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专项突破兴奋传导、传递方向及特点的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突破兴奋传导、传递方向及特点的实验探究
1.基本思路
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

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有A′处刺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导方向.
2.实验设计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电刺激右图中a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中a处,测量图中c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图中c 处,然后测量图中a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例题] (2017·岳阳二模)下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电流计M、N连接在神经元表面。

请据图回答: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______________两种常见类型。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则此时①的膜外电位为________.
(3)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的指针将偏转________(填写“一次”“两次”“多次”).
(4)利用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简要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轴突—胞体两种常见类型。

(2)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只能说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因此此时①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
(3)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②或①②③都首尾相接,即产生的兴奋可以循环传导。

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 的指针将偏转多次。

(4)利用图中标的A、B、C三个位点,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 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

答案:(1)轴突—胞体(2)正电位(3)多次(4)设计简要思路: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

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1.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

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示反射弧为皮肤→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1)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实验设计思路: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从该点两侧观察反应。

结合图示信息,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图示刺激点左侧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刺激点右侧的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需跨突触检测,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进行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易受药物影响。

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用0.5%的硫酸溶液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推测其原因是神经递质传递受阻。

结合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其传递受阻有两种可能,一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二是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

(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②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2.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由神经、体液、免疫三维系统共同来维持。

小张的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示。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当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神经元b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缩手。

(2)若在图中M、N两个位置分别安装灵敏电流计(两个电流计的电极均在细胞膜外侧面)。

在M的向中段(即:神经纤维上M点偏向神经中枢的一侧),施以适当电刺激,位于______________位置的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2次.要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实验人员适当刺激M的外周段作为对照,其他实验组的操作应该是刺激____________(M的向中段、M的外周段、N的向中段、N的外周段),实验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细胞膜).
(2)M的向中段给予适当刺激,由于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所以,M和N上都可检测到电流。

又由于M和N位置灵敏电流计的两极均在细胞膜外侧面,因此,二
者均可观察到指针2次偏转.刺激M的外周段,可见M和N均偏转、缩手,在此基础上,验证双向传导和单向传递,应该适当刺激N的外周段,观察到M不偏转、N偏转2次、缩手,即可达成目的。

答案:(1)突触后膜(或答细胞膜)
(2)M和N N的外周段M不偏转、N偏转2次、缩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