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探究意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典型题:
浙江卷《汴京的星河》
13.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 深层意蕴。(6分)
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
(5)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 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 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 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 ”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5)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 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 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 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高考题练习:
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 13.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 深层意蕴。(6分)
题型一 探究作品的意义、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是个性化阅读的具 体体现,也是对考生不同层次地解读作品能力的考查。,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 特点,也包括该民族的成员个体身上所体现的这些心理特点。 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主要有:①勤劳俭朴,自强不息;②求 同务实,谦和持中;③家庭为重,亲疏有别;④伦理为纲,尊 卑有序;等等。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主要有:①爱国爱 家,关心社会;②义利兼顾,礼貌文明;③勤奋朴实,勇敢谦 和;④标新立异,敬业乐群;等等。
12、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13.(6分) 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 感到新奇。 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 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 的“星河梦”。
题型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文学作品,要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发,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 情得出自己的评价,能分辨文章的表现手法、领悟 其表达技巧、审视其艺术效果、把握其独特风格, 从而进行富有个性的探究。“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是一种自由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这里的“个性化”必须是立 足自我,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的;这里的“有创意 ”指的是见解具有独创性,不抄袭他人的说法。见 解的独创性,不要求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 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2013北京卷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 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
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 述。(不少于200字) 2010全国卷Ⅱ (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 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
(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广东卷 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 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其出题切 入角度有: 1.感悟和体验:要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发现作品 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而获得启示 (启发);对 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从而提出批判 或质疑。 2.延伸和拓展:由文本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 探究社会认识问题,考生可就自己的认知作答。
散文阅读:探究意蕴
2019年《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探究题的要求: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 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 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一种能力点指的是探究文本自身,要求从思想内 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包 括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第二种能力点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要求从 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 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三种能力点指的是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要求立 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 见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津卷《虹关何处落徽墨》 (3)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 墨。
(3)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墨, 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4)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 墨描绘虹关古村?
(4)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虹关 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虹关引发了作者的 乡愁。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
题型二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创作背景”指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环境,
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和心境等因素。由 于受学生知识面窄的限制,“创作背景”不好设置 题型,近几年高考题中也没有出现对此项的考查, 所以只探究“创作意图”。创作意图指作者创作作 品时的动机、态度和风格等因素。
“探讨创作意图”探究题的出题切入角度有: 1.文章写作的设计意图:布局谋篇方面,重在对文章的 线索、结构、艺术手法及创作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究。 2.文章写作的社会意图:弘扬某种精神,针砭某种时弊 等,重在对作品的影响加以探究。这要求考生对作者及 其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在字里行间及注释中了解 。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是人性,即对人的尊重,强调人 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是理性 ,即对真理的追求,对真理的思考,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 是超越性,即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再说通俗简单些,那就是以 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探究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其出题 切入角度有: 1.人物形象: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还包括动物形象) 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 等进行深入探究。 2.故事情节(细节):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民族精 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 3.环境氛围: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 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 4.语言表达:透过散文中的描写语言或画龙点睛的议论 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 、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 5.主题情感:把握文本的主题(上述几个方面都离不开文 本主题,有时探究的就是主题),有时还有民族情感、民族 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 6.时代背景: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