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创伤术前急救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颅脑创伤术前急救中预见性护理干
预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术前急救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抽选对象均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总计50例,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
在本院实施急救,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均分成预见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25
例按照常规术前急救实施干预,预见组25例术前急救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
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通路构建时间、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以及
插管时间。

结果:预见组患者静脉通路构建时间、手术准备时间、插管时间以及
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更少,P均<0.05。

结论:对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在手术前急救时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为急救争取更多的
时间,提高急救效果的同时还可预防并发症,推荐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术前急救;急救时间
颅内创伤容易造成残疾、死亡,大部分是因受直接外力作用造成,调查资料
显示,多是因交通意外或者高处坠落所致[1-2]。

急性颅脑创伤发生急,病情危重,发展快,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急需施予有效的急救[3]。

为进一步为急救获取更多
时间,有学者表示在术前急救时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

本文对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院内收治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抽取了25例作为
预见组,在术前急救前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选对象均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总计50例,2020年2月至2021
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急救,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均分成预见组和常规组,每
组例数均为25例。

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20-63岁(平均值
40.12±2.39岁);创伤原因:交通意外15例,高处坠落9例,其他1例。

预见
组男女比例为16:9;年龄21-64岁(平均值40.09±2.37岁);创伤原因:交通
意外17例,高处坠落7例,其他1例。

分析后发现,预见组和常规组在创伤原因、男女比例及平均年龄方面无差异,P>0.05,二者可比性强。

1.2方法
常规组按照常规术前急救护理操作,根据患者病情分析,构建静脉
通路,准备好急救设备、药品,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吸痰、吸氧等护理,予以
基础护理。

预见组术前急救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详细操作见下:1)综合评
估病患颅脑创伤情况,按照要求吸痰以及咳嗽,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明确护理措施。

若患者有意识,分析其心理状态,多沟通,消除负性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

2)确保病患呼吸道通畅,呼吸恢复至正常,避免出现急性脑部压迫,让病患处
于平卧位,及时清理干净分泌物、呕吐物,把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而引起窒息。

若病患处于深度昏迷,在口咽放置通气管,避免舌根后坠;如果病患心跳骤停,
应及时施予心肺复苏。

3)滴注药物甘露醇,促进颅内压下降;检查伤口,对创
伤位置进行包扎。

在手术前对患者可能出现静脉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加强预防。

评估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合理摆放体位,确保患者保持在舒适状态,同时确保患
者体温处于正常值内,提前加温需要输注的液体。

2)根据急救方案,明确护理
流程,提前对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待其合格后,确保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术,
继而更好地完成急救前护理工作。

可将急救手术流程、操作措施、注意事项以及
配合事项等制作成图表,以便护士学习。

1.3观察指标
记录预见组和常规组患者静脉通路构建时间、手术准备时间、插管
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颅
内血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例(%)描述,比
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较,预见组静脉通路构建时间、手术准备时间、插管时间以及
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详见表1。

预见组2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感染、血肿,发生率为8.0%;常规组9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感染、血肿以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6.0%。

经分析比较,预见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常规组比较,明显更少,P
<0.05。

表1 常规组和预见组患者各临床时间比较(x±s)
指标预见组(n=25)常规组(n=25)
8.24±1.6911.32±2.57
静脉通路构建时间
(min)
7.93±1.9214.39±2.98
手术准备时间
(min)
插管时间(d)15.29±4.0919.82±5.23
住院时间(d)25.48±2.3130.49±4.09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对病患的整体评估,发现潜在危险和风险,预测可能出
现的各种问题,提前施予相应的措施干预,确定护理重点,施予有效的护理防治,以提高护理质量,将被动抢救转变成主动抢救。

因急性颅脑创伤的发展速度快,
病情较为复杂,故在术前急救中施予有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救效果有
着重要意义[4-5]。

本研究结果表示,和常规组比较,预见组静脉通路构建时间、
手术准备时间、插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

综上可知,对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在术前急救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为急救争取更多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利霞,黄玉萍.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6):60-61.
[2]杨小丽,姜丽娟,顾玉慧,等.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9,28(3):324-326,330.
[3]阿孜古丽·托力干,钟卫红.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运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中的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
刊),2019,19(53):338,340.
[4]张海莎,周方玲,吴祥燕. 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1,19(12):1654-1656.
[5]翟秀荣.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运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中的意义[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