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研究中实物分析法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育研究中实物分析法的使用
教育研究中的实物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教育领域中的实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来获得有关教育现象的深入了解。
实物可以是教材、教学工具、学生作品等,也可以是教育过程中的事件、活动等。
实物分析法的使用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教育中的困惑,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实物分析法的使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研究目标:研究者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目标,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
可以研究某个教育领域的教材是否符合教学需求,或者研究学生的作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实物作为研究对象。
可以选择教材、教学工具、学生作品等实物,也可以选择教育过程中的事件、活动等实物。
3.收集实物:研究者需要收集所选择的实物,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谈、观察等方式进行收集。
收集的实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教育现象和问题。
4.观察和分析实物: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实物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可以包括实物的构成、特点、使用情况等。
5.解释和归纳分析结果:研究者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对实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归纳。
可以通过对比理论知识和实物实际情况,提出可能的解释和改进意见。
6.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者根据实物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
报告应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1.直观可见:实物是教育现象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实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教育现象的本质和特点。
2.客观真实:实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真实可信的研究结果。
3.具体问题导向:实物分析法可以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对实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4.时效性强:实物是时效性的,通过及时对实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反馈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进行改进。
实物分析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局限性:实物分析法只能对具体的实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于一些抽象的教育概念和理论无法得到直接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2.主观性:实物的观察和分析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个人偏见和误解。
3.可复制性差:实物分析法的研究结果往往是个案性的,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