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9_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汽和杂质集中在低层大气。

【答案】 C
2.下列各地对流层高度最大的是()
A.中山科学考察站B.英国首都伦敦
C.马六甲海峡D.青藏高原
【解析】马六甲海峡在赤道附近,对流运动最强烈,对流层的高度最大。

【答案】 C
3.东京飞往旧金山的班机,飞行在8 000 m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气,下列几种应急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导学号:63380078】A.迅速着陆
B.保持原高度
C.降低飞行高度
D.拉升至本航线的上限高度11 000 m
【解析】A措施不论其科学性如何,只考虑有无随时供飞机着陆的机场就可排除。

B、C两项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飞机的飞行环境。

飞机飞行在中纬度地区的高空,11 km已处于平流层的底部,这里大气平稳,天气晴朗,不会有雷暴天气,能够保证安全飞行。

【答案】 D
2015年12月份北京出现了多次严重的雾霾天气。

大气能见度很低,对北京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4~5题。

4.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5.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解析】第4题,雾霾天气空气中含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太阳光不断被反射,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少。

第5题,大雾主要发生在晴天,由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水汽易凝结。

同时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温度高(晴天温差大),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有利于扬尘产生。

【答案】 4.C 5.D
(2016·成都高一检测)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8题。

6.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7.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8.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
【解析】第6题,图中①表示未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第7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第8题,在夜间燃烧柴草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防御霜冻。

【答案】 6.B7.C8.D
9.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层中有________层。

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_______层、_______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

【导学号:63380079】
(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图示高度为12千米,可以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2)题,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二: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

第(3)题,太阳活动时,会对电离层产生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第(4)题,人类活动目前主要是改变了CO2和O3这两种大气成分的比例,其中CO2集中在对流层,O3集中在平流层。

第(5)题,由于大气层越高,地球引力越小,大气密度也越小。

【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千米,而对流层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为8~9千米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显著
(3)电离太阳活动(耀斑)无线电短波
(4)对流平流
(5)逐渐变小
[能力提升]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此判断10~11题。

10.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导学号:63380080】A.①B.②
C.③D.④
11.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飞行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的纵坐标、该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结合温度范围判断①曲线符合。

第11题,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①错误;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②正确;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③错误;平流层的气温升高,主要由于该层大气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④正确。

【答案】10.A11.D
12.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解析】题干中的“同一经纬度”是指同一地点,“高处不胜寒”一般指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状况。

由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能到达对流层高处的地面辐射少,造成“高处不胜寒”的现象。

【答案】 D
13.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回答下列问题。

(1)霜冻灾害多发生在________(阴天或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__________过程有关。

【导学号:63380081】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4)地球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但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________的原料,也是调节________的重要气体。

一般情况下,大气各成分及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人类排放________过多,改变了大气成分含量,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异常现象,这一现象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霜冻是因地面温度太低,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形成的,这是大气逆辐射(丙)弱的结果,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第(2)题,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甲),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第(3)题,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距离热源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乙)越少,气温越低。

第(4)题,“近若干年来”是关键词,这一异常现象是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主要是人为原因。

干洁空气成分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联系基础知识不难作答。

【答案】(1)晴朗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散失热量多,气温低丙(2)多云天气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削弱了太阳辐射甲(3)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乙(4)氮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地表温度二氧化碳全球变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