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北师大版拔高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北师大版拔
高训练
第1题【单选题】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响巨大。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与唐朝友好相处的少数民族是:( )
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靺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叙述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是根据唐代僧人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这位唐代僧人是下列哪一位( )
A、鉴真
B、阿育王
C、玄奘
D、戒贤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唐代出过不少高僧,其中最有名的两位是算玄奘与鉴真了,这两位高僧都有过远赴异国的壮举,在唐代外交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两位高僧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按其设置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图1,图2,图3
B、图2,图3,图1
C、图3,图2,图1
D、图2,图1,图3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分别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唐高祖、唐太宗
B、唐太宗、唐玄宗
C、唐太宗、唐高宗
D、唐高宗、唐玄
【答案】:
第11题【单选题】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是在( )
A、西汉
B、东汉
C、南北朝
D、唐朝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
A、大秦音乐
B、楼兰音乐
C、天竺音乐
D、新罗音乐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
A、唐高祖
B、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现在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唐人街”,不少外国人也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你认为其原因应该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
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答案】:
【解析】:
第15题【问答题】
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第16题【问答题】
隋朝为什么能够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统一大业?
【答案】:
【解析】: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
“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
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他修建的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
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
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答案】:
【解析】: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填出图中A、B、C城市名称。
材料二中哪一句诗体现了作者对此河的评价?你同意“尽道隋亡为此河”吗?为什么?
你如何看待此河的开凿?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开言路是重才用才的重要途径。
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他对唐太宗经常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和批评,其中许多意见还很尖锐激烈。
魏征死时,唐太宗痛哭流涕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联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魏征死后,遂亡一镜矣!”
材料二:“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材料三: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
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
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了唐太宗施行了什么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元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在地方设置“行省”?当时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当时台湾的名称叫什么?
为加强君主权力,明太祖在地方机构上作了怎样的变革?他授权设置的特务机构叫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村料一(见下图)传说中黄帝时代的
发明创造材料二(见下图)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
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
……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
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
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
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泥?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 ,南至( ) ,除此外,你还能从图中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
读材料二,回答古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答案】:无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孔子
图2孟子
材料二: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京师立学校,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
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士人都变成儒生了。
京师的学校(太学),五经博士当教官,有正式学生五十人,叫作博士弟子,全国各郡保荐学生到博士处受业,待遇同博士弟子一样,名额不定。
两种学生都是一年考一次,考上、中等的给官做,考下等的黜令退学。
又选通经学的小官吏做地方官府的卒史,职务是用经义装饰政事。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
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正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
科举考试的形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选拔,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
——逯慧娟《同文馆与中国文官制的近代化》
图1中孔子言论体现“______”的学说,孔子将其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从孔子到孟子,大体经历了五代,孟子将孔子民本思想发展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同时孟子提出做人要有骨气和正气,如教材中“______”。
孔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______。
图2中孟子言论被后世凝练为______,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英勇无畏、甘愿牺牲的民族精神。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是何意图?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选官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作用。
②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哪些?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答案】:无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明珠璀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
材料二:某部史学著作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宋神宗根据此目的赐名为《资治通鉴》。
材料三:风俗画通过表现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
《清明上河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格调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
成就。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元朝著名的大书
法家是谁?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写出宋神宗赐名的史学著作名称及作者?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风俗画的出现适应了哪个阶层的需要?《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唐朝诗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所学知
识回答:
诗中“此河”是指哪一条河?它是谁下令开凿的?这条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该朝代的开国皇帝是哪位?他开科举制先河的目的是什么?
""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黄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从材料一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一事例。
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