瓶中枝条不做办理,并用水
彩笔分别标志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他准时察看、记录水位的变化状况。

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实验目的是验证。

(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靠谱,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按照了科学实验的原则。

(4)展望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原由是。

初一上学期第三章单元检测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