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六校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84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高一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Ⅰ、选择题
1、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错误..
的是 A .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物,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 .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 .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 .寻找特殊催化剂,利用太阳光或其它方式分解水制取氢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且能量形式只表现为热量变化
C .把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所以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D .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 3、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C 126
与C 136
B.2O 与
3O
C.与
D.

4、已知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金属元素。

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198
B .中子数为82
C .与 为同素异形体 D.Ce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40 5、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D.铝热反应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B .HClO 的结构式为 H —Cl —O
C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7、设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 2和0.3molH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 的CCl 4中含有的CCl 4分子数为N A
C .4℃时,18g 2H 216
O 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2N A D.常温下,4gCH 4含有NA 个C-H 共价键
8、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B. Tl (OH )3 和Al (OH )3一样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C. 硫化氢比硒化氢稳定
D. 锂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锂 9、下列四种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10℃ 20mL 3mol/L 的盐酸溶液
B .20℃ 30mL 2mol/L 的盐酸溶液
C .20℃ 10mL 4mol/L 的盐酸溶液
D . 20℃ 20mL 2mol/L 的盐酸溶液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可改用98%的浓硫酸加快生成氢气速率
B .100 mL2mol·L -1
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SO 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 .汽车尾气中NO 和C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 2和CO 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14 2 8 4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Y 元素的金属性 X<Y
B .W 的氢化物比同族其它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是因为W 的氢化物中存在氢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 一定条件下,W 单质可以将Z 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2、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将等体积的 甲烷和氯气 混合光照
5%的H 2O 2溶 液中滴入2滴
1mol·L -1
氯化
铁溶液
验证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验证氧化性Cl 2>Br 2>I 2
得到纯净 的一氯甲烷
验证催化剂加快 反应速率
13、反应C(s)+H 2O(g) CO(g)+ H 2(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
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 2使体系压强增大
B .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
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体系体积增大
D .增加C 的量
14、有A 、B 、C 、D 四种金属。

将A 与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为正极。

将A 、D 分别投
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

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 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CA
B B .DAB
C C .DBAC
D .BADC
15、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和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 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下图表示产生H 2的
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
1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 2(g)+NO 2(g)SO 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Δt 1=Δ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17、可逆反应2NO 22NO +O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达到平衡状
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③NO 2、NO 、O 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A .①②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④⑤
V V V V a a a a b b b b t t t t A B
C D NaBr 溶液 淀粉KI
溶液
Cl 2
棉球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I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 元素
C. 碱金属的熔点和密度都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D. 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它应该属于金属元素
19、 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他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若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
子总数之比为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D .W 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20、下列叙述中,肯定甲金属比乙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 .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甲原子电子层数比乙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mol 甲从酸中置换H +生成的H 2比1 mol 乙从酸中置换H +
生成的H 2多 D .常温时,甲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乙不能 2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Ⅶ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B. 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 仅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可以同时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周期X 、Y 、Z 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XO 4>H 2YO 4>H 3ZO 4,则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 <H 2Y <ZH 3
B .元素R 的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 2RO 3,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就是RH 4
C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过渡元素
D .物质的量相同的Na +、O 2-、NH 3三种微粒,一定含有相同的质子
2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 2+、b B +、c C 3-、d D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 >B >D >C B .原子序数d >c >b >a C .离子半径 C >D >B >A D .还原性 B >A >D >C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2H 4Cl 2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分子组成符合
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 .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的烃有2种
25、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 2O 和Zn ,电解质为KOH 溶液,电
极总反应为:Ag 2O + H 2O + Zn = Zn(OH)2 + 2Ag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Zn 是正极, Ag 2O 是负极
B .工作时电子由Zn 极经溶液移向Ag 2O 极
C .该电池可将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D .Zn 是负极,反应为Zn-2 e -+2OH -= Zn(OH)2 Ⅱ、填空题 26.(18分)现有A 、B 、C 、D 、
E 、
F 、
G 七种元素,其中 A 、B 、C 、D 、E 、F 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代数和为零;B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C 的氢化物在水中反应得到的生成物X 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常温下D 2是气体,标况时D 2气体的密度约是1.43g/L ;E 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最大, F 原子M 层上的电子比K 层多5个。

金属G 的合金在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1)G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画出F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D 、E 、F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A 与D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与E 形成某离子化合物H 具有漂白性,写出H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和B 与D 形成的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1molH 发生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
(5)若X 为正盐,X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写出加热该盐的化学方程式:
X Y Z W
_______________
(6)B和F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为_______________,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B和F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F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7)金属元素G可与F形成化合物GF3。

将G的单质与石墨用导线相连浸入GF3溶液中形成一个原电池。

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当有1.2mol e-转移时单质G质量变化为___________g
(8)用A元素的单质与D元素的常见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用多孔的惰性电极甲和乙浸入KOH溶液,在甲极通入A的单质,乙极通入D的单质,则甲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 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
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 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A中放浓盐酸、B中放KMnO4、C中盛放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盐酸、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
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28.Ⅰ.分别按下图A、B、C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三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B中铁片是负极,C中铁片是正极 B.三个烧杯中铁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A、B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A中比B中慢
E.B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Fe→Sn F.B溶液中SO42-向 Sn电极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3)有同学想把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
(4) A、B、C三个烧杯中铁的腐蚀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于反应2A2+B2=2A2B,已知A2、B2、A2B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A—A B=B A—B
键能kJ/mol 236 406 163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

29.Ⅰ.恒温恒容下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B(g) x C(g)+2D(s)。

2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
1.2 mol/L。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x=________。

(3)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填各项代号)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Ⅱ.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4mol·L—1;c(B2)=0.1mol·L—1;c(C)=1.6mol·L—1。

(1)若反应开始时,反应容器中未加入B,10S后达到平衡,则10S内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若A2、B2、C的初始浓度分别用a、b、c表示(mol·L—1),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a的取值范围是。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高一化学
答题纸
26.(17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
27.(13分)
Ⅰ.(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
Ⅰ.(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________
29.(10分)
Ⅰ.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Ⅱ.
(1)_____________
(2)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高一化学试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D B C C D B C D D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D
A
D
D
D
D
A
C
B
D
26.(共17分)
(1)第四周期,第Ⅷ族(1分) (2)Cl ->O 2->N a +
(1分)(1分)
(3)(1分)
(4)
(1分)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1分)6.02*1023
(1分)
(5)离子键、共价键(2分)
(NH 4)2CO 3 2NH
3↑+H 2O +CO 2↑(1分) (6)Cl (1分)bc (1分)
(7)2Fe3++2e === 2Fe2+ (1分)33.6 (2分)
(8)H2– 2e- + 2OH-= 2 H2O (2 分)
27(共13分).
Ⅰ.(1)钾、铝
(2)不合理,因为一水合氨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Ⅱ. (3)分液漏斗、防倒吸
(4) Na2S(其他答案合理也可);Cl2 + H2S =S + 2H+ + 2Cl-(与上空答案相符)(2分,其余各
空均1分);氢氧化钠溶液
(5)硅酸钠溶液,出现白色胶状物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8(共10分).
Ⅰ(1)ACD(2分)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分)
(3)否(1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分)
(4)BAC(2分)
Ⅱ A(2分)
29(共10分).
Ⅰ(1)80% (1分) (2)3 (1分) (3)BC(2分)
Ⅱ(1)0.02 mol·L—1·S—1(2分)
(2)a-b=0.3(2分) 0.3≦a≦1.2(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